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

第 108 章 贩卖笑容的男孩

  • 作者:丹棘无忧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5-10 00:25:59
  • 字数:7340

她其实挺想整一个“彭导御用男演员”或者“黄金搭档”“慧眼识珠”等称号出来的……

而现在,当她对拍摄处于倦怠期时对方却有空了。

【我知道。其实我就偶尔喝喝,酗酒的新闻是假的】

彭曼青看了他的话,明白他以为自己是信了那些新闻来劝告他的。

……看来缘分不够啊。

【你会喝酒了?】

那边好似愣了一下,不知道话题是如何跳到这儿的,但还是回了个“嗯”。

【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建议你少喝】

姜铭书表示理解,并且和她聊了许久电影有关的话题。

跟他交流,彭曼青能隐约察觉到对方的变化。

硬要形容的话,原先的他像是一杯刚加了冰球的威士忌,由于酒液的温度稍有降低,酒精刺激被压制,更容易入口了,尽管浓度没太大变化却喝起来心旷神怡,带着令人甘于沉溺的香气;如今的他则像是冰融化入酒水,不仅酒精浓度降低,少了些许沉沦,多了几分清醒,而且过低的温度令人唇舌麻痹,酒水的味道和香气都难以品味,更不可捉摸了。

《谁见他死去》虽然落选了斯尼芬最高荣誉金梧桐奖,但当年在国内还是斩获了相当多奖项的,对于旁人来说这个成绩不算差。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但她多少有些不甘。

所以这五年间她又拍了两部电影,可惜每一次都与大奖擦肩而过。

彭曼青最近并没有筹备下一部戏的打算。

这种变化不太明晰,似有还无,也就是自诩为他同类的彭曼青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一。

她沉思了片刻,打字:

那时彭曼青只能很遗憾地启用了其他演员。

正是她“赋闲”在家的时候,她收到了姜铭书的询问消息。

两人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情谊,亦师亦友,因此戏拍完了还有简单的联系,更不要提她还曾多次出言邀请姜铭书来试试她的新电影——可惜那时他忙于筹备《无尽夏》档期对不上,后来又去读书了,完全没有大片的空闲时间留出给拍戏。

不过时间还长,总能一搭的。

——那时两人都更进步了,没准还能创造什么辉煌呢。

不过她没多解释,自顾自说了下去:

【你应该知道我最近在思考自身的问题。很多人夸我做得好,说没得奖不是我的问题。我不否认这点。但我还是选择放一放电影事业,来观察观察自己的内心。为什么?因为我对自己要求高得要命。你似乎也是这类人。】

【我一直觉得,只有深入地刨析自身,才能找到不完美的根源,乃至于铲除。可冷酷地审视自己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如果没有酒精,在那种级别自

我审视的痛苦中我会抓狂的】

【喝酒的时候,我更容易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更容易反思过去的行为和决策,更容易释放内心情感,更容易产生灵感,更容易去思考深沉的、清醒状态下不想关心的宏大问题……好像我能把自己的灵魂从身体里抽出来,脱离躯壳的痛苦】

【听起来百利而无一害啊。然而吧,审视结束、又或者清醒了之后的现实却变得难以令人接受。——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自我厌弃的时期,要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知道错在哪就能改变的,也有一些事情是知道了就难以自欺欺人下去的。这种自我厌弃发展下去,最后会变成什么呢?】

【是麻木。是寡淡。是无聊。又或许是毁灭。】

【所以我劝你少喝酒。】

【姜铭书,我的话,你听懂了吗?】

彭曼青本来不想说这么多的。

但不可避免地,她回想起年少时的自己,回想起那段疯狂且迷惘的岁月。

她懒懒散散地靠在柔软的座椅上,揉了揉长发。

算了……好歹是他伯乐不是。

多说点怎么了?

而同她长篇大论的话相对应的,是对面久久的沉默,TSG上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却始终没有话发出来。

她倒不是想拿着刀逼问人家,也不想显得咄咄逼人,更何况她自己也经历过那个爱钻牛角尖的年纪。只是为人如此,说话多少显得有些尖锐和强势。

见他不好回复,她便很自然地切换了话题。

【我最近虽然没有拍摄计划,但我认识的人有。王安锋,大导演,我看过本子,挺不错的,感兴趣吗?我发你一份,剩下的试镜靠你自己喽。这可是香饽饽。几年不演戏,别出洋相啊】

对面终于回了话。

【谢谢彭导。我努力不出洋相。】

彭曼青轻叹一口气。

……

听了彭曼青的话,姜铭书再次论证了:她果然嗅觉敏锐。

对于她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实际上是关心的话,他心知肚明,也因此心存感激。

虽然事实上,他喝酒的频率真的不高。

大部分时间,比起用酒精,他更擅长用繁重的事务将自己同那些不可自遏的想法抽离。大学里,他用密集的时间安排充盈自身,现在则选择了演戏。

彭导好像误会了什么……但是无伤大雅。

善意的话,纵使设想与现实南辕北辙,也是温暖的。

姜铭书查看起彭曼青发来的剧本。

王安锋的名气确实挺大的,是文艺片领域的大拿。

此前他的电影拍得最好的,就是纯洁的美和欲念。

文艺片其实很多都脱离不开性这个主题,但是他却能全篇不露这一字,却处处是这一字,是位用镜头营造氛围感的大师。

明明先前和他搭档的女演员并不全漂亮,可他就能捕捉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将人拍得惊艳到让人呼吸

停滞。

不过他的影片风格却不像彭曼青那样沉重、厚重,反而显得相当诙谐,擅长用轻松而美的画面对自己想要抨击的东西进行讽刺,又能在细枝末节留下发人深省的主题线索,让观众产生既放松又紧绷的观影体验。

这次的剧本名字叫《贩卖笑容的男孩》。

故事的背景是,这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社会,所有人几乎都不开心。

而被父母保护得很好的男主小却自幼就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家伙,天真而快乐,非常爱笑,只要有人看到他的笑容就会觉得心情愉悦。

可是自从父母因经济罪入狱、所有财产被没收后,他只能流落街头。

因为没有文化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他听信了一个路人的话,做起了他的摄影模特。

而出乎意料地,他灿烂笑着的照片一炮而红。无数摄影师慕名而来,想要拍一张他的笑容;无数粉丝慕名而来,花重金希望他对他们笑一笑。

一时间,他声名鹊起,被誉为“传递快乐的天使”。

然而,当自己的笑变得越来越值钱后,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笑得像以前那样快乐、那样自然了,甚至,在他同意朝合作伙伴带来的、坏事干尽的富豪笑了之后——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为了找回笑容,他做了很多荒唐事,可是最终并没有任何用处,还叫大众觉得他精神失常了,失去了各种追捧和光环……

听起来挺悲伤的,但是情节却是欢快的。

王安锋采用的是荒诞喜剧的表现方式。

没有详细描写小却是如何失去笑容的,而是设置了非常超现实的情节——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笑不出来了。

大部分情节上并没有改变小却原先的性格,让他始终保持可爱的天真,不受自身处境的负面影响,以一个相对活泼快活的视角看待他的经历。

后期找笑容的部分充满小却的行为艺术,既离谱又搞怪,让人忍俊不禁,产生一种荒诞的感受。

然而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结局小却因为失去了商业价值,被扫地出门,再次流落街头。此时他的处境和一开始一模一样,但更糟的是,经过一大圈,他还失去了宝贵的笑容……

剧本可以探讨的地方有很多,能发作的切入口也很多。

姜铭书看完后就很想得到小却这个角色。

一个快乐而天真的人……

跟他截然不同。

他不否认内心对这样的人的向往,但同时他也很怜悯这个角色。

无论如何,他打了电话给靳培英,让她帮自己联系试镜机会。

靳培英的效率值得信赖。一个小时之后她打电话告诉他,王安锋王导男主的选拔不举行线下试镜会,只需要演员发几张笑着的照片就行,重点是要自己真诚地笑,不允许假笑。

一些大导演就是这样,只看眼缘,不在乎演员本身演技如何,甚至巴不得演员是纯天然的素人——演技这种东西他有自信自己调教。

姜铭书不意外。

但要怎么真诚地笑?

他想了半天,去镜子前练习了一阵。

可是没情景、没人设、没心情,平白无故他实在不懂怎么笑了。

索性去相机的内存卡里找。

翻着翻着,他突然发现了几张奇怪的照片——他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看就是别人偷拿他相机拍的,准确来说,胆子那么大的应该就是朴星了。

从这些照片的背景来看,大概是大一的学生节活动现场。

当时他们正站在京剧社摆的摊前面,他被社员拉住哄他体验水袖,盛情难却,他就把相机递给身边的朴星保管。记得程愈讲了个什么冷笑话,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捏着水袖,轻轻掩着唇——竟然被这厮拍了下来。

姜铭书挑剔地看着这几张照片,光影、构图、色调……都很一般,甚至有点手抖。

但就是很生活化,很自然,很——虽然不想让朴星得意——吸引人。

他导出了这几张照片,又挑了几张别的,做成了pdf发给靳培英。!

彭导逗乐地想着,发消息说明了情况。

陪跑这么多次,饶是心态好如她都有些气馁。

于是她深刻反思了自身,认为自己应该留出时间自省自察,用心打磨剧本。

阅读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