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诸天之造汉

第六十三章 移民新目标

  • 作者:演义唐朝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12-24 18:18:43
  • 字数:6814

等邢承恩洗漱好了,在晴雪的伺候下穿好衣服时,饭菜已经在前厅布好了。

看着晴雪,邢承恩觉得这个女人简直就是老天赐给自己的礼物,不仅对自己忠心,而且愿意认真学习帮助自己分担事物。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点心果子配着热粥和小菜看着甚是精致,自己不由食指大动。

她绝对不仅仅只是没有灵魂的花瓶,其实有这样的脸蛋和身材,即便是没有灵魂又有何妨,问题是人家智商上乘啊!

“晴雪,有你陪伴真好,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美人扬了下秀眉,娇嗔地说道:

“当然是吃饭了,肚子都要饿死了!”

晴雪用如丝的媚眼看了一眼邢承恩,然后说道:

“少爷,我是您的妾室,您就是我的天,我始终都是您的。”

像猫儿似的把头枕在自己的大腿上,明媚的眸子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邢承恩再醒来时已经天光大亮,看着陌生的屋子还有点发懵,转念一想才记起自己住进新居了。

晴雪已经起来了,还在和雪乃对账,看着很是辛苦,看来要再招点人来帮助她们了。

自己的摊子开始铺大了,需要的财务人员也要增加,光靠雪莉她们十几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

躺下是躺下了,可是心里有事,辗转反侧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了过去…

“这一生,我都会陪伴在少爷的身边。”

轻抚着她的秀发,不知为何,邢承恩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但他并没有去在意这种情绪,想了一会儿,他问道:

晴雪见邢承恩醒了,赶紧让人去准备早饭。

邢承恩现在在琉求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缺人手导致的,人手不足才是自己现在最大的困难。

“公子醒了?快去传早膳过来。”

简单学习了下就能上手财务事物,现在的船厂也管理的井井有条。

也正因如此,她给予自己的帮助也是其它任何人都难以岂及的,在自己的身边,还没有一个像她这样的女人。

和晴雪一起吃完早饭,看着晴雪又和雪乃等人开始对账,自己也不好打扰,转身出门去学校上课去。

石头一个憨憨跟在身边,自打去了军营训练石头话是越来越少,饭量却是越来越大,不注意间身高都猛窜了一节。

来到学校居然看到王进再带学生们军事基础课,和大家打了招呼,自己带着助力杨升开始格物自然课。

杨升学习很快,这几个月的时间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能帮邢承恩分担一些授课任务。

课间休息时王进过来找自己说话:

“大人的计划很好,开垦土地、拓荒种植,这些规划都很好,流民们有了一份营生,能安稳的生活下来,但是……”

看到王进踌躇的模样,邢承恩笑到:

“王大哥怎么没有爽利劲儿了,有什么话就说,我还年幼,考虑不周到您要及时提醒我啊!”

王进闻言也是一笑:

“大人,琉求这里后几批移民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大部分都是男人……”

琉求缺女人啊!

“嗯……”

邢承恩的眉头皱成了一团,点头道。

“你说的对,没有女人,这座城市就不会有什么未来,而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出事的。”

后世为什么美利坚旧金山的几十万华工,最后慢慢的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说白了就是没有女人。

猪仔船只运有劳动能力的男人,至于女人,从来不在白皮人贩子的考虑范围内。

没有女人,也就没有自然繁衍的可能,在白人普遍歧视华人的情况下,没有外国女人愿意嫁给华人,华人最终只会慢慢的老去,然后消逝于历史之中。

当然了,没有女人也会激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王大哥,我们可以从日本或者高丽购入一些女子来平衡我们的人口结构。”

宋朝禁止蓄养本国人为奴婢,于是外国的新罗婢再次兴盛起来,不过改了名字,宋人统称她们为“高丽姬”。

而且,新罗国家的也喜欢用这种方式与中国来往,甚至后来的朝鲜,还故意把选些最漂亮的女人,献给了中国作为王妃,尤其是在“元明清”的时候,高丽每朝都会向中国进攻一批婢女,称为“高丽贡女”。

高丽这边还没去过,可以走一趟专门进一些高丽姬回来。

妙清之乱平定以后,高丽的文官贵族势力继续发展,可以说和宋朝一样到了畸形化的地步。

继仁宗而立的高丽毅宗王晛被称为“太平好文之主”,但他和文臣们却极少顾及武臣的感受与利益。

事实上,武臣对重文轻武、文武差待的不满已达到极致。

117年,文武矛盾终于总爆发,以郑仲夫、李义方、李高为首的武臣在毅宗所巡幸的普贤院发动政变,大杀文臣,挟持毅宗回开京,旋即废黜,另立毅宗之弟高丽明宗王晧,建立起武臣政权。

武臣政权前期是高丽内部最混乱的时期。

首先,被武臣剥夺既得利益的文臣自然对武臣政权不抱好感,除了被杀的大批文臣外,还有不少弃官归隐的和仰武臣政权的鼻息而苟且偷生的文臣。

一部分文臣举兵反抗武臣政权,可这些叛乱都遭到武臣政权的血腥镇压。

地方民众的反抗也此起彼伏,这些人民起义主要集中于南方,故被称为“南贼”,一些“南贼”还打出了复兴新罗的旗号。

武臣政权本身也不稳定,掌权者如走马灯似的轮番上台,其更迭往往伴随流血事件。

从117年到1196年,武臣李义方、郑仲夫、庆大升、李义旼先后执政,最后是崔忠献上台,他通过铁腕手段稳定政局,又对文臣加以怀柔,重建秩序,结束混乱,从而建立起四代世袭的崔氏政权。

崔忠献先后废黜两位君主(高丽明宗、高丽熙宗,并设置教定都监,其子崔瑀设置政房,使王权被彻底架空。

尽管如此,崔氏始终没有取王氏而代之。

简单来说现在的高丽乱的一塌糊涂,交易物品并没有多么丰富,但是引入人口的话,目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交易对象。

高丽亦展开海外贸易,开京礼成江口的碧澜渡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

高丽同宋朝的民间贸易是重头戏,高丽向宋朝输出人参、墨、纸、文席、苎布、折扇、瓷器等。

高丽纸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上至皇室贵戚,下至文人学士,莫不对高丽纸给予高度评价。

《宋史·高丽传》中记载有高丽的特产时,专门提到高丽产的白楮纸、金黄纸、金粉纸、鹅青纸等作为“贡品”流入中国的情况。

书法家黄庭坚和金章宗等都以高丽纸为书法用纸的上品。

宋朝像高丽输入书籍、药材、香料、染料、丝绸、茶叶、玉器等,甚至还有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以至于高丽有“商舶络绎,珍宝日至,其于中国实无所资”的说法。

高丽官府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工匠,民间的职业工匠则被登记在册,随时预备被国家征发,此外民间手工业还包括家庭和寺院手工业。

邢承恩也计划买入一批工匠回来,越乱的地方人口买卖就越昌盛,这下又可以割韭菜了。

武臣政权时期,真正门阀贵族秩序开始崩溃,儒学衰落,人们以僧为师,寺院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

而且一些读书人过的很窘迫,他们宁可逃入山林也不帮武臣们,邢承恩可以吸收一批人回来教书。

邢承恩在这个时代想要创办事业最困难的是什么?

是人才严重不足,就是可堪一用的人才都找不到几个,就连老师都不够!

想要开民智搞全民教育太难了,教材邢承恩利用小艺开挂搞出来了,可是老师呢?

现在这些不够,远远不够!

邢承恩甚至都想去当海匪帮一批老师回来教书了,可是强扭的瓜,不甜不说,万一授课的时候故意夹带私货自己可就难受了。

这些高丽的读书人就是很好的教书先生,而且他们说汉语懂汉话,交到移民们没有障碍。

不过1136年后,高丽与宋朝的使节往来中断。

虽然正式邦交终结,但两国以商人为纽带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往来。

邢承恩要是去高丽交易只能以商人的身份前往了,南宋的皮借不起来了。

现在自己人手多了,雪盐、香水、白糖的产量剧增,可以大批量交易了。

白酒还受限于粮食不能大量生产,甘蔗园里的甘蔗需要时间生长,自己生产的白糖还是买来红糖二次加工出来的。

自己手里还有一大批剿灭生番获得的宝石红珊瑚,蓝宝石,猫眼石,玛瑙,水晶多的数不清了。

当时都是一把一把抓得,后来回府把大颗的挑出来自用,小一些的都在邢承恩空间里了。

“晴雪,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我该怎么办。”

流民里有些老人当过账房的现在也在突击培训新的会计制度,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帮上忙了。

学生里也有一部分女孩子学习财务,未来这块后续梯队能够跟上来,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捉襟见肘。

阅读诸天之造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