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86、展宏图大胆创新,X欲挑战西门子

  • 作者:现代剑客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28 23:14:49
  • 字数:7814

但鉴于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体积,因此我只能做成一个模块化结构的机箱式工业电脑,同时鉴于040微处理器的内存容量和计算能力都太小,因此在控制功能的开发上也无法做到有突破性的进展。

然而英特尔8048单片机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实现我的设想的可能。

但我坚信我心中的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而与此同时,1986年,WTO的关贸总协定谈判开始启动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拉开了序幕,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特别是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放弃国产040微处理器,改用进口的英特尔8048单片机,这恐怕是我唯一的选择。

然而我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在软件上,我仍然没有找到如何满足个性化的工业控制要求的软件开发突破口。

用大白话说,就是这个更先进、更智能化、更通用、体积更小、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业控制要求的微型工业控制系统的软件究竟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和结构?包括用户又如何来使用这个面向个性化的工业控制的软件?

这个问题一直苦恼着我,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国内也没有这样的产品可以借鉴。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宿命,也是历史的无奈,同时更是我们走向并融入世界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不过,我的这一选择却成了我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拐点!

......

我不缺乏想象力,也不缺乏知识,但除此之外我还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结,因此040微处理器让我难以割舍。

然而,现实是冷酷的,它不讲情结。

从小萍那里回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究竟是坚持使用国产化的040微处理器,还是改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进口英特尔8048单片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放弃了国产的040微处理器,改用进口的英特尔80系列单片机,这让我有一种解除了束缚可以大展宏图的感觉,我开始着手设计一款更先进、更智能化、更通用、体积更小、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业控制要求的微型工业控制系统。

此时的英特尔80系列单片机已经从8048进化成了8052,性能更加强大了,包括随着各种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比如A/D转换电路和D/A转换电路等芯片从海外进入中国市场,这让我能够将这个更先进、更智能化、更通用、同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业控制要求的微型工业控制系统集成到一个标准的单元仪表外壳内。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将行业内有着共同志向和共同需求的从事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的企业联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产业联盟。

但是我知道这是需要实力的,特别是需要手里有一款至少在国内是领先的、同时又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面向工业控制的微型计算机产品,并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先进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才行,否则人家凭什么跟着你走?

因此我想设计一种通用的、模块化的和智能化的微型工业控制系统,或者更正确地说是一种在标准的单元控制仪表尺寸下设计一种通用的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去取代传统的单元控制仪表。

于是我最终不得不做出了改用进口的英特尔8048单片机的选择,放弃了曾经给我带来过巨大的机遇和辉煌的国产040微处理器。

不久,上无十四厂也停止了040微处理器的生产——因为一个没有市场应用支撑的微处理器是没有前途且也是无法生存的。

乌鲁沐齐路上的一栋花园洋房的底层,一个大约二十平米的客厅,客厅的左侧背靠背地放着二张办公桌,桌上有一部黑色的拨号电话,还有一只苹果绿的铁壳热水瓶,一只铁皮茶叶罐和二只白瓷的茶杯;

客厅的右侧放着二张长长的工作台,其中一张工作台上放着一台电子管的示波器和一只三位半的数字万用表,还有二把25瓦的电烙铁;另一张工作台上安装着一架台钻,一个台虎钳,桌上凌乱地放着几把锉刀和一把钢锯。

这是我们工业电脑分公司的“新家”——随着我们的现金流改善后,我们退掉了科学会堂维修部的那个自行车棚,租了这间位于乌鲁沐齐路上的一个花园洋房底楼的客厅,既作为我们的办公室,同时又是生产和研发的地方。

这天上午,我来到公司,照例是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然而还没有坐下,就见小褚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资料进来了。

“X,这里有一份资料,我昨天下班前去总公司找小萍报销费用,她给了我这份资料,让我交给你,还说这是陈老师刚翻译出来的当前国外最先进的控制系统资料。”小褚一面说一面把手里那份厚厚的资料放在了我的桌子上。

“嘿,我发现小萍好像对你很上心啊!”小褚放下资料后,又凑近我并向我挤了挤眼睛,故作神秘地说道。

我被小褚这么一说不好意思了,于是红着脸违心地说:“去、去!不要瞎说!”

实际上,小萍对我有点意思,这我早就觉察了,只是我不愿意承认罢了。

小褚见我不好意思了,他熟悉我的脾气,那就是不喜欢别人和我开这类玩笑,于是就一面给自己泡茶一面换了个话题,说:“这份资料昨天晚上我拿回去后仔细看了一下,觉得蛮有意思的。”

这时我已经坐了下来,开始在认真地看小萍托小褚带来的这份资料了,资料中讲最近德国的西门子研发推出了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看着看着,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PLC是为控制对象是“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而设计的,那么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开发出一种不仅针对“开关量”,同时也能针对控制对象是“模拟量”的更加复杂的过程控制的、在控制算法上是可编程的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呢?

这个全新的想法像闪电一样瞬间照亮了我的脑海:既然控制系统的硬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解决了大多数工业控制系统在硬件上的通用化问题,那么模块化的控制软件是否也能因此而解决大多数工业控制系统在软件上的通用化问题呢?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资料,对小褚说:“小褚,德国的西门子搞了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那我们能不能搞一个不仅仅是面向逻辑控制,同时也内面向过程控制的可编程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呢?”

“搞个可编程的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小褚第一次听我提起这样的设想,于是就放下手中的茶杯反问道。

“是啊,你看,传统的单元控制仪表,其本质就是根据工业过程控制的特点把一个个常用的控制功能做成一个个单独的仪表,从而在面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工业过程控制要求时,只需选用不同的单元控制仪表进行组合,就能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我点点头对小褚说道。

“是,没错。”小褚听我说起了单元控制组合仪表,点点头表示明白当初单元控制组合仪表的设计初衷。

“那么,我们是否能把不同功能的传统单元控制组合仪表变成一个个不同功能的智能算法软件模块呢?”我见小褚明白当初单元控制组合仪表的设计初衷,就进一步说出了我的想法。

小褚被我这么一说,突然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摇摇头说道“那怎么用呢?单元控制仪表可以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但这智能算法软件模块又如何连接起来呢?”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设计一种简便易用的高级语言,通过简单的选择,就能对不同功能的智能算法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呢?”我看着小褚说道。

“嘿,这可是一个好办法!”小褚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想法。

“你看,现在开发一个面向工业控制的微型计算机应用项目,必须是负责项目的人先把项目的要求和一些控制的细节告诉软件设计人员,然后软件设计人员才能开始编写相关的控制程序。”小褚接着说道。

“但很多时候,负责应用项目的人没有把项目要求说清楚,或者是说清楚了,但软件设计人员没有听明白,因此设计出来的控制软件经常需要反复修改,导致项目的开发周期很长。”

小褚滔滔不绝地说着他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他说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软件开发人员和应用需求方经常在沟通上会出现问题,小褚负责现场调试,因此他对此最有体会了。

事实上我和小褚都早已发现在很多时候,时间都浪费在了控制软件的不停修改上,而这不停地修改控制软件往往是因为开发软件的人没有真正搞明白提出项目需求的人的实际要求。

不过,我提出的这个想法好是好,但实现起来难度太大!于是,小褚在先是兴奋地说了一大通我的这个想法很好后,转而脸色一沉,摇摇头说道:“不过,昨天晚上我看了PLC的逻辑编程语言,太复杂!不经过三个月以上的专业培训,根本无法使用!”

小褚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开发一个高级语言,通过选择就能对不同功能的智能算法模块进行组合的想法虽然很好,但从德国西门子的例子来看,这样的一种高级语言可能会很难用,因此不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用户根本不会用,这样一来就有点不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了,同时也与我们的初衷有点事与愿违了!

听了小褚的话,我不得不同意他的想法,因为我刚刚也仔细看了德国西门子的可编程语言,说实话,实在是太难用了,这让我看了后真的很纳闷,大名鼎鼎的德国西门子的工程师们怎么就搞出这么一个酶涩的可编程语言?!

国家第一代微处理器仿制的040工程就这样结束了,随着全球化大潮的到来,国产半导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我必须做出选择!

自从参加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流会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把行业内有着共同志向和共同需求的从事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联盟,一起去开拓面向工业控制的个性化微型计算机应用这个蓝海。

阅读人生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