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

第124章 伪隆中对

  •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30 15:09:34
  • 字数:5006

等到后末期的时候,占据大多数的中下层、底层普通人,逐渐看清楚了现实,明白了阶级不可跨越、壁垒无法打破,因为武者和炼神者的原因,他们又无法反抗成功,只能开始摆烂,整个王朝自然开始变得死气沉沉!

在我看来,现在的大明就已经是陷入到了后期的阶段了。

“生产资料”“摆烂”…

这些浅显易懂的新词,让崔宗彦觉得朱承武对政治是有天赋的。

虽然父王勤勉,虽然父王可能也看到了大明王朝现在存在的问题,但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只能勉力维持着大明王朝表面上的繁荣。

崔某不才,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去除大明沉疴!”

朱承武觉得他很普通,对很多问题只能发现而无法改变。

但崔宗彦听完朱承武的话后却是两眼放光,最后更是直接站起身来,对着朱承武下拜,斩钉截铁的表态道。

然而五大王朝中,立朝最久的大隋王朝立朝已近两千年!

一切又说不通…”

虽然是有着前世记忆的转世重生者,但朱承武到底只是一个普通人,对很多问题只能发现,而无法解决。

侯爷,可否仔细说说!”

崔宗彦来了兴趣,正襟危坐的看向朱承武。

“大明王朝土地只有那么多,土地兼并,百姓…算了,这样说也不适合!大明王朝的百姓还能活得下去!

“沉疴严重,刮骨疗伤…

这也是朱承武前世键盘侠的共性。

“侯爷年幼,能有如此见解已是天纵奇才,大明王朝之幸!

中后期虽然大家都还能过得下去,但这个时候随着时间流逝,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已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阶层和壁垒,如门阀世家、江湖大派、书院学阀等,王朝只能算是勉力维持。

立国初期大家都不富裕且贫富差距不大,虽然百废待兴但心有希望自然生机勃勃。

初中期因为之前的整个王朝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继而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昌盛。

而要想改变这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如之前的五大王朝一样,主动换个地方,重新开始,从一片废墟中再塑江山…

亦或者如大汉皇朝光武大帝一样,借助别人的手将一切推倒,再来重建…

而能将事情看得这么透彻,甚至能用其他五大王朝和大汉皇朝光武大帝举例,也说明朱承武是用了心去思考去发现的。

虽然现在朱承武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但一个有天赋有努力,并且愿意去解决大明沉疴的王子,对崔宗彦来说已经足够了。

对崔宗彦来说,只要做到表面的中兴就够了!

作为豪族崔氏子弟,崔宗彦虽然对普通百姓有着同情和怜悯,但老实说并不多。

崔宗彦之所以愿意为去除大明沉疴而努力,甚至不惜用嫡子崔荣和和他自己的性命前途来冒险,一切都只是为了他自己。

崔宗彦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崔氏传承、崔荣和、崔荣田、崔淑筠,这些在他心中都不如他自己重要。

但同时崔宗彦又清晰的知道他自己要什么?

为了钱途,他年轻时候可以娶崔淑筠母亲。

为了前途,他可以冒险支持崔宗极,甘当崔宗极马前卒。

为了仕途,他也可以将崔淑筠嫁到福安侯府。

现在金钱不缺、官位不错、仕途清晰的崔宗彦却又有了更高的目标。

那就是身后名。

人,都难免一死!

但有人死得轻如鸿毛,有人死得重于泰山。有人死得悄无声息,有人死了千百年却都还被后人牢记。

生死之间无大事!

人最恐惧的就是死亡!

但死亡却又无可避免!

故此,有人一心一意对子女,因为在他们看来,子女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但对崔宗彦来说,他却更想让他自己的名字和言行在千百年后仍旧被人记住。

这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延续了他的生命。

毕竟,世人那么多先祖,世人又知道几个?

但汉之张良、卫青、霍去病、诸葛亮,唐之长孙无忌、狄仁杰…

这些人虽不是大部分世人的祖先,但大部分世人却都将他们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对崔宗彦来说,还有一层保险。

那就是崔淑筠是朱承武正夫人的事实。

就算他最后名垂青史的谋划失败了。

他的血脉也可能成为朱承武之后的下一任明王。

作为明王的外公,他被世人记住的概率可远比一个普普通通的崔氏二房的某一任话事人要来得大得多。

崔宗彦的突然效忠让朱承武心中一愣。

虽然朱承武对崔宗彦的目的有所猜测,但崔宗彦的效忠之言还是来得太急太陡了。

而且崔宗彦可还有着朱承武岳丈的名义在。

但朱朱承武到底是朱承武。

很快就回过神来,将这个话题暂时揭了过去。

虽然崔宗彦宣布向朱承武效忠,但这个效忠到底接不接,还要朱承武做主。

作为现在名声在外的武道传奇、明王嫡子,现在想向朱承武效忠的人海了去了,若是每一个人的效忠,朱承武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接受,那福安侯府的势力离崩解也就不远了。

朱承武对接受哪些人的效忠还是要进行筛选的!

立场、忠心、能力…这些都是朱承武需要考量的。

暂时揭过崔宗彦效忠的话题后,朱承武又开始和崔宗彦“闲聊”了起来。

若说刚开始是崔宗彦在考验朱承武,是否值得他“效忠”的话,那现在就是朱承武在考验崔宗彦是否可堪大用,是否值得他接受效忠了!

世上绝大部分的事本就是双向选择。

而真正的人尖子,从来都不会被亲情等关系束缚,他们最在乎的只是能力和忠诚。

崔宗彦是这样的人,朱承武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崔宗彦决定是否效忠朱承武,朱承武思考是否接受崔宗彦效忠,都没有将崔淑筠的存在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当然崔淑筠的存在,对朱承武和崔宗彦而言,都是加分项,这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朱承武与崔宗彦越聊越深,朱承武与崔宗彦这对翁婿对彼此是越来越满意了。

毕竟两人都是理智派,而且双方都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又愿意为此付出什么。

但这种办法按照道理来说,只能再坚持个数百年,数百年后一切又都会走回老路。

这样说吧!细数我们之前的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立国初期百废待兴,初中期繁荣巅盛,中后期勉力维持,后末期死气沉沉!概莫如是!

这是因为人有私心,生产资料会因为人之私心,不断的向小部分人集中转移。

阅读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