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束秦

第四十七章 宾主尽欢

  • 作者:罔希夷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2-22 22:45:43
  • 字数:2526

而历史也同样给了解决的答案:与民休息,兼采儒法百家。

后世汉武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却也只是于思想一道专制而已。

避免其间充满血泪的曲折探索。

先前是由于时候未到,故而扶苏一直将其深深藏于心底,从未与他人谈起过心中之志。

其治国理政方针仍然缺不了其他诸子百家的智慧遗泽。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了后世之人足够的教训。

只看后人能不能避免“哀之而不鉴之”的历史陷阱,成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而扶苏的目的,就是让大秦这辆战车走上一条已经被历史实证过的快车道,

其后,成就“孝宣中兴”的汉宣帝刘病己也明确地对自己太子昭示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共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虽然现在已经被扶苏抢先甩了出来,但道理是一样的。

昔日吾大秦以一国而敌六国之军,国内子民不得不相忍为国,牺牲小我。

但如今寰宇初定,要紧之事乃休养生息。

同化六国之民,缓释秦人之疲,终得民心众望所归。

“陛下所行之秦法,于当今之世,未免多有酷烈。

这些赫赫有名的汉代君主所言所行,都足以说明当时统治者的清醒认知

儒家可以用来思想专制,却决不能用于治国治理专制,那样是自取灭亡之道。

因为那是实实在在被记载于史书之上的。

唯有王霸道共杂之,达内圣而外王之境,大秦方可千秋万世,代代不绝。”

扶苏远比墨胜更为清楚地明白秦朝历史上将会遭受到的困境。

张汤、汲黯、桑弘羊...这些汉武之时颇得重用的臣子,又有哪个是儒家门下出身?

治国理政只看实效,汉武从不因门户之见而摒弃有才之臣

那位横压一世的始皇帝陛下,容不得眼里的半点沙子,特别是在政治的逆鳞所在。

因此扶苏只是另辟蹊径,期待通过生产力的进步

和一些修修补补的政策让大秦撑到自己掌握实权的那一天,再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可如今墨胜几乎是剖心明志,以死相逼,扶苏却是再也无法藏着掖着了。

更何况,他也确实想宣泄一下,他身上的秘密实在太多太多,而且注定不可能与他人分享。

这种郁闷的感觉堆积起来对扶苏的内心是个极大的挑战,哪怕是稍微说出来些许,也是莫大的放松。

“善!好一个束秦于其道!好一个王霸道共杂之!好一个内圣而外王!

吾今日得闻此语,纵使身死九泉,亦是无憾。”

墨胜闻得扶苏此言,心中尽是老怀大慰:

“若说此前只有一线生机,那此时便有五成把握。

人力之穷也仅仅有五成,其余皆听天命而已!

长公子不为天下之主,黎民黔首皆是无福!

老夫甘愿效犬马之劳,门下墨者,悉听尊便。”

扶苏心中却是汗颜。

钜子啊,你还是别把这动不动什么雄主,什么福分的挂在嘴上了。

纵使其已确定儒学为举国所崇,却也知晓不能仅凭儒者治国。

然此事行之,决不仅仅只法家一策可成,唯有深纳儒家黄老、墨家道家之长,方可有所期。

所谓以法为骨,以儒为皮,以道家黄老为血肉,以墨为器,如此可成。

阅读束秦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