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唐末狂人录

第八十四章 疲倦

  • 作者:苍穹之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21 20:31:12
  • 字数:4960

“请杨节帅击贼!”陈玄烈大声喊道。

杨知温不再“摇晃”了,从稚堞后探出脑袋,打了个酒嗝,“呃……贼人……不是退走了么?尔等稍安勿躁。”

“我军日夜兼程,急需休整,贼军一触即溃,恐有埋伏,如今江陵之围已解,穷寇莫追。”

“陈将军之言是也。”刘过勒转马头,望了一眼江陵城,没有再多说什么。

“荆南父老乡亲皆为贼军所害,恳请节帅放我等出城报仇杀敌!”城上一将大声道。

士卒们厮杀了快两個时辰,也早已疲惫。

只有沙陀骑兵孜孜不倦的追杀着。

“陈将军为何止步?”刘过在马上回头,满脸疑问之色。

望着四散奔逃的草贼,陈玄烈心中也涌起无尽的疲惫感。

朝廷有很多机会扑灭草贼,却因各种原因一次次的错过了。

这场草贼之乱,如同一场闹剧,有人养寇自重,有人漫不经心,有人争权夺利,也有人……奋不顾身……

大战已经接近了尾声,不过贼军实在太多,遭到沙陀铁骑和忠武军的冲击后,乱成一锅粥。

此时只要江陵城中的守军出来,就可以大破贼军,斩获无数。

然而城中守军不为所动。

陈玄烈与步卒凿穿了贼阵。

“够了,不必追杀。”陈玄烈顿感意兴阑珊。

草贼根本就杀不完。

陈玄烈望着他腰间跟着一起“摇荡”的绯红鱼袋,不难猜出此人当是荆南节度使杨知温。

城下血肉横飞,这人却“二月春光正摇荡”,果然名士风流。

荆南原本人口繁盛,王仙芝南下后,顿成尸山血海,遍地骸骨,没想到此人还有这般雅兴……

但杨知温只是挥了挥手,退了下去。

陈玄烈目瞪口呆,不过转念一想,也就猜到他为何这般了,只要江陵城还在,他就能继续在城中饮酒赋诗……

一阵轻风袭来,略带暖意,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春天。

忠武军和沙陀骑兵就在城外休整。

两军是来救援江陵的,按照礼数,杨知温应该尽一下地主之谊,出城致谢犒赏,却始终见不到他的人。

只有一些本地耆老过来说了几句感激的话,送了些粮草。

江陵城大门紧闭,跟防备草贼一般无二。

“干脆趁机打破江陵,杀了那不知礼数的猪狗,占了荆南,让五郎也当当节度使!”田师侃骂骂咧咧道。

陈奉先斜了他一眼,“我等家眷皆在许州,若行此悖逆之事,必受牵连。”

陈玄烈以前隐隐有这个心思。

中原遍地狠人,许州首当其冲,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长江以南大部分藩镇都是弱鸡,除了浙东那片闹的挺凶,没什么能打的。

不过经过王仙芝这么一闹,荆南基本废了。

而且现在的大唐还有一定的实力,公然兵变,占据州城,自称节度使,无异于以蛇吞象。

陈玄烈现在还没这么大的胃口,也没有实力消化。

更会成为众矢之的。

别人先不说,一个张自勉一个崔安潜,还有一个忠于大唐的杨复光,是目前自己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三座大山。

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忠武军是外来户,与本地人有天然的地域隔阂及利益冲突,手上的这一千多忠武老卒很难压制他们。

实力不够,不可强求,一定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眼下最明智之策,还是深耕许州,毕竟那是陈家的一亩三分地。

“以后不可再胡言乱语,若被好事之人听去,定生出事端。”陈玄烈盯着他。

自从升为营指挥使后,气势也就一日一日养出来了。

包括陈奉先、田克荣在内,平日基本不会违逆自己。

以前光脚不怕穿鞋,口口声声造反作乱也就罢了,现在情况不一样。

田师侃脸上神色一肃,“属下失言。”

“无妨。”陈玄烈也没深究,他性格一向如此。

王仙芝攻不下荆门,又面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以及张自勉的夹击,遂大掠地方,烧杀而去,再渡汉水,回返安州,北上申州。

短短半个多月,荆南各地多了数万的骸骨,被裹挟走的青壮不计其数……

在城外驻扎了几日,张自勉的军令到了。

让陈玄烈率军北上,会合曾元裕,夹击王仙芝。

宋威截杀投降使者,谎报战功,朝廷大失所望,加上杨复光的弹劾,朝廷免去了宋威行营招讨使,升曾元裕为招讨使。

“朝廷尚有清醒之人,宋威被罢免,再无人从中作梗,王仙芝必定时日无多。”周庠眼中多了一丝期待。

陈玄烈平静道:“王仙芝易破,黄巢难平。”

这场大乱真正的主角不是王仙芝,而是黄巢。

“只怕我忠武军又是一番折腾,这等东征西讨的日子不知何时能休。”周庠脸上涌起一阵倦色。

“快了……”陈玄烈意味深长道。

“五郎,沙陀人返回襄阳,正在拔营。”华洪在帐外道。

“去送送他们,顺便结交结交。”

陈玄烈挑了两匹好马,送给安仁义,也算报答他的救命之恩,顺便拉拉关系。

这年头战马极其贵重,不是什么马都能当战马,养一匹战马能养五个士卒,所以一个中原大镇也就两三千匹,北方边地要稍微多一些。

大唐经过庞勋之乱,以及懿宗朝的挥霍无度,物价飞涨,斗米高达十万钱!

乱世之中战马更是无价之物。

陈玄烈先去见刘过,寒暄了一阵,就去找安仁义。

“陈将军客气,在下怎好相受?”安仁义两眼一直就没离开过马。

一匹漆黑如墨,四肢健壮,毛发犹如绸缎般光滑。

一匹杂黄色,异常高大,一看就是烈马。

“宝马赠英雄,此马正可助安兄沙场建功,若是推辞,便是看不起在下了。”陈玄烈投其所好,无往不利。

“那便却之不恭了,若非军情紧急,定当与将军不醉不休!”

“他日定有机会。”

陈玄烈记得历史上安仁义没有回到李克用麾下,似乎投奔了蔡州,最后跟着杨行密混。

蔡州属于忠武军,以后不是没有机会再相聚。

想起李克用,也不知这位“大唐忠臣”现在如何了……

至于城外的百姓,在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眼中不值一提。

陈玄烈仰头望去,守军们挤满了城头,弯弓搭箭,却一箭不发,一个个满脸怒色。

一头戴纱帽身穿白貂皮氅之人在城头手舞足蹈,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挽着折扇,嘴中抑扬顿挫的吟着诗:“……他日衔环事亦同。二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阅读唐末狂人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