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28章 冲锋枪是干嘛的

  • 作者:碳烤大金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03 08:11:59
  • 字数:6538

“再说第二个根本问题,生产材料。”

“9mm帕弹也有钢壳型号啊。”

所以说对于三德子而言,工艺复杂是个啥?那叫凸显我们日耳曼人尊贵的血统。

对我们正卐字旗的老容克贵族来讲,那叫一个地道!

“08S.E型帕弹,是三德子专门为海军生产的型号。”

反映到枪械上就有了堪比艺术品的PPK(007御用手枪),颠覆射速概念的MG42,还有枪中劳斯莱斯MP34。

这些武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能极其出色但加工相当复杂,刚一问世就能在自己的领域笑傲群雄。

比如刚刚说的PPK,哪怕到了手枪种类琳琅满目的21世纪,依旧有大批的人认为100多年前(1903年)生产的它是自卫手枪的巅峰之作。

“既然都已经涂漆了,为啥还用黄铜呢?直接用涂漆钢它不香吗?于是这种型号就出现了。”

“所以说在生产材料这一方面,是真的没你们想得那么浪费。”

好吧,朱涵依旧是在扯淡。

“三德子的盟友土鸡也为轴心国提供军备,他们生产的帕弹就是单基的。”

朱涵上来就扔出了一个相当雷人的消息。

陈旅长还好,但是赵思哲可是完全懵了。

“我想说的第一个事情就是9mm帕弹也不是没有单基发射药的。”

三德子啥尿性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可不是现在的汉斯啊。)

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本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然后再用超高的创新能力和独步武林的工业力量解决掉所有麻烦。

但这话也没法跟他们说啊,只能睁着眼睛瞎掰。

但是朱涵也很无奈啊,单基发射药版本的帕弹是在1942年轴心国开始陷入颓势时,三德子资源匮乏的产物。

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高敏单基发射药,性能也没差多少,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水平。

“海水盐分非常大你们是知道的,对于金属的腐蚀特别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使用黄铜做弹壳也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防腐蚀处理才行。”

所以呢?

所以涂漆钢版本的帕弹是他娘的1944年三德子投降前几个月才大规模投产的。

在此之前就是再难也要用特殊处理的黄铜,凸显一个穷讲究。

但是管他呢,为了八路的发展,朱涵不介意在这些小事上忍着愧疚继续骗他们。

“7.62托卡列夫弹确实不错,精准,射程远,口径小还能方便装填更多弹药,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太长了。”

“作为一种大长径比的子弹,它高速轻弹的特质导致性能非常依赖枪口初速。”

“也就是说,这种子弹必须依靠长枪管才能完全发挥它的特性。”

“但是如果使用长枪管,9mm帕弹的性能也很不错啊,反而作为手枪弹,托卡列夫弹就不合格了。”

光这么说实在是很难让人有啥具体的概念,举几个例子就好了。

被称为钢管垃圾的斯登冲锋枪使用的9mm帕弹,枪管长度196mm,有效射程不到200米,还飘得一匹。

被称为人民冲锋枪的波波沙使用的是7.62托卡列夫弹,枪管长度269mm,有效射程250米,而且精准度比斯登冲锋枪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看着差距很大吧?

是不是感觉帕弹很垃圾?

但是在苏芬战争中把苏军打得哭爹喊娘的索米KP31,同样使用9mm帕弹,精度同样的情况下,有效射程能干到300米。

为啥?因为这货的枪管长度比波波沙还长了44毫米。

所以说对于一款子弹而言,不提枪械设计,光说射程、精度,纯属耍流氓。

可以说托卡列夫弹在近距离跟帕弹相比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穿透力强了一些,再就没啥了。

而在中距离的精度优势又被中间威力步枪弹各种降维打击。

如果说在满是栓动步枪的二战战场上,毫无疑问托弹是相当出色的。

波波沙甚至说是二战期间,产能和性能都突破了人类认知的最好冲锋枪也不为过。

可无奈淘汰一款装备的,从来都不是它的克星,而是比它性能更好的同类型装备。

要不然为什么21世纪9mm帕弹依旧是最受欢迎的手枪弹,而托卡列夫弹反而成为了时代的弃儿?

别跟我说什么西方霸权,毛熊倒台。

第一个抛弃托弹的就是它的亲爹毛熊,转头搞9mm马卡洛夫弹去了。

而且二战后掌握西方生杀大权的是米国,如果真是政治选择的话也应该是满大街的.45才对啊。

怎么反过来米国上下被一款敌人的子弹占据了市场?

“手枪的枪管非常短,无法发挥托弹的真正性能,长达25毫米的药筒(弹壳)对于手枪的高弹量或者小型化更是没有任何帮助。”

“而且托弹在近距离经常出现过穿的问题,肉搏混战时很有可能击中后面的自己人。”

“最后,我通过对比大量数据得出结论,9mm帕弹是将射程、精度、穿透力、停止力做到了最完美平衡的子弹。”

朱涵阐述完之后,给出了他的总结。

“所以说托卡列夫弹是一种下限极高,但上限很低的子弹。”

“通用性不佳,只适用于冲锋枪,但单纯作为冲锋枪弹药要强于帕弹。”

“而帕弹是一种下限不是很低,但上限极高的子弹,通用性极强。”

“总结起来一句话,托弹主现在,帕弹战未来。”

好吧,这么说陈旅长就懂了。

但反而让他纠结了起来。

正常情况下,不管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是有什么枪就用什么枪,能找到什么子弹就用什么子弹。

哪有资格去管性能啥的好不好。

结果现在就两种子弹让他选反而把他弄不会了。

说实话,两种子弹都很让他心动,现在他只希望有可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咱就不能搞一种高速重弹头的吗?”

“那东西叫步枪弹!”

二人异口同声,一下把陈旅长怼了回去。

作为一位出色的指挥官,他现在已经彻底明白了二人的分歧在哪。

赵思哲的想法是:冲锋枪应该是一种为了火力而牺牲了部分射程的步枪。

在有效射程内,冲锋枪要和步枪一样可以精准杀伤目标,尽量快速杀伤敌人,避免陷入肉搏战。

而朱涵的想法却是将步枪、冲锋枪的功能拆分开来,互相弥补对方的短板。

在中距离,冲锋枪可以弥补机枪无法灵活随队转移的缺点,配合步枪手压制目标。

在近距离,冲锋枪可以弥补步枪穿透力过强、射速太慢的缺点,可以毫无顾忌地射击,从而高速杀伤敌人。

所以,与其说是他们二人对子弹认知的分歧。

不如说是他们二人对战场理解的分歧。

也算是让陈旅长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幸福的烦恼。

此时赵思哲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200米到300米的距离是最能造成有效杀伤的距离,难道不应该在这期间尽快杀伤敌人吗?”

朱涵针锋相对:

“冲锋枪再准也没有步枪准吧?这段距离不应该是发射咱中间威力弹的半自动步枪更合适吗?”

“半自动再快也没有冲锋枪快吧?”

“大不了以后把步枪的射速提高到冲锋枪的水平不就得了!”

“哈哈哈,咋可能!”

听到这个,陈旅长哈哈大笑:

“你就会跟我逗乐子,那岂不是以后每个人都端着一挺轻机枪啦?哈哈哈……哈哈……哈……呃……”

看着朱涵一脸严肃的表情,陈旅长笑得越来越虚。

“你认真的?”

“那是当然的,到时候咱再去端炮楼,战士们手上不是自动步枪就是冲锋枪。”

“只要见到敌人就先扫他一梭子再说。”

“我倒想看看,鬼子还能不能伤到咱们战士一根汗毛!”

看着越来越凶狠的朱涵,在场二人不由得心里发毛。

看来他还是对上次奇袭炮楼时,重伤阵亡了6名战士的事耿耿于怀。

这就是大佬的怒火吗?

好特么恐怖。

幸好这货不是敌人,要不然咱八路的斗争形势非再难上几个维度不可。

最后,陈旅长在极度的纠结中选定了朱涵的方案。

一边可惜放弃了一款威力更大的子弹,一边又得安抚赵思哲。

频频表示:真不是你不够优秀,实在是哥要求有点高……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在弹壳外面涂一层隔绝漆。”

9mm帕弹不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双基发射药的手枪弹吗?

从没听说过这玩意还有单基发射药版本的啊。

阅读带着图书馆去抗日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