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

第46章 如坐针毡

  •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30 15:08:22
  • 字数:5412

这让武隆元在徐州城内的名声并不差。

这也是朱承武能一直容忍下武隆元,并且和徐州县衙相处得不错的原因。

那给家丁,弄个文书、小吏身份不过分吧!

把伺候自己一家子的仆人弄个衙役身份,靠皇粮养着,正常吧!

“是!大人!”

住在哪里?

自然还是衙门了!

既然都住在衙门,都生活工作一体化了。

为了解决官员的住宿问题,也为了办公方便。

古代的地方官,特别是地方主官,通常都是住在衙门内院的。

工作和生活一体化。

咚咚~~~

“什么人在外面敲鼓?

来人,去看看!”

咚~~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一人当官,全家吃皇粮。

当官的住在衙门内院,那他的家人、仆人怎么办?

处理公务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贪花却不强抢民女,好色却从不碰人妻。

再加上对钱财摄取有度。

门外传来仆人的应答声。

大明王朝,为了避免官员和所出身的当地豪族牵扯过深,有异地为官的规矩。

在朱承武前世一部爆火影视剧中,一位担任省高官的老师曾大骂他的厅长学生:“一個大字不识的农民,被你安排当协警!你是不是想把你们村的野狗,都安排过来当警犬,也吃上一份皇粮啊…”

但家狗吃皇粮这种事情,在这个武道世界是常态,而且理所当然…

就算朱承武看不惯,也管不过来。

社会生态如此!

如之奈何!

徐州县令武隆元也不例外。

武隆元家中的仆人同时也是县衙的衙役小厮。

这个小厮按照武隆元的要求,快速出了县衙内堂。

通过县衙大门,往门外登闻鼓处一看。

正想着是不是摆点衙门的谱,看能否弄点孝敬,占点小便宜的小厮,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

人!

太多了!

登闻鼓周围,乌泱泱的一片,全是人。

而且正在敲登闻鼓那个,浑身肌肉,一看孔武有力,更为重要的是,那个人还穿着福安候府的侍卫队制式半身甲。

小厮再仔细一看,那个敲鼓人的周围,还有不少穿着同样制服的福安候府侍卫队成员。

至于领头的那个老头,小厮虽然不认识,但一看气度,就知道不凡。

作为衙门小厮。

这个小厮虽然是靠着县令武隆元的“关系”上位的,但迎来送往的经验丰富,基本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这…

小厮来不及细看,更来不及多想。

着急忙慌的就往县衙后院跑去。

“不好了,不好了!大人,是福安候府的人在外面敲响了登闻鼓。”

听着小厮急不可耐的禀报,武隆元当即脸色一变。

福安侯遇刺,县衙接到消息后就将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了。

也算得上是听从指挥了!

现在福安候府的侍卫队来县衙敲登闻鼓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福安候府的武力比府衙都强,更不要说县衙了。

福安候府解决不了的事情,县衙一样也解决不了。

背景、靠山方面,福安侯更是直达王宫。

这方面,也用不上徐州城里的这些个衙门才对。

事实也是如此!

过去几年,福安候府从未来县衙敲过登闻鼓。

有事都是直接派人来递话,县衙大力配合。

这次,怎么…

武隆元一时也想不明白福安候府这次到底要干什么…

“你确定是福安候府的人在敲登闻鼓?”

武隆元向小厮再次确定道。

“不会错的!老爷!

小的虽然平时有时是会犯糊涂,但福安候府侍卫队的制式服装还是能认出来的!”

小厮确定道。

“走,叫上师爷,随本官去会会这福安候府的来人。

看看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思考了几瞬,武隆元决定既然想不明白,那就直接去见见。

等见了面,福安候府有什么目的,自然也就知道了。

而且,县衙这几年与福安候府相处得不错!

武隆元觉得,这次福安候府应该不是来找麻烦的。

可惜,武隆元有一点猜错了!

这次做主的不是福安候府中人,而是赵玉刚。

以赵玉刚的身份,的确也不会刻意找一个素不相识的县令麻烦。

但,有时仅仅是上位者谋划的池鱼之祸,也不是下位者能够承受得起的!

有了武隆元的指挥,很快就有人将赵玉刚、赵兴业一群人引入衙门高堂。

一到正堂,武隆元就发现了自带非凡气质的赵玉刚。

尤其是发现福安候府侍卫队总旗赵兴业似乎很尊敬眼前老人,处处观察老人的神色变化,事事以老人为尊的时候,武隆元就更明白了眼前老人的不凡。

老人,武隆元不认识。

但,福安候府侍卫队总旗赵兴业,武隆元岂会不认识?

毕竟,赵兴业的这个总旗的官方品秩是正八品,比武隆元这个县令的品级低不少多少。

而且,赵兴业背靠福安侯府。

平时,两人多有接触。

眼角转动间,武隆元还发现了高堂门外的围观百姓中,还有好些熟悉的身影。

有城内的知名武者,有大势力的中高层,还有李家家主和府衙知府付大人家的老管家…

这个场面太大了!

“麻烦了!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武隆元心中暗自思量。

这一刻,武隆元突然有点后悔之前为了清流之名,不经营势力,故意和城内各大势力保持距离的决定。

若不然,现在武隆元也不会成为瞎子聋子,完全没有情报,搞不清楚状况。

然而,虽然心中明白领头老人的不凡,今天事情不简单,但该走的流程武隆元还是要走的。

严格按照流程来,总不会犯大错吧!

这是武隆元心里的想法。

“何人在堂前喧哗?

所为何事?”

武隆元一拍堂上惊堂木。

“古稀老人赵玉刚,状告徐州城卫指挥使黄俊,听从小人唆使,暗杀本人外孙。

恳请县尊明察!”

赵玉刚轻摆衣袖,略微一拱手,说道。

同时示意赵兴业将黄俊压到堂上。

随着赵兴业将黄俊压到堂上跪下,并扒拉开额前的头发,武隆元这才发现,刚刚一直被福安候府侍卫队扣押着的披头散发的好似流浪汉的壮实男子,居然正是徐州府从五品大员,驻军卫指挥使-黄俊。

按照大明律例,一府之地文官的最高长官为知府,其下就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通判、同知等。

依当地情况,通判、同知可以有一位,也可以有多位。

武官,看情况,驻军最高指挥者有可能与知府同级,也有可能比知府低半级。

这就导致了县令及以上的地方官几乎都是流官。

县衙后堂,正在餐桌上和美人小妾你侬我侬,你一口我一口的县令-武隆元听着县衙外传来的鼓声,放开怀中美人,放下手中碗筷,冲着外面喊道。

武隆元虽然贪花好色,但他在这个世界却已然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能官了。

阅读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