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84、交谊舞小萍盛情,尴尬X无奈上阵

  • 作者:现代剑客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28 23:14:47
  • 字数:6040

1954年,解放后的“百乐门”由于前来跳舞的人日趋减少,因此亏空严重,最终被有关部门接管,并把原舞厅主建筑改为红都戏院,其他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1966年后又改为红都电影院。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交谊舞的流行,红都电影院逐步恢复了部分原来百乐门舞厅的功能。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恢复高考后,交谊舞开始在大学中流行了起来,后来又慢慢地传播到了社会上。

但对于我来说,整天沉迷在微型计算机中,加上已经有女朋友F了,因此即使偶尔有空,也是用来陪伴女朋友,因此根本无暇去学跳舞。

2003年7月28日,经内部重新修缮,红都电影院重新改回了原来上海百乐门的名字,以一个现代化的大舞厅的崭新的面貌再度迎客。

“会一点,但跳得不好。”小褚也品了一口红酒,微笑着答道。

接着小褚又拿起桌上盘子里的一小块蛋糕,塞进嘴里,然后反问我道:“你呢?”

“不会。”我放下手中的酒杯摇了摇头。

鸡尾酒会始于十九世纪的拉丁美洲。传说某酒店主丢失了一只心爱的鸡,后被一少年寻得归还。为了报答这位少年,店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结婚那天,贺喜的宾客很多,因客人所要喝的酒不一样,只好把各种酒混合在一个缸内,并插上一根鸡尾上的羽毛,分请大家饮用,鸡尾酒会由此而得名。

在这种酒会上,客人一般都站着饮食而且能随意走动,便于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主人和男女宾客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可互相邀请下舞池跳舞,这样便于结识新朋友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因此逐渐地,鸡尾酒会成为了国际上一种流行的社交和招待客人的方式。

青春如歌,它能演奏出一支支激昂的乐典,乐典上谱写着我们人生的欢乐;

青春如笔,它能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画卷上印染着我们人生的精彩。

上海愚园路上的百乐门舞厅,一楼,堂皇富丽的大厅,大厅顶上吊着一盏蓝色的精巧大宫灯,灯上微微颤动的流苏,闪闪发光的装有弹簧地板的高级舞池地板,四壁低低垂下的天鹅绒蓝色帷幔。

一个人的年青时代是诗的时代——安徒生。

我和小褚要了杯红葡萄酒,坐在舞池边上的小桌旁,静静地看着舞池中翩翩起舞的陈介坊老师。

“你会跳吗?”我品一口红酒,问小褚道。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枪杀在舞厅内。

上海百乐门建于1932年,当时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

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上海的市长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也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酒会开始了,场面真可谓是: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中国是酒文化的故乡,因此一说到酒会,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碗喝酒、干杯猜拳的豪放场面。

舞池中,陈介坊老师的交谊舞跳得非常好,楷称交谊舞大师也不为过。

因为这是一个公司对外的一个答谢酒会,因此没有人带家眷来参会,所以今天陈介坊老师的舞伴是他的助理小萍。

小萍的舞也跳得很好,只见她今天刻意打扮了一下:

白皙的瓜子脸,描得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美目盼兮的眸子,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

苗条的身材配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乌黑的发丝团成髻,用一枚饰有白色蝴蝶结的发卡松松地别在耳边;

最简单的装扮反而彰显出她独特的气质。

她跳舞时就像一只在空中飞旋的白色天鹅,时而又像在地面翩翩起舞的孔雀,转眼又像美丽的蝴蝶般飞舞,瞬间又像婀娜多姿的柳条般地柔软,美得让人陶醉。

难怪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要说:“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一曲华尔兹结束了,陈介坊老师把小萍送到一张空着的椅子旁,然后走开去和其他的来宾交谈了。

我见不远处小萍一个人坐着,就向小萍坐着的方向一撇嘴,对小褚打趣道:“要不你去邀请小萍跳一场?”

“我才不去。今天陈介坊老师是主人,跳第一场,这小萍是陈介坊老师的总经理助理,因此不能不给面子,别人请不动!”小褚朝小萍坐的方向看了一眼,重新拿起小桌上的酒杯,品了一口,摇摇头说道。

“你没看到不是有很多人都上去请她跳舞,但都被她婉拒了?”小褚仿佛意犹未尽地又补充了一句。

然而就在我们议论着小萍时,只见一个衣着时髦、满头是油的青年男子走到了小萍的身前,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谦卑地说:“这是我刚从香港买回来的一款墨镜,作为今天公司百日答谢酒会的礼物送给你。”

这青年男子叫小博,是公司副总经理的弟弟,正在追求小萍。

小萍没有伸手去接小博递过来的礼盒,二只眼睛甚至都没有看一眼。

小博有点尴尬,于是自己打开礼盒,拿出一款非常时髦的“蛤蟆镜”。

那时,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刚刚热播过,该剧由当时的美国影星帕特里克·达菲片扮演的片中主角“麦克”,出场时经常喜欢带副蛤蟆镜。

“蛤蟆镜”的特点是大镜片,浅颜色,挡风养目,防晒遮阳,而正因为镜片大,颜色浅,戴在人的脸上像蛤蟆的两只大眼睛,故而得名。

麦克身材彪悍,表情严肃,戴着浅而透明的大墨镜,的确是威风凛凛,风度翩翩,一时间麦克的形象受到了不少青年的热烈追捧,而“蛤蟆镜”也自然成了那个年代年轻人外出时必备的时尚饰品。

小萍看了一眼,这确实是一副相当漂亮新潮的“蛤蟆镜”,嘴上却令人意外地说:“这么难看,不喜欢!”

这时,新的一曲华尔兹舞曲开始了,小博总算看到了摆脱窘境的亮光。

“一起跳一个舞吧,都说你的舞跳得很好。”小博说着放下手中的“蛤蟆镜”,把双手放在背后,双脚并拢,面对小萍,然后伸出右手从右边裤兜那里伸直了绕过身体划了个漂亮的圈,就在要划过头顶的时候,向右迈出右脚,做了个邀请对方跳舞动作。

小萍见小博邀请她跳舞,就缓缓站起身来,但却没有去拉小博伸出的右手,而是扔下一句不冷不热的话:“刚跳了一场,有点累了,下次吧。”说完径直走向大厅一端的吧台。

不远处,我和小褚二人见状,相视而笑。

“你看!刚才我不是说吗?!”小褚看着小萍矫情的举动,笑着对我说道。

听小褚这么说,我看着缓缓走向吧台的小萍,摇摇头,说:“有时候漂亮的女孩子难免都会耍点‘大小姐’脾气。”

这时不远处的小博手里拿着那副“蛤蟆镜”,一脸沮丧地看着离他而去的小萍,眼神中满满的都是失落。

小褚见小博这副模样,幸灾乐祸地笑着说了声:“追求失败!”

我本来就没有想要来参加今天的这个酒会,但碍于陈介坊老师的面子,加上小褚和小萍都极力鼓动我来,这才勉强来的,因此我没有去接小褚的话茬,而是看了一下手表,酒会才刚刚开始不到半小时。

我心中想道:“这时间还早,现在就离开有点不太好,暂且再耐心地喝几口红酒,听听音乐吧。”

然而陈介坊老师举办的公司百日答谢酒会是一个鸡尾酒会,这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上海属于非常前卫和时尚的社交和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

一到这里,就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舞池四周是一圈小桌和座椅,大厅的一端是一个吧台,吧台上放着各式饮料、啤酒和红酒。

今天,陈介坊老师在这里举办公司的百日答谢酒会,我和小褚作为公司下的分公司经理应邀前往参加答谢酒会。

阅读人生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