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农业狂魔

第10章 我有个梦想

  • 作者:好多牛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5-17 00:04:43
  • 字数:7416

如果牛比都出不了恶气,岂不白活?

所以,余老六这个老实人,是真打算把村长给埋了。

急匆匆回到院子,当着围观村民的面,宣布北边荒地的归属。

“这是村集体的,我现在拿去用,年底每家每户分两百块钱。”

而村长也很明白。

“我又不是村长,我咋看着办?”

等跨出老支书家的院门。

余阳忽然悟了。

……

余阳不知两家恩怨,翻遍小洋楼,没能找到村长。

为了拿地,只能找德高望重,却不怎么管事的老支书。

比如余老六。

以前他在村里只有一个老爹,一个二哥,对上人多势众的村长,只能唯唯诺诺,一再忍让。

以至于地边子每年都会少半尺,少来少去,地都快没了。

人被压迫的久了,一旦翻身,报复心理就会被放大十倍百倍。

可惜鼓捣汉阳造的老支书,不知老眼昏花,还是老糊涂,把他认成了村长。

无论怎么解释,一直念叨你自己看着办。

俗话说,人活着是为了争口气。

侄子起来了。

咱这边牛比了。

之前把余老六欺负的有多惨,现在对方报复的就会有多狠。

更何况余阳身边都是外乡人。

“谁赞成,谁反对?”

“反对的站出来!”

果然如同老支书的表示。

枪杆子里出……不,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现场没一个反对。

而有了地皮,兜里又不差钱,自家还不缺人。

一切都好说。

从韩垓砖窑采购红砖。

从十里营木材厂购买竹片。

从佛陀庙置办大卷塑料纸。

从村里挨家挨户借铁锨、铁镐……

不过这次余阳没让壮汉们集体出动,因为壮汉要种地,要休息。

其回到小洋楼,打开大喇叭,召集村里闲置的小青年,还有从东北务工归来的泥瓦匠,组成施工队。

然后让六叔当领队,以2000块钱一座的承包价,丢给众人五座塑料大棚。

什么时候完工,什么时候结账。

如果你明天搞定,说明你有本事,我照样掏钱。

这种方式,远比每天给合适。

因为咱以前做过乙方,甲方全是这种套路。

当然,如果你拖拖拉拉,十天半个月搞不定,我不仅不给承包费,还会索赔。

什么材料费,什么误工费,什么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到时候,你家院子就我的了。

……

忙活到傍晚。

“时间过得真快啊!”

余阳感慨着,再次回到院子。

下午种出来的豆苗,已经开始交货。

只是坚持排队等待的菜贩子,已经所剩无几。

750筐,只批发出去一小半。

余阳看着剩下的一大半,想到明天还有1500筐,忽然有些发愁。

就在这时。

上午最先拿到豆苗的菜贩子,又回来了。

“余老弟,还记得我吗?”

“肯定啊!”余阳打开对方赠送的软盒华夏烟,一人分一根,“咋回来这么快?”

“卖光了,想着赶紧回来排队,再装几筐……还有吧?”

“多着呢。”

余阳没拐弯抹角,带着对方直接走进塑料大棚,“能装多少装多少!”

“诶,谢啦余老弟。”

“小事。”

换做另一个时空,余阳肯定会玩一下话术。

比如家里的豆苗全都预定出去,没了,但谁让你送我一包软包华夏呢,所以,匀给你几筐。

借此捞点人情,拉近双方关系。

这也是创业之初,许多人必须要学的细节。

但重活一世,余阳决定活的豁达一些。

以诚待人!

不多时。

菜贩子装完车,数出20筐的货款。

“余老弟,其实咱这编织筐装豆苗,最好在外面再套一层塑料袋,用于保鲜,否则风吹日晒,豆苗半天就蔫了,幸亏咱不称重,不然会亏本啊,但这样下去,卖相也不怎么好。”

“晓得,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保鲜膜。”

“嗐,要啥保鲜膜,知不知道化肥袋子里面的塑料袋,咱可以用那种。”

“会不会有毒?”

“都用那种,也没见毒死人。”

“不一样,咱有梦想。”

“嗯?”

“谁都知道,豆苗也就冬天卖得火,到了夏天,谁还会买?但我这已经搞起来,总不能浪费吧?”

余阳呡口烟,继续道:“所以,我打算把咱的豆苗做成品牌。

啥叫品牌?

有包装,有保障,有保质期,有独特标志,有企业名字,有产品质检。

等到那时,咱的豆苗就可以进军城里,甚至摆在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

你要知道,城里人可不会种豆苗,也没工夫种豆苗。

但他们一年四季,都需要绿油油的豆苗。

而走到这一步,咱们才算刚刚开始。

因为咱还可以种植其它反季蔬菜,比如大过年的来个猪头肉拌黄瓜,来个糖拌西红柿,来个炝炒西葫芦,来个虾仁炒西蓝花……

在未来,什么烧烤摊、小饭馆、五星级酒店,全都是咱的地盘。

有了这些铺垫,咱还可以让咱的反季蔬菜,走进灯火万家。

这就叫梦想!”

“说得好!”

菜贩子还在发愣,院外传来一声大吼。

只见乡长领着四五个干部,快步走进院子。

“三元,你比你爹厉害啊!”

“哎哟,领导,啥时候来的?”余阳赶紧掏出软盒华夏,一人分一根。

乡长瞅到烟卷的标志,“好烟!”

然后没舍得抽,夹在了耳朵上。

旋即看了看院子里的塑料大棚,又透过低矮的院墙,远眺北边荒地忙碌的场景,“啥时候搞起来的,怎么也没跟叔说一声?”

“当初我爹被你们忽悠,才会盘下那座熄火多年的砖窑,我现在好不容易搞点事业,哪还敢再通知乡里。”

“你误会了,其实我们也被你爹给骗了。”

“嗯?”

乡长一脸苦笑,“当时余建军抱着钱找到我们,说想要创业,然后在饭局上喝多了,说大话,说什么熄火多年的砖窑,丢给我,我也能搞定。”

招商办主任唏嘘不已,“当时我们都喝多了,一听你爹吹牛,立马接下,说只要你敢要,10万就能拿走。”

“你爹一听,当场就拍桌子,不给是王八。”

“然后熄火多年的砖窑,就到了你爹手里。”

“第二天醒酒,你爹整个人都木楞了,哭着让我们担保,找银行贷款,再让我们做中间人,找民间贷要钱。”

“谁曾想,让乡里头疼好几年的砖窑,不到半个月就修好了,还投产了。”

“我们当时很是怀疑,你爹提前就知道砖窑可以修好,然后做局低价拿走砖窑。”

“再后来,你也知道,砖窑是集体所有制,等于全乡人的产业,乡里许多人看到砖窑冒烟,回头又发现我们把砖窑卖的十分便宜,纷纷向县里写举报信,说什么侵占集体资产。”

“你爹进去了,其实我们也在被调查。”

“如果你爹承认有罪,说不定我们集体挨处分。”

在另一个时空,余阳并不知道砖窑内情。

因为这个时间段他还小,一心卖豆芽,替父还债,更接触不到乡领导们。

等接触到,砖窑事件也早就过去。

现在听众人七嘴八舌的一说……

余阳懂了。

喝酒误事。

再就是,以后少吹牛皮。

“小余,咱这塑料大棚产业,差不多可以组建个公司吧?”

“不知道啊!”

“嗯?”

“您看,左边那五个,是给京城送菜的,路过咱这翻车了,恰巧被我救了……”

“这事我听所里说过。”副乡长点点头。

余阳继续道:“他们留在这,是为了赚一笔钱,也好回去过年。”

“留不久?”

“不知道啊,我这不是尽力挽留吗。”余阳又指向右边,“那20个,是昨天高速翻车,顺着我院子里的灯光,摸过来的,听说种豆苗赚钱,也就留下来。”

“又翻车?”乡长难以置信。

副乡长再次点点头,“还有一辆大巴车,也翻了,据说是看到路边有个劫道的,但在十里营,谁会一个人去劫道,估计疲劳驾驶,胡诌的借口,现在司机还在卫生院躺着呢。”

“连着三天,翻了四辆车,这路邪门。”招商办主任插话道。

乡长没理会这些,“小余,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都不会留下?”

“也不一定,如果我能带着他们做大做强,他们肯定不会走,毕竟谁跟赚钱过不去?”

“有道理!”

“问题是,有困难啊。”

“说吧,乡里帮你解决。”

“帮我搞一笔贷款,至少50万。”

“你家欠那么多债,谁还敢放贷,除了这个,其它都好说。”

“那就把农机站的五辆大号拖拉机,低价转让给我。”

“多低的价格?”

“我这产业刚起步,现在还欠着一屁股债呢,等回头有了钱咱再说。”

“这……”

蓦然。

余阳猛地回头,拦住一个抱着被褥准备出门的壮汉。

“大哥,干啥去?”

“回家过年。”

“哎,二哥,你咋也走?”

“这鸟地方太穷,吃不好,睡不香,看不到啥赚钱希望。”

“三哥,四哥,别走啊!”

“哎哟,你们都走啊?好吧,等等我,我也走!”

乡长眼看场面越来越乱,满头黑线,“给给给,你现在就去开!”

所以没敢回老家,骑上摩托车直接跑了。

后来二哥蹲进看守所,余老六性格更加怯懦,哪怕亲眼目睹侄子带人冲进村长家,也只敢领着俩儿子躲在远处助战。

现在不一样了。

阅读农业狂魔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