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363章破局关键

  • 作者:明月共举杯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29 06:08:02
  • 字数:6112

当然,南海国也不是唯一丢脸的。</P>

原本被人看好,视为岭南一霸,有小强国之称的苏国。励精图治,国力昌盛,兵马雄厚的宋国,也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P>

……</P>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和酝酿,去年秋冬战事带给楚国和宁国的创伤,已渐渐愈合,彼此都已积蓄了再战之力。</P>

两国十万联军,原本信心满满,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北伐。</P>

如今正是精进奋取之时。</P>

于今年决出胜负,彻底击败联军,取得这场争霸之战的胜利,对楚国而言,以并非虚妄。</P>

而此时,便是向着这一步努力的时候了。</P>

苏国只得靠着寒潮风雪苟延残喘。</P>

到了今年开春,雪消冰融,没了天灾庇护,苏国也迅速被楚军所破,成了联军第一个被灭亡的势力。</P>

自江北到岭南,主偏四处战场,楚国可谓都取得了优势,或者胜利,一举扭转了自己原本的不利颓势。</P>

原先声势浩大,实力雄厚,为各国所看好的宁、苏、宋、南海四国联军,在开战之后,便迅速暴露了自己外强中干的底细。</P>

明明不管是疆域还是人口,都要比楚国更强,甚至在兵力方面,于外人眼中也要更为雄厚。</P>

可去年九月一战,先是宁帝所率的主力顿挫江夏城,水陆两军接连战败。</P>

这场与宁国争夺扬州霸主之位的大战,前面酝酿了足足数年,可开始之后,战事的进展确实颇快。</P>

到了如今,整体战场综合下来,楚国已经取得了不小优势,渐渐对宁国形成上风。</P>

并且随着更多小胜积累,这个优势还将更大。</P>

此战之后,南海人无胆,废物草包之名,广为流传,为天下众人所笑。</P>

后面好不容易宁军赶来支援,结果南海军依旧坐守城中,连出城帮助援军的勇气都没有。</P>

最后好不容易出了点人手,却也不堪一击,在战场为人所破,导致了宁军的大败。</P>

可北上不过月余时间,连楚国领土都没杀进去,就迅速为楚军所败。</P>

十万苏宋联军,惨败而归,宋王单骑走免,苏军靠着卖队友,侥幸逃回国都。</P>

江夏这边。</P>

楚军得益于此前残酷的攻城战,原先还很稚嫩的十万新兵,在见过鲜血之后,经历一个冬天的沉淀,此时都已脱胎换骨,初具百战精锐的气象。</P>

故而虽然总兵力减少了一万,但剩下的九万人,实力比先前的十万大军还要强上三成,可谓不俗。</P>

之后只需再经历几次大战,花个两三年时间沉淀,便是妥妥的百战精锐了。</P>

而以此时楚宁战争的激烈程度,想来完成此刻蜕变不难。</P>

不过即便此时还未完成蜕变,有着这九万算是半个老兵的精锐在此,辅以陆渊这位天下第一高手坐镇,却也足以保得此城无忧了。</P>

宁军还是老样子,在水师退往了襄阳的夏口水寨后,江夏城外的宁军,就只剩下十一万左右的兵马。</P>

这点实力,自然无法威胁到江夏城,甚至直接正面交锋的话,都大概率可能被楚军给击败。</P>

因此,自知颓势的宁军,这段时间来一直缩在营中,闭门自守,根本不理会楚军的挑衅。</P>

这副姿态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此战楚军是主动进攻,宁军是在积极防守呢!</P>

只是不得不说,宁军这种龟缩姿态,效果倒也的确出众。</P>

陆渊限于楚军兵力劣势,还有不想因为攻城损伤太重的缘故,对于城外宁军那座已经渐渐修成了小型要塞,有着三位先天,十万人驻守乌龟壳,一时竟也真没什么好的办法。</P>

故而开春之后,所以其它各处战场,已经打的火热,可江夏这边依旧古井无波,保持了诡异的宁静。</P>

楚军这边奈何不了宁军,宁军也奈何不了楚军,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下去。</P>

不过楚宁彼此都很清楚,这种局面,不可能是常态。</P>

一旦等到其余几处偏战场分出胜负,各种小胜势积累,慢慢演化成大优势,席卷而来,便是此处分出胜负的时候。</P>

而不出意料的话,这个胜负到来的时间,应该就在今年了。</P>

“南海国那边,我已有三十万兵马,其中先天宗师有着五人。敌人方面,宁、南海两国联军,则只有十五万兵马,以及两名先天。</P>

不管是兵力上,还是高手上,楚国皆以占据优势,拿下此城不难。</P>

所以此处战场,应是我大楚取得胜势。</P>

至于北边襄阳,小青夺了安陆府后,便继续屯兵八万,图谋攻略宁国襄阳郡。杨景靠着水师相助,勉强率领的宁军三万余残兵和小青对峙。</P>

两边实力相差不大,彼此都难以奈何,此处应该算个平手。”</P>

陆渊分析两处偏战场,心里渐渐有了些底。</P>

原先在襄阳郡,楚军是有兵力优势的。</P>

只是宁军借着这个冬天,在自己掌握的襄阳郡荆门、竟陵二府,紧急强征了五万丁壮,聚于府城坚守。</P>

靠着这些征来的炮灰,宁军勉强厚实了自己兵力,足以和楚军抗衡。</P>

同时经过一个冬天的缓冲,原先在江夏江面遭受惨败的宁国水师,也总算休养了过来,低落的士气渐渐回升,损失的战船也补充不少,算是恢复了战力。</P>

如今与夏口水师整合之后,宁军水师规模已达七万余众,比楚军剩下的四万水师,近乎于有两倍的优势。</P>

加上楚维已被陆渊调走,楚军水师没了灵魂人物,哪怕士气高昂,可与宁军交锋几次,也未能占得什么便宜。</P>

彼此爆发了几次小规模水战后,发觉互相难以奈何,或者说想消灭对方,可能要付出惨重代价,便也不再继续纠缠了。</P>

而失去了绝对优势的楚军水师,自然也无法完全封锁整个长江水道。</P>

此时双方以江夏城为界,开始平分整个长江水道,彼此都有优势。</P>

好在忌惮于楚军水师实力,宁国的竟陵水师,不得不将大半主力屯驻于江夏附近,用以牵制楚军水师。</P>

如此一来,宁国水师也无法抽出太多舰船,用以绕后楚国襄阳后方,袭击汉水沿线的楚国城池。</P>

再加上周青在楚国襄阳郡后方,也留了三万郡府县兵马,靠着城池依托,倒也勉强可保后方无忧。</P>

不过这种互相制衡的情况之下,宁军有城防优势,以及宁国水师在外面的接应,以周青现有的实力,想要清除宁国在襄阳郡的残部,基本是不可能的了。</P>

该处也和将江夏一样,楚军进攻损耗太大,而且估计也打不下。</P>

宁军实力不够,也只能防守。</P>

僵持,就是该处唯一的选择了。</P>

襄阳战场想要破局,依旧只能等其它小胜积累大势,然后再席卷横扫,奠定局面。</P>

“所以,眼下破局的关键,就只剩下我所在的洞庭主战场了。”</P>

嘴中呢喃,陆渊看向南方。</P>

在江北、岭南接处于不利局面的时候,宁国想要破局,唯一的胜机,便只有在主战场处做努力了。</P>

而主战场中的最关键所在,江夏这边有陆渊坐镇,还有雄兵驻守,宁军已无取胜希望。</P>

在江夏突破无望的情况下,他们想要获胜,这只能往江夏南边,楚国洞庭边境的几个府县做功夫了。</P>

然后楚军席卷,轻松便攻占了苏国,除国都玉林外的全境。</P>

而后宁国襄阳郡丢失一府,导致江北战局迅速恶化。</P>

岭南的三路联军,南海国畏敌如虎,都不敢与楚军交战,只一味坚守,坐视国内疆土为楚军所占。</P>

阅读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