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俗道神职

第18章 阴司第一绝学——不老经

  • 作者:帝都第一深情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6-04 15:53:59
  • 字数:3774

“燃烛官……”不死邪曹继续细细道来。

八艺修者与邪曹融合之道,彼此争端频发,分歧日重。

那怎么办呢?

除非有一门真正以“燃烛官”为主体的绝学,能够完美掣肘双方。

而专门用以寻找职业晋升路线的“燃烛官”自然而然就被架在了其中,不上不下,势成骑虎。

但燃烛官传承日久,地位极重,也不是随随便便能被他人所撼动的。

尽可能以“制衡”之法平衡双方,和稀泥、打太极,互相拉扯牵制,无数岁月以来也算是相安无事。

但燃烛官们也知道,一直受这夹缝气不是办法,一旦某一日双方分歧彻底爆发,难以维持平衡,那么最先验收殃及的就是他们燃烛官这一团体。

所以双方都念着燃烛官的情。

但另一方面,燃烛官名曰中立,可终究无法真正保证一碗水端平。

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便如我所修术业融合之时…有一‘祈禳士’之道…便与‘八艺’之一的‘借艺’…有暗暗相合之处……

“或更甚言之…祈禳士本就与借艺始于同门…不过一者为单独精深之道…一者不过为我术业融合大道基石之一…我善祈禳之法而不精…借艺则深耕此道…无人可比……”

江寿缓缓点头,算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江寿双眼微眯,细细倾听着此间隐秘,还是对那“八艺”贼心不死。

燃烛官辅佐前者则后者恼火,辅佐后者则前者恼火。

因而在两方阵营中,便难保会有许多人认为其乃是墙头之草,是祸端。

想到这里,他颔首道,“你继续说,二者间的纷争,与燃烛官又有何关系?”

所以他就算不能专精某一道,成为真正的八艺修者。

但也有将八艺内的一些特殊技能偷学过来,融入进自身邪曹之道中的可能性。

一方面,燃烛官都帮了两方的忙。

想要职业融合的,需要燃烛官帮忙验看融合的要求,从中出力;

不仅令分歧双方投鼠忌器、不敢于真正与“燃烛官”为敌,而且还能让双方都能从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更加依赖“燃烛官”。

于是,经历数十代“燃烛官”的倾力钻研、沿袭之下。

阴司第一绝学,应运而生。

“阴司第一经?”江寿眼睛一亮。

“不错…这便是《不老经》之来由…《不老经》的存在…维持了分歧双方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平衡…也让各家阴司日益鼎盛壮大…稳稳压阳司一头…不论是邪曹一方…还是八艺修者一方…都或多或少修行此经…并有极大所得……

“而恰恰因为此经…以燃烛官为核心…八艺、邪曹缺一不可…更将三方关系糅合的密不可分……”

话到此间,多余的事情江寿几乎不用再多询问,就已恍然大悟。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上人开创的《不老经》,维稳三方,和光同尘,将阴司推至鼎盛,但这也代表着,三方一旦有任何一方覆灭,都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全盘崩灭。

所以,不死头颅听闻“八艺”尽皆失传后,怀疑“燃烛官”也会因此而失传的推论,就是成立得了……

按照后世情况来看,古之殊业与八艺尽皆失传,阴司第一经《不老经》也肯定是失传了。

“燃烛官”虽在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之下,活了下来,并推动着新殊业的衍化、诞生做出极大的贡献,但后来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以有今日只存一人的凄惨局面。

以史为镜,便不难发现,燃烛官若无《不老经》这一绝学现世、得以糅合分歧双方,也许早就在邪曹和八艺修者的反复倾轧中,遭遇致命打击了。

而后来的历史轨迹,也恰恰说明,“上人”没了这《不老经》作为支撑,就等于房屋失去了栋梁。

迟迟不能填补上新的栋梁,那一阵狂风吹来,便是大厦倾覆的结局了。

正因如此,江寿对这《不老经》的传承,就更加好奇,也更加看重了。

这可是能保证他这个“上人”即便暴露了身份,也能不受各方侵害,维持自身之地位根基的不死金牌啊!

“你也曾传承过这《不老经》之绝学吗?它究竟有何精妙之处?可否传承于我?”

“在我全盛时…的确也曾修行过《不老经》…其中三个篇章…但而今我状态极差…当初不得已崩解残魂…分散力量…诸多传承都遗失于此…许多知识尽皆瓦解…而今我所记忆…不过是不成体统的残缺内容经学…根本不足与称绝学…更无实际作用……”

而八艺也无疑是靠着燃烛官薪火相传,不断拔擢晋升而成就的,更希望燃烛官能够继续延续八艺之辉煌,甚至发掘出第九艺的晋升路线。

就如他所修“焚尸工”这一职业的“焚烧”技能,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就源自于“八艺”之“烧艺”一样。

诸多殊业之间看似泾渭分明,但彼此间的联系就有如江河入水,已经杂糅到了一起,就算由此再生出支流,谁又能说得清最初的根源是从何而来呢?

阅读俗道神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