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一百二十五章:黛玉的心境转变

  • 作者:山花泡枸杞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17 11:49:15
  • 字数:11944

各人的文化水平是不一样的。

富商、殷实人家大多识字!

出版业的发达不是活字印刷。

而是“匠体字”的发明,匠体字其实并不好看。

而一般小民,或许认识一两个。

而一般民众爱买、支付得起的书。

都是闽中建阳那种图文并茂、质量粗劣的随大流的低俗、艳情。

自宋代以后。

可想而知两京的官刻有多么大。

那个时候每年轮班服役的刻书工匠就有几十万。

大楚同样如此。

“......哎,看看这本《蘅芜君集》也不错。”

“蘅芜君,是柳如是吗?”

“去!柳如是叫蘼芜君,不叫蘅芜君。

“滚!”

但是,十分之九的民众并不识字,也承担不起读书这种奢侈的事。

律法由识字的人宣读、普及。

我买去学学......”

柳絮词、螃蟹诗,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大有杜工部之遗风。

古代普及教育不可能。

这也就限定了出版印刷的瓶颈。

横轻竖重。

但是成本低廉也是明、楚最普及的印刷字体。

贾琮看看账本,较为满意。

大观园众人的诗词虽然达不到独领风骚。

那也是完全上得了台面的!

特别林黛玉、薛宝钗都有脍炙人口的名作。

黄俊郎上楼回话:“蝶装的几本,都刻好了。

比线装麻烦,是要送人?”

“正解,叫人搬到我车上。”

贾琮回府叫晴雯去送蝴蝶装的刻本。

晴雯讶然:“这么多,我一个人怎么抱得完呢!

莫不叫上小红、香菱。

你自己也去,分头去送。”

“也行。”

贾琮点头,等她们分完了。

自个儿抱上几本。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书,人手一本各自的诗集。

他只不过是借故想让她们进去玩玩。

沁芳桥亭装裱有贾宝玉所作的两幅上下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进了横空的桥亭。

香菱不断四处打量:“姐姐何时才能升为姨娘呢?”

“通房丫头有了子嗣,就可以做姨娘。”

晴雯撇嘴说着,穿花度柳,回头看她。

“你问这个做什么?

是不是你也想做姨娘了?

不过你是个呆人,任劳任怨。

给他做通房倒是称职,不像我笨手笨脚的。”

香菱步姿袅娜,眼神一片纯真,忙摇头道。

“快别说这样的话,我哪有姐姐好。”

晴雯唇角一弯,满意的看了她一眼。

“我们先去二姑娘三姑娘那里,让他自己去找林姑娘。”

........

贾琮随后进来翠嶂,就听到右边梨香院的演唱声。

曲音悠长。

看看头一本刻本就是最近的潇湘馆。

过了杏子阴、柳叶渚道路。

到潇湘馆地界,两边翠竹夹道。

青苔布满石阶,一条羊肠小道。

石子铺就。

贾琮在门外喊了声,“书到了”。

紫鹃掀帘而出,接书进去回话。

少顷又出来道:“姑娘叫琮三爷进去坐坐。”

“那就喝杯茶。”

贾琮犹豫少许,点头上了台阶。

两边是走廊,廊下挂了鸟笼、手帕。

刚一走进潇湘馆,就觉得清凉如水。

斑竹与芭蕉遮挡了四面视线!

冷风飒飒,清幽静谧。

能听到东南面的涓涓水流声。

林黛玉摸摸刻本上的蝴蝶结,大体比较满意。

看看自己的思想结晶在书本上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满心的成就感。

“这纸是怎么做的?”

“就是你窗外的那种竹子。

混合楮树,可是不满意?”

贾琮还是头一次进来潇湘馆,但也不好仔细打量。

“棉花和大麻制成的最好,成本高些。”

“哪有,何必糜费,这是用你自己的私房钱呢。”

林黛玉眨了眨眼睛,小巧玲珑地坐着。

抬眸打量贾琮几眼,忽然想起那一年南下。

父亲曾问过她的话,要是那时答应了。

眼前的人......或许就是她未婚夫了!

自从与宝钗冰释前嫌。

她对宝玉也不那么苛求,可有了对比之后。

似乎贾琮也没什么不好的。

至少让人觉得有依靠、成熟稳重.......

至亲人的离世,让她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刻出来的字迹不大雅观,没你写得馆阁体好。”

“匠体字也就这样了,刻本是加胶凝固的。

只要中元节常晾晾,小心爱护,足以流传几百年。

自甲片、竹简、布帛之后。

纸是我们得知先人消息的最好方式了,功不可没!

没准,后世就有人拿这本书,来研究你。”

听着男儿幽默的语气。

林黛玉嘴唇微微抿起:“你拿去坊刻卖了?”

贾琮摸摸鼻子,不太好意思。

总不能明说,遂不置可否。

难得见他吃瘪的模样。

林黛玉一双含情目波光流转:“我又不怪你。

他们又不知道是谁作的,我看的杂书。

还有一种署名没名没姓的。

只是...如果有评本。

你且要拿进来我看。”

贾琮暗捏一把汗,这就是个天真的小姑娘啊!

虽然林黛玉很聪明,外边的事却不知晓。

她今年也有十三了!

古时这个年纪嫁人也不稀奇。

贾琮正要告退,紫鹃先帘子进来通报。

晴雯、香菱两个也跑进来了。

晴雯拍手道:“都送完了,琮爷还赖在这里。

宝姑娘赏了两吊钱呢,我们就来看看。

爷为什么耽搁住了,哟~原来是紫鹃太美了。”

对她的打趣。

紫鹃也不生气,只笑道:“感情你是担心你家爷被人拐跑了。

为什么搭上我。”

“好姐姐,我没说你,我说窗外的鹦哥。”

晴雯没脸没皮地调笑完,紫鹃登时白她一眼。

林黛玉也不去管俩丫头的打闹。

只拉着香菱一同坐下,她来这里就欢喜了。

香菱可不敢逾规越矩,半蹲下来抢了黛玉的诗集瞧看。

“要说笨还是我,宝姑娘说得不错。

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了诗书也没个用处。”

香菱看了两句,秀眉微蹙,眉心的胭脂痣仿佛也跟着在动。

“赶明儿向晴雯姐姐学学针线,林姑娘也是会做的。”

贾琮插话道:“那是你们没事做,消遣时间的。

要说没用也不全是,这不就赚了钱吗?”

香菱担心:“老太太知道了,你怎么办呢。”

“林姑娘可说了,不哑不聋、不做当家翁。

老太太会装作不知道的。”

贾琮一面厚脸皮地说着,一面朝黛玉挤眉弄眼。

见他有些幼稚的作态。

黛玉没好气的嗔了一眼,笑道:“我回京之后,你是去了吴县?”

“嗯~木渎就在盛泽北边。”

贾琮整理了下衣襟,感觉差不多,起身便要走。

毕竟是人家姑娘家的闺房,不好呆得太久。

紫鹃眼珠子滴溜溜得转过来、转过去。

暗暗想了一通,嘴角含笑。

等他们主仆三人掀竹帘出去。

林黛玉哼声道:“你又笑什么?”

“我是为姑娘开心啊,你和宝二爷。

有说笑亲密的时候,但也有怄气伤身的时候。

特别是那回清虚观打蘸,贵妃娘娘的赏赐。

唯独宝二爷和宝姑娘的一样!

宝二爷又还惦记史大姑娘,巴巴的藏了麒麟。

可不是有了这个,忘了那个.......

琮三爷至少......至少从没让姑娘伤心过啊。”

紫鹃看似随意地玩笑话。

奈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林黛玉低头翻着书本,沉吟不语。

~~~~~

晴雯、香菱一左一右跟着贾琮回了院儿。

香菱自打和贾琮相处日久。

觉得不知比薛蟠好了几倍,暗觉庆幸。

晴雯也和贾琮所担心的不同。

晴雯再爆烈,终究是一个丫头。

只要不刺激她。

这丫头还蛮听话的!

让贾琮头一次尝到了小夫妻的味道。

“琮三叔。”

英俊无比的小贾蔷从梨香院门出来。

看清来人,忙上前打招呼。

贾琮好奇道:“又来看龄官了?”

“是啊,她那人多病多愁的。

几两银子买个雀儿给她玩,她叫我放了。”

贾蔷也不忌讳,流连戏子本不是什么大事。

他这人也是个痴情种子。

叔侄俩聊几句分开,出了园门。

贾琮想了想道:“香菱,要不今晚你进来跟我们睡?”

“嗯......”

香菱先是呆呆答应一声,继而反应过来:“啊?”

晴雯咬牙切齿:“怎么是我们?

要睡也是跟你睡,可别搭上我。”

贾琮哑然失笑。

看来三人同床是不可能的了。

再瞧瞧香菱,害羞的低下头,贝齿咬着红唇。

那副羞态与袅娜的娇俏样儿。

真个让贾琮看得赏心悦目,不由感叹道。

“不是说娥皇女英是美谈吗?

书上都是骗人的,齐人之福不好享啊!”

——————

次日到荣庆堂请安。

贾琮见到鸳鸯兴致不大似以往了。

都是贾赦强逼闹的!

姐妹们在说刻本的事情,个个大为满足。

贾宝玉对此也不嫉妒了。

贾母享受的眼睛半开半合,琥珀进来回道。

“东路那边轰隆隆塌了一堵墙,大太太吓得.......”

贾母闻声被惊到了:“好好的墙,怎么会塌了?”

鸳鸯急忙扶住老祖宗,琥珀解释道。

“老太太别担心,没事儿!

衙门的人说是要先预备一座牌坊。”

“什么牌坊?”贾母皱眉,奇怪问道。

“说是进士牌坊,这会子外面都传。

琮三爷会试过了,叫做贡士!

下一月要进宫去见万岁爷,参加朝考呢。

朝考完了,才是进士。”

“中了第几?”

贾母有些不敢置信地望着来请安的贾琮。

这下,一屋子都安静了下来。

贾家是兴旺了百年的望族,西府有两代国公。

如此长的时间,骄奢淫逸自是难免。

皇恩的浩荡也容易让勋贵家族散失警惕。

进士,虽然整个社会都以它为荣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但是如果说出一个进士就能让家族瞬间崛起。

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

新科进士优秀的进翰林院。

其他的要么外放地方官。

要么在京留任小官,熬资历。

无论是廷臣官员,还是后宫嫔妃。

最能自保的杀手锏,无非就是皇帝的宠信。

而贾琮现在还是一个贡士。

但他现在却有了一个直面皇帝的机会。

贾母一路冷眼看着这个孙儿走过来。

贾琮能走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

恐怕贾琮自己也不知道,朝堂是充满了未知的地方。

一个政治投机者,有可能一朝飞黄腾达。

一个性情耿直的官员,说大实话。

很可能皇帝一句话,削籍为民,或者充军极边。

死无葬身之地。

比如明朝的东林赵南星在吏部考核时。

公事公办,大公无私。

结果,他被万历削籍为民了。

所以说,相对于进士为官的如履薄冰。

混吃等死的勋贵,反而最保险。

这也是贾母看不上贾琮的原因之一。

如果换做国舅爷贾宝玉,又得另当别论了。

自然。

话不能一句说死,并不是说进士出身无用。

这主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行事作风。

这种能力,不是为国为民的能力。

而是面对上下司、各衙门、皇帝的应对能力。

可以说是官僚的艺术。

而贾琮在外面。

看起来也不是不会办事的!

至少,进士它有希望。

“好,这是家族的荣耀,秀才、举人、贡士。

全入族谱,这事儿蔷哥儿会办理好的。

琮哥儿,你下去准备殿试罢。

我们都期待着殿试小传胪。”

贾母靠在引枕上的身子微微前倾。

看看宝玉,老祖宗脸色变幻不停。

“是,老祖宗。”

贾琮告退出去,贾宝玉撇嘴不屑。

三春黛钗齐齐出来恭贺。

西路垂花门外,已是丙子暮春时节。

薛宝钗目泛异彩:“一甲及第小传胪,你如果殿试中了前三名。

铁定能受九五至尊传见的。

而且....及第不用参加后面朝考。

直接授官,翰林,乃清要。”

“宝姐姐别说了,让我们看看贡士老爷长什么样......”

贾惜春一脸新奇的比划着贾琮身子,小眼睛瞧个不停。

这番作怪的模样,把众女都逗笑了。

贾迎春好笑地催道:“你快点去见老爷太太。”

贾琮回谢出了西跨院。

贾探春眼神放光:“男人就该这样,建功立业。”

.......

.......

贾琮到了东跨院,见到本府衙门派来的差役。

领头在黑油大门东边,带领几个木作工匠量地基。

纷纷称贺!

贾琮笑着回礼,趋中轴线到外仪门。

王善保家的道:“老爷太太说了,爷自己回去备考。

缺什么再来说就是了。”

“麻烦了。”

贾琮见这王善保家的有讨好的意味。

面对主母的陪房,儿女必须恭敬。

不能颐指气使,不能直呼名字。

王善保家的和晴雯不对付。

不过......距离查抄大观园不远了。

等到那个时候,王善保家的出糗了,再也无颜久待。

此时晴雯已做了自己通房,也无须担心她了。

回中路院子书房。

香菱整理好了来信,周六合不中,王浩、张冇才中了。

王浩对钱西洪那事看不出有芥蒂在心。

即使有,他也知道如何取舍。

未来的官场,不会讲多少感情。

奇异的是,那个房山县的林浩。

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愣是冲到会试正榜末尾。

由于晴雯对诗书不大感兴趣,又忙于贾琮服饰针线。

现在贾琮穿的衣服,晴雯都要自己缝。

于是便香菱磨墨铺纸!

贾琮一一回信完毕,发现底下还有两封。

一封徐彪的。

此人位列锦衣卫左都督麾下千户,一封雒仁的。

豫亲王府长府官。

贾琮没大意,回信问安了。

王府长府官、长史,虽然位列三品。

但是不参加官员考核,多半没出路。

举个例子,当年有人为了讨好张居正。

把一个官员安排进王府长史,最后直接赶出去了。

这些人也就扯扯亲王的大旗。

所以。

贾琮对忠顺亲王府的长府官程不识。

并不是那么害怕,迟早把他赶出朝堂。

吏科都给事中罗敏、翰林院庶吉士魏无知。

摆明了不会让他好过。

江南的派系,也是门户之见很深。

不过贾琮保持畏惧心、警惕心的同时。

也想迫不及待地进入朝堂较量较量。

这种畏畏缩缩的日子,过够了!

到时候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一个都逃不掉!

明初朱元璋下令,《北明律》每家一本。

你这是要错把冯京作马良了。”

“唔......不错、不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阅读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