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苏文

第371章 【熄灯后】读书

  • 作者:爱泡澡的水豚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1-20 15:06:10
  • 字数:6016

简而言之,人通常是不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的细节,但那孩子不一样。

她记得十分清楚,不论是其中有几棵盆栽、地上有多少块砖,每次问她的时候,

第二阶段

关于这项特殊梦境个例的深入研究。

她都没有错漏的回答了出来。

按道理来说,那孩子不可能知道阁楼里面放着什么。

但她偏偏准确的说出了阁楼里收藏的废旧收音机、妈妈的鞋盒、一些装修时留下的瓷砖。

他意识到,那孩子口中所说的,关于梦境的存在,有可能是一种触及了人类集体潜意识研究的重要课题。

并且随着更多次梦到那里,她慢慢开始能接触到更多梦境范围了。

她先是在梦里打开了阳台阁楼的门。

再之后是连接着阳台的卧室...再之后是整间屋子。

苏文合上手里的《真实之梦·基于荣格心理学的梦境实例分析》。

端起桌上的水杯稍微抿了一口。

刚刚经过40分钟的阅读,他大致明白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副院长的关注点。

“唔,原来如此。”

而令杨志刚惊讶的地方在于。

阳台的那个阁楼,平时是用锁给锁上的。

原本他以为那只是孩子天真的幻想,但随着一通检查做下来,他发现,那并不是孩子为了引起大人注意而胡说的东西。

作者杨志刚自称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关于孩子的梦境的特例现象。

参与课题研究的孩子,某天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关于自家阳台的梦。

如果只是编造的,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在那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记得那么清楚。

不仅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研究后。

最初那孩子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没有人的阳台上。

玻璃门也打不开的时候,也是哭过很长时间。

甚至这种害怕被困在阳台,被困在无人的小区域的情绪也被带到了现实,也因此让她的家人发现了这种异常状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这孩子稍微适应了一个人在梦境世界的独处。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可以进到屋子里,虽然家里没有人。

但相较于小小的阳台,总还是要安心一些。

“她说那边和这边的家不太一样?

更老,更旧,玩具上也散发着不好闻的气味。”

记载这部分内容和分析的时候,显然作者对于这一特殊的梦境案例,有所好奇。

如果是这家人的集体潜意识构筑成一个梦境的话。

梦境中的物件应该和现实保持一致才对。

有差异的不仅是屋子里的一些东西。

根据那孩子所讲。

在窗子外面,是一阵浓厚的看不清其他东西的迷雾。

作者不太确定这个梦境最终是否会扩大到外部世界。

从中间部分的内容来看。

苏文能明显看出杨志刚在此时的内心纠结。

是暂停研究,把孩子治好,还是继续观察...

这种从未有过发现的个例,实在太过少见。

要不要放任这种状态继续延续下去,显然他选择了后者。

当然也不排除他尝试过对孩子进行治疗,但治疗并不成功。

总之,书籍部分来到了第三段。

这部分内容是最少的。

在这一阶段,杨志刚尝试着在现实世界对于那孩子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改变。

来研究梦境之中的环境是否发生变化。

而结果是...一半一半?

杨志刚发现,有些物品在现实增加或者移除的话,在那边世界会发生对应的变化。

但更多东西则是影响不大。

比如桌椅床铺这些东西全部换掉,那边世界仍然是旧的家具。

但是买到新的玩具放到家里,那边世界有时也会出现对应的玩具。

甚至在玩具中藏匿的纸条,这孩子也能准确的按照研究指示,在那边世界拆开玩偶的线头,发现上面画的图案。

第四阶段

杨志刚让这孩子尝试与更多人接触。

截止到第四阶段为止,那孩子都是独自身处一个世界。

他比较好奇,如果那个世界是由人类共同的潜意识构成,如果这孩子与更多人接触的话...

是否可以在那个世界接触到更多以沉睡的潜意识人格的其他人?

如果在那边世界接触到其他人,并对其他人有所影响的话,现实世界是否会有对应的影响发生!?

到第四阶段的时候,苏文从文字里看到的是疯狂。

“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这是苏文的第一感想。

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之间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促成了他想要加快研究一样。

“那一天,她告诉我,有人在敲门...”

这门书的内容停留在了这句话上。

与其说这是一本研究性质的书籍。

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一本带有研究日志的某种第一人称记叙小说。

故事还偏偏断在了中间部分。

之后肯定发生了些什么。

但杨志刚却没有编写进这本书里。

副院长在最后一页也同样用红色圆珠笔写下了评语。

“很有趣的故事,但在学术上并不严谨。”

在这条稍显轻松的评语下,不知多久之后,副院长补充了一条标注。

“改天得问问他之后的研究是什么情况!”

......

整本书看完,虽然书上并没有记叙详细的身份信息,但对于苏文来说,这个参与研究的孩子的身份再明显不过,就是杨志刚的女儿杨晨曦。

一切的起源是那个小女孩?

这种可能性之前已经有考虑到,尤其先前和陈医生去看望那孩子的时候,她的表现也明显接触过另一个世界。

但问题是...为什么?

为什么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会依托于一个孩子发生?

这本书里关于杨晨曦为什么会梦到另一个世界的记叙表现得十分模糊。

说什么突然发现一个孩子的特殊表现,正好是非常优秀的研究课题。

如果杨志刚是被邀请参与调查某个课题的话,这种情况倒也还说得通。

可偏偏你一个心理学研究者的家里,孩子突然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表现。

而你又刚刚好发现了她身上的异常之处。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都撞到一块的可能性未免也太小了。

书籍开篇模糊掉的内容,简直像是一种心虚的刻意为之。

到底是他发现了某种现象,还是他意外促成了某种现象?

还真不好说。

这起事件或许最初源于那孩子,但是...

在家中失踪的杨志刚明显更加可疑。

毕竟整本书的内容都是他在编写,这本书中有些内容和细节...他进行隐瞒、置换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想来他应该已经在那边世界了吧,他不可能是突然接触到那个世界后就立即失踪了。

这其中肯定也有一个过程。

这些他都没有记载到书籍之中...或者说,这就是他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原因?

按照副院长接触那个世界的事件来看,副院长发现问题时,杨志刚早已经失踪。

也就是说,副院长意识到了,如果能在那边世界找到他的话,关于这个事件,还有断绝这种联系的方式,说不定就有办法了。

虽然不确定副院长这种思路是否正确。

但既然支线任务与副院长相关...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

苏文把手里的书籍放下,准备趁着戴杉还没过来,再看看那两份病人的病历。

【聆听检定通过】

此时耳边却是听到,走廊那头传来了喘气声。

应该是戴杉爬楼比较累吧。

苏文转头时,目光无意从电脑监控屏幕上滑过。

“不对...来的人,不是戴杉。”

他发现这孩子不时还会再度梦到那个和她家阳台差不多的地方。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明显分为4个阶段拼凑而成。

第一阶段

阅读苏文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