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全民诸天:开局获得神话大罗道果

第83章 与帝论国运,漠北有神宫

  • 作者:媌吃鱼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30 20:07:02
  • 字数:7256

姜承乾沉吟片刻,道“今我大秦,如日中天,可谓盛极。”

“然盛极必衰,帝父御极六十六载,国富民强,可为何不除三害,以延我大秦国运呢?”

反而有一种自我反省的心理,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心态。

“我常教君儿要有虚心纳谏的心态,绝不可刚愎自用。”

这话一出,帝乙眼中出现好奇,心中却有几分不忿。

所以还不如镇之以静,给予帝乙更多的思考时间,让他平复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说服对方。

果不其然。

帝乙一看姜承乾沉静认真的模样,心中的不忿顿时消散。

念及于此。

帝乙面色寡淡道“何为三害,君儿可否说来我听?”

姜承乾闻言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作出了沉吟思考的姿态。

不止能言能行,还能识字看书,经史子集,无一不晓。

帝乙和陈貂寺对此也早已经见怪不怪,反而认为这种“夙慧天成”,乃是上古圣王的征兆。

对姜承乾也是悉心教授,将帝王心术、权谋手段和治国方略都倾囊相授。

短短的三五个月时间,姜承乾就已长成五六岁小孩的模样。

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若是帝乙心中不快、心生抵触,他就算说出花来,也很难让对方接受。

这一日,帝乙照常给姜承乾授课,结束后问道“君儿今日,可有不解之处?”

就连帝乙和陈貂寺这一对秉国数十年的老狐狸,都不由得为之惊叹。

如此经过几个月的铺垫,姜承乾果断开启了“摊牌模式”。

他自诩文治武功,皆不逊于历代帝主,更是将大秦国势,推至如日中天的程度。

怎么到这小孺子口中,就变成了“盛极而衰”、“三害妨国”了呢?

“怎么轮到自己的时候,却连一句逆耳的话都听不得了呢?”

“难道是我御极益久,果真已生骄矜之心?”

就在帝乙自我反省的时候,姜承乾终于开口了。

“儿臣有三不解,还请帝父赐教。”

姜承乾语气诚恳,“近百年来,漠北蛮夷元气渐复,号称百蛮大国,屡屡犯我北僵。”

“我大秦既是国富民强,又有武安君这等大秦军神在朝,何不挥师北征,执漠北狼主于帝父御前谢罪呢?”

这话一出,帝乙顿时松了口气就这?就这?

我还以为你有何等高见呢,原来也不过如此嘛。

小孺子,就让帝父给你上一课,让你知晓为何“你帝父永远是你帝父”吧。

这样想着。

帝乙做出谆谆教诲的做派,“君儿你有所不知,漠北局势,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狼主所在的犬戎,仅仅只是漠北一部,还有西夷、东胡、楼烦、匈奴、鲜卑等百蛮诸部,与犬戎守望相助。”

“若是只有犬戎,我大秦遣一上将军,率十万精锐,即可横击漠北,执狼主于御前夸功。”

“可是狼主背后,还有北阴神宫,统御百蛮诸部,麾下有控弦之士百万,绝非等闲之辈。”

“一旦大战开启,必是旷日持久、劳民伤财,我大秦将士劳师远征,对方却可以逸待劳,如何能速胜?”

“最关键的是北阴神宫之主,号称大圣,乃是当世顶级强者,麾下还有四大法王、五行旗主,皆是当世一品,各领一大部族,麾下雄兵十万。”

“除非能一战而下北阴神宫,否则漠北永无宁日。”

“斩一狼主,又会有虎君、熊王、豹侯之流,继续统御百蛮诸部,与我大秦血战不休。”

听到这话。

姜承乾却是不以为然,又道“帝父,漠北国力,比我大秦如何?”

帝乙矜持一笑,“漠北苦寒之地,如何能比我大秦之物宝天华?”

“若是只论国力,我大秦可当十个漠北!”

姜承乾“疑惑”道“那又为何不战?即便是旷日持久,我大秦又有何惧?”

“倾国之战不可取,我等何须一战而下?”

“只需派一上将北征,与漠北日日交战、月月血战、年年鏖战,我大秦尚可支撑,漠北难道也顶得住?”

姜承乾的计策,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无非就是大名鼎鼎的“放血疗法”而已。

既然大秦国力十倍于漠北,为何不用一场场旷日持久的小规模流血战,活生生耗死漠北呢?

就算不能一战而下,长期地耗下去,漠北诸部肯定也是受不了的。

到时候,说不定都不需要大秦出手,他们内部自己就出问题了呢。

就算有北阴神宫统御漠北诸部,那他们也将会别无选择,只能“莽一波”,主动性寻求跟大秦决战。

到那时候,手握主动权的大秦,根本就不需要劳师远征,只要依托北疆防线,就能活活拖死漠北诸部。

听完姜承乾的这番话,帝乙不由得脸色剧变,下意识地正危禁坐起来。

如果有熟悉帝乙的人在场,一定会发现这代表着他已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将姜承乾当成了“国士”对待。

只因帝乙做出这种姿态的时候,往往都是面临重大决策,与大秦重臣商讨国策的时候。

而姜承乾的表现,也确实当得起帝乙的如此重视。

纵观整个大秦朝堂,能对漠北局势了若指掌,并且提出整体战略者,也不过是寥寥几人而已。

无论这个战略的可行性如何,光只是这份大局观,就已经足以让帝乙认真对待。

最关键的是姜承乾如今才不满周岁啊!

这如何能让帝乙不为之惊艳万分?又如何能不为之欣喜若狂?

“只以此论,我儿可拜上将军!”

帝乙忍不住击节而叹,“大秦得我儿,如逢甘霖矣!”

毫不吝啬誉美之词的帝乙,根本不怕姜承乾因此而骄傲。

盖因此等“夙慧天成”、“圣王之姿”的存在,完全不可以常理视之。

不过帝乙虽然击节而叹,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否定了姜承乾提出的全盘战略。

十动然拒了属于是!

“我儿此言,确实在理。”

只听帝乙幽幽一叹道“可是你可知早在十年前,武安君公孙起就提出了此一战略,并主动请战,要前往北疆坐镇。”

“朕与你仲父商议了十天十夜,最终还是否定了此策,你可知为何?”

姜承乾沉吟片刻,道“可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若是实行此策,大秦精锐皆要付之一人之手,可非一年半载之功,需经年累月的漫长时间。”

“如此一来,一人长期掌控大军,或有不忍言之事。”

帝乙闻言大震,看向姜承乾的眼神,就像看怪物一样。

此等帝王心术,就连他也是登基好几年之后,才慢慢揣摩明白。

但是姜承乾却以不满周岁的年纪,就已看得如此透彻。

如果不是“圣王转世”,帝乙完全想不到第二种解释。

对此,姜承乾表示一般一般,前世网络发达的时代,随便一个建政爱好者,都能下意识地得出这个结论。

而且还能比他做得更好,无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漫长的外战内斗历史,什么招数没出现过?

“君儿此言,对也不对。”

帝乙正色道“朕非偏狭之主,又岂能容不下武安君?”

“但他与穰侯走得太近,朕也不得不防。”

姜承乾闻言眸光微冷,“此正是儿臣第二不解之处帝父为何让魏无羡独掌相府数十年?”

“此缭名为丞相,实为国贼,拜相三十年,党羽遍天下。”

“如今更是公然与帝父作对,欺君罔上,罪不可赦!”

“此乃大秦之第二害,若儿臣执政,第一件事就是要诛杀之!”

听到这话,帝乙苦笑着摇了摇头,“朕用穰侯,亦是无奈。”

“穰侯私心虽重,但却精通经济之道,非用穰侯,当今大秦国势,至少要弱三成。”

“至于如今之局,更非诛杀穰侯能解,相府党羽遍布天下,非止朝堂之上,州郡中亦是多有相党。”

“但有朕在,他翻不了天,更何况还有你仲父统御黑冰台、掌控御史台,足以将他压得动弹不得。”

“待得局势平稳,我儿年壮,除他如除一匹夫尔!”

话虽如此,帝乙其实心里多少也有些后悔。

但是在姜承乾出生前,他又怎能想到魏无羡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呢?

只能说帝乙也是人,被魏无羡恭顺的姿态骗得不轻。

更有安抚武安君公孙起的心思,所以才没有及时处置,以至于如今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姜承乾闻言却断然道“诛杀魏无羡,宜早不宜迟。”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魏无羡外结军神,内乱朝纲,绝不能姑息养奸,哪怕割肉止损,也要当机立断。”

“否则我大秦将永无宁日!”

听到这话,帝乙久久不言,心中也是纠结。

割肉止损,说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需要莫大的魄力。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穰侯魏无羡代表着大批官僚的例子,更与公族、帝后和嫡长公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旦处置失当,便会有兵祸连绵、祸起萧墙的危机。

不止会让朝野动荡,更会给漠北诸部以可趁之机。

帝乙扪心自问,竟然下不了这份决心!

就算你是圣王之兆、天帝之姿,在治国理政这一块,总不能比我御极天下六十六载更厉害吧。

在这过程中,姜承乾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配合着元神出游的见闻,逐渐掌握的大秦内外的情况。

而且常有惊人之言,将自身的感悟与前世的记忆结合,提出各种看似“异想天开”,仔细琢磨却又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

阅读全民诸天:开局获得神话大罗道果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