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陛下何故谋反

22龙潜于渊3 三更

  • 作者:钮祜禄淮竹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3-06 06:00:42
  • 字数:7642

很快, 第二桶粥拉来了,跟着来的,还有曹操。

本来这是没有曹操这个武将什么事的,但最近赈灾人手紧缺, 他便主动过来帮忙。

“你叫曹校尉叔父?”刘谢知道曹操和袁绍关系好,但还没好到两人能称兄道弟的地步吧?

说起曹操,袁熙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如竹筒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

纵使从军数载,生杀场面见过何其多,但看到眼前情形,曹操也为之痛心。

曹操混迹官场多年岂能不知那些蛀虫作态,便也不为难这些无辜小吏,自顾自策马回了城内。

这一切都落在不远处的刘谢眼中。

“曹叔父真帅气!”一旁的袁熙一脸艳羡看着扬鞭而去的曹操背影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如此气概。

曹操心中怒意不减反增,粗暴将勺子扔回桶中,“尔等就是这样赈灾的?!”

朝廷拨下银两不下百万,粮食不下百石,此乃朝廷上下人所共知,如今这清汤寡水的粥他想都不用想,定是进了上面人的肚子!

面对曹操突如其来的问责,几个小吏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

负责维持秩序的小吏大声呵斥人群,以免暴动的人群将粥桶打翻。可哪里呵斥得住呢?

不知饿了多久的灾民哪里顾得上排队, 都是拼了命地往前挤, 将手里的破碗尽力伸到打粥小吏面前。

小吏如同没有感情的工具人一般往每个碗中打一勺,多的没有,就一勺。

“开饭了!”送饭的小吏朝着人群大喊一声, 原本死气沉沉的人群突然活了过来,大家瞬间从地上站起来朝着施粥的位置蜂拥而去。

眼前这个上差虽然身材短小,可气势凌厉,让人莫名心生恐惧。照理说曹操不是他们的上司,他们也用不着跟他汇报什么,但心中的恐惧还是让他们老老实实交代了。

“这粮食到小的手上就只这些,校尉若是不信大可自行去仓库查验。”他们就是普普通通一小吏,上司吩咐什么他们就怎么做,哪里敢私自贪污啊。

刘谢看得心里堵得慌, 但那群小吏似乎是见惯了, 已然麻木,任人群抢食。

后面看到前面的人已经吃到了粥, 顿时着急起来, 纷纷暴动, 一时间维持秩序的小吏招架不住,无数双手把着木桶争抢,竟生生将木桶给打翻了,里面的粥流得满地都是。

但灾民丝毫不影响, 纷纷趴在地上抢食起来。

一旁的小吏打开盖子,曹操特意往里瞅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直接将操曹怒气值拉满。

他一把夺过小吏手上的大勺,将勺子伸入桶底在缓慢往上提,但捞起来的粟米仍少得可怜。

“曹叔父和父亲虽不是兄弟,可在我心中,他就是我的曹叔父……”然后就有滔滔不绝讲起了曹操是如何英勇,如何关爱他这个晚辈等等。

看着袁熙完全沉浸美好回忆中,刘谢有些坏心眼地想到:呵呵,过不了多久你的曹叔父就要和你爹分手啦!!

曹操和袁绍,或许从来都不是一路人。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现在该操心的,现在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解决。

袁熙还没回归现实时刘谢早已走出老远,回过神来的他赶紧跟了上去。

刘谢冷着张脸来到那几个小吏面前,“我且问你,朝廷对赈灾的粥浓稠有规定,为何将这种东西拿给灾民喝?”

事实证明,当你年岁小的时候,就算是生气别人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甚至都不会多瞧一眼。

刘谢今天算是领教到了,那些小吏根本不愿意理她,等她再多问几遍,那几人十分不耐烦想将她赶走。

那小吏的手正要触碰到她的肩膀时,被陈泰飞快甩开,随后厉声道,

“尔等大胆!安敢对陛下无礼!”

陈泰的话直接将几人给说懵了,他们眼前这小子竟然是当今皇帝?!

面对几人的疑惑,陈泰当即拿出了令牌来证明自己和刘谢的身份,几人这才相信,吓得扑通跪在地上磕头。

“起来吧。”刘谢并不打算为难他们,“回答朕刚才的问题!”

从来没见过皇帝的他们吓得说话都有些不利索,“小的们都是听上头吩咐,其他一概不知啊……”

大冷的冬天几人额头豆大的汗珠纷纷往外冒,他们跪在地上默默为自己倒霉的命运祈祷。

“那就把你们的上司叫来见朕,朕何时在灾民碗里看到稠粥,朕何时走。”此时的刘谢充分展现着一个帝王该有的威严。

见那几人还跪在地上不动,刘谢给了身旁陈泰一个眼神,陈泰会意,再次呵斥道,

“尔等还不走?莫非还要送行不成?”

几人闻言手忙脚乱爬了起来,慌慌张张跑走了。

等几人回来时,走在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黑色官服的中年男人,因为走的有些着急待人到刘谢面前时,气都还没喘匀。

“臣侍中刘艾叩见陛下。”见到刘谢王凌刚想下跪直接被刘谢打断,“行了别跪了!”

刘谢将刘艾拉到那木桶前,让他看着这清汤寡水的粥,“你就是这样赈灾的?这样的东西能吃饱吗!”

都赈灾半个月了,朝廷花的钱一分没少,可灾情却越发严重,感情一个二个都在这糊弄鬼呢!

看着冷汗涔涔的刘艾,她等着对方的答案。

“这……这……”刘艾慌得不行,实话实说,一堆人要完;不说实话,他自己要完。两难抉择,他只好取其轻。

“臣罪该万死。”

刘谢气笑了,“你是该死!”但现在他死又有什么用,“打开太仓放粮,今天之内,朕要亲眼看到灾民喝上糜粥!”

无论这个腐朽的朝廷烂成什么样她都可以忍耐,但百姓是她的底线。穿越前,她就是一普通小市民,放到这个时代,那她就是这些灾民中的一员。

见刘艾跪在地上不见动弹,刘谢怒极反笑,“怎么,朕使唤不动尔等了?大汉还没亡,这天下还姓刘不姓袁!”

此时刘艾心中似有千斤之重,连大气都不敢出,可他更不敢按刘谢说的做。

站在刘谢身后的袁熙一脸迷茫,不明白刘协为什么要说这天下姓袁,是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吗?

“陛下息怒,臣来迟也。”袁隗恰合时宜的出现打破了刘谢和刘艾两人的僵局,跟着袁隗来的,还有曹操、袁绍以及司空荀爽。

袁隗在来之前,曹操已然向他说明了朝廷赈灾之事,他正犹豫如何给曹操一个满意答复时,又有人来禀刘协正在城外大发雷霆。

好了,这下不用纠结了,赶紧收拾收拾就来了城外。

这不刚赶到就看到这一幕,他的心脏有些受不了。

刘协这不依不饶的架势,看来他不给点说法是没完了……

拱手行礼后袁隗二话没说就当场罢了刘艾的官,随后又吩咐人按刘谢说的办,打开太仓重新放粮。

须臾间袁隗便将刘谢半天摆不平的事全解决了,刘谢更觉自己是个摆设,看着袁隗笑而不语,甩袖离去。

袁隗动作也是快,当天晚上就带着文武百官来她的崇德殿请罪。

刘谢真真是气笑了,但又拿袁隗毫无办法。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让她一点错处都挑不出。

她承认,自己和袁隗比起来,道行确实浅了些。

与其说是请罪,倒不如说是在逼她。要是再揪着不放,任由这些官员跪在这,她敢保证,不多时她苛责百官的名声就会传遍雒阳。

她能怎么办,当然是展现她的宽宏大量,就这么重重拿起,轻轻放下,这事就这么翻篇。

临走前,袁隗为了平息民愤,上谏要将刘艾处死,以儆效尤。

刘谢莫名有些同情起刘艾了,他明明只是个小喽啰,如今却被无情抛弃。

“此事刘艾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就责打五十大板,让其戴罪立功吧。”做好人谁不会,对她而言就一句话的事。

“如今天降灾害,百姓受苦,皆朕之过也。朕愿下罪己诏,只求百姓免受灾害之苦。”

朝廷本来就没什么公信力了,如今又爆出丑闻,这会让百姓对朝廷更加失望。刘谢下罪己诏,虽没有实际上的作用,但却可以安抚人心,让全国百姓看到他们君王的态度。

这个袁隗没有反对的理由,就算刘谢自己不说他也打算劝谏。

看刘谢如此,他作为老师,莫名有些欣慰。

还好,他的徒弟不是个昏君。但他对这个表现出明君特质的徒弟又十分惶恐,因为,他们还是天生的政敌……

太仓的粮食对于十万灾民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在粮食告罄之际刘谢又将去年收获的土豆投入到赈灾之中。

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新奇食物,但极度的饥饿让他们很快接受了土豆。

在人们对这场雪灾的绝望达到顶端时,这场历时四个月的大雪终于停了,久违的阳光照耀着雒阳城中每个角落。

如今已是四月,虽然迟了些,但仍然可以播种。

灾情得以控制后,这几万灾民的安置又成了问题。刚好刘谢手上有几千亩地要种,干脆就以雇佣的方式解决他们生活难题。

至于剩下待业的,为了能容纳这些灾民,她决定扩建雒阳城,这是个大项目,刚好将剩下几万人的就业问题一并解决。

至于他们的工钱,因为是灾民,刘谢包吃,每月根据干活多少发工钱,不多,但能维持一家的基本生计。

初平二年就这么过去了,刘谢站在城楼上俯瞰雒阳的万家灯火,第一次有了归属感。因为此时的一切,都是她努力创造出来的。

这已经是她穿来的第三年,她已经十三了,但袁隗还是以她年幼为由一直把持朝政。

就在她绞尽脑汁在朝堂上和袁隗周旋时,一个消息打破了洛阳城表面的平静。

初平三年(192年)五月初,西凉马腾、韩遂举兵向雒阳靠近,此时他们带领的三万西凉兵驻扎在离雒阳不足两百里的河东。,

这哪里是赈灾的粥,分明就是一大锅米汤中掺杂了几粒米。

没有碗的灾民则拿双手捧着粥,滚烫的粥将他们的手烫得通红, 但饥饿早已盖过了疼痛。

得到粥的灾民小心翼翼将粥护在怀里, 然后找个安静的角落狼吞虎咽, 喝到最后,还将手指甲缝舔了个遍,生怕漏掉一滴粮食。

阅读[三国]陛下何故谋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