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太平广记]三清探事组

2. 第 2 章

  • 作者:翌日南华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5-10 17:41:52
  • 字数:6262

游老汉看两个孩子打闹,只是觉得有趣,从火灶间拿了抹布,追着那汤水泼洒痕迹来擦桌子。他心知杨右真手脚蛮力,自己不是对手,只怕扭伤手腕,耽误明天上场演奏。

“右真啊,你三清姐要是考了探事,去了应天,天桥下可就你一人落单了。”游大娘知道三清固执的性子,指望着杨右真替她敲敲边鼓。

“我听说,做道士的每天就是抄经烧火,洒水打扫,还要帮师父炼丹,小脸都熏得跟包公似的,啧啧啧,连工钱都没有,实在是太惨了。”杨右真才舍不得游三清就这么失去自由,天天在道观里做小苦力,便故意添油加醋地说了起来。

这边游家院中,游大娘正和游老汉合计着一模一样的主意:择吉日带游三清一起上三清宫,赴那十五年之约。

“婶,三清姐惯会查书讲故事的;探事,不就是把搜罗来的蛛丝马迹连成串,编成故事,讲给审案子的人听吗。”杨右真走到院中,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来冲洗方才沾了油花的手、口,也不忘回头替游三清辩解两声:“我是真觉得我姐挺合适的。至于落单不落单……咱们到哪儿顶大缸不是顶呢。说不定,姐查案子我还能给搭把手,对不,姐。”

“县令贵人事忙,哪有功夫理睬我们;他夫人上次抱着孩子来听书,孩子突然尿了裤子,连茶钱都没给就走了。这会子我去,他们还以为我是去讨债的。”游三清止住了杨右真下意识的动作——再这么劈下去,游三清今晚能带一捆厨房烧水用的柴火回家。

“你开不了口,有人能帮你开口啊。你不还有个老真人庇佑着吗?当年的十五年之约,叔婶可不会忘。”杨右真提醒道。

“我才不要去;上了山,他们把我扣下做女道士怎么办,那我这辈子都出不了玉山县。”游三清压低了声音,这三清宫的闲话可不是谁都听得。

礼仪事毕,游大娘递给二人各一杯水酒,叫她们一饮而尽。

“娘,我有话跟我右真妹子说,我们出去走走,过会儿就回。”游三清放下空杯,便拉着杨右真的手,从里屋拿了把灯笼,风也似地出了门,毫不给游大娘反对的机会。

杨右真也不多问,只是跟着游三清一路疾走,好容易停住脚步的时候,发现她二人已经来到了附近的仙女湖。虽然今夜是七夕,本是街坊邻里上街看热闹的大日子;但游三清只想避过人群,离开演艺人视作日常的喧嚣。

“叔婶都在家啊,我找三清呢。”杨右真拿着针盒子,走进屋门的一霎那,看见游家三口正在吃晚饭,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来得有点早:“吃饭呢啊,我要不在外面逛会儿再来。”

“别啊,搬张凳子坐下一块儿吃点呗,反正过会儿摆香案的时候还得靠你搭把手。你力气大。”游大娘摆了摆手,站起身来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招呼杨右真坐:“针盒子我替你先收着,过会儿也用不了几根,你夜里记得带回去。”

“婶你这么客气,我都怪不好意思的了。您家有什么别的活,我顺手的事。”杨右真被按着坐下,游老汉从火灶间不知何时已经取来了碗筷,摆在杨右真左手边。

《[太平广记]三清探事组》全本免费阅读

“右真,我喜欢听书,喜欢编书段,但我不想一辈子说书……”游三清走近湖边,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吐露心事。

“我知道,你想考探事。除非你能获得县令的推荐背书,代表玉山去九江应试,否则就以我们这样天桥卖艺人的身份,就算能走到九江府,到了门口别人也不会正眼瞧咱们一眼,只会扔两个铜子叫我们滚开。”杨右真拿地上散乱的树枝拍打湖面,惊飞了两三只野鹭鸶,又将树枝在膝盖上猛地一掼,瞬时碎裂成了两段。

杨右真闪避不及,菜汤泼了一桌子,笑得直不起腰:“当着叔婶的面,这就欺负上我了,过两天还考探事呢!”

“婶这么说,这‘便宜妹妹’我认定啦。”杨右真笑着看向闷声扒饭的游三清,又喝了一口游老汉给盛的菜汤。绿油油地飘着几颗小鸡肉丸子,比她今晚在家跟爹和哥哥抢饭吃来得惬意。

游三清拿着筷子的手也没闲着,拍向杨右真:“小鸡崽子,过会儿看我收拾你。”

游大娘见杨右真倒戈比翻书还快,只得收拾起碗筷,留游老汉和两个孩子去安置香案。

摆定香案,转眼已是戌时。游三清和杨右真各捻一炷香,在月色下齐齐跪倒。

吉日说来就来,游三清十万分不情愿,也得被游氏夫妇薅起床,一步两步拖拽着,走上三清山。

“师父,我们带三清这孩子,来看你啦!”游大娘又来到熟悉的后堂,当年保养游三清的房间除了显得更加老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怎么着,她想好了,不做艺人,而是要入我师门,来三清宫做坤道人吗?”张若虚微笑着看往眼前几乎陌生的少女,和当年他帮忙换尿片的小不点早已判若两人。

“她要是有这觉悟,我倒也不烦心了。”游大娘掐了一把游三清,让她给张若虚磕头问安:“她心大得很,不做这不做那的;她要去九江考应天府的探事。师父,你快替我们劝劝,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张若虚对游三清的想法产生了兴趣:“哦?这是打定主意了?”

游三清规规矩矩俯身而拜:“小女主意已定,如抽刀断水,不可阻拦。”

张若虚示意堂外的青年道士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青年道士往外间去了片刻,又拿着一样东西走了进来。张若虚将那东西亮到游三清面前:“你看看这是什么?”

游三清接过来,是一个玄色锦囊。“我能打开吗?”

张若虚点头默许。

游三清倾倒锦囊于手掌之中,只见一片片新鲜的紫色杜鹃花瓣,堆满了掌心。游三清闻了闻花瓣,并没有什么异样。

“这是第一个谜题,”张若虚拿拂尘指了指西面县衙的方向:“你若能解开我的三道谜题,我就给你亲自背书推荐,帮你去九江。”说着看向身边的青年道士:“你也该下山历练历练才是,这位游三清姑娘,差一点便是我的座下弟子。这一路,你替我看着她些。”

游三清看了看那青年道士,他一身素衣,不善言谈,一看就是平时打杂役磨练了性子,功夫都在内里的类型。“他?他行吗?”游三清指了指他,问向张若虚。

“贫道张应然。”他望了望游三清脑门上方的热气,冷冷道:“善人今日是否还有别的要事,别误了时辰才是。”

游三清猜想,探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对细节的嗅觉;案子若是不找上门,她游三清,可以循着气味,主动出击去发现案子啊!

张老道爷已经把线索给了自己,要是游三清还想要他直接说出案情究竟是什么,那还要她这个未来的探事有什么用。

日光西移,从山间斜照入游三清的眼。游三清突然想到,昨晚杨右真叮嘱自己,今天晌午前一定要到杨家杂耍摊子口的彩云楼来见面,心想万不可失约于人:“不好,西市口,彩云楼,我要迟到了!多谢道长!”说着将锦囊揣入怀中,拔腿就跑出观外。

“小鸡崽子,你鞋都要掉啦,还跑呢!”游大娘讪讪地对张若虚赔了个笑脸,立刻拽着游老汉踉跄离去。

张应然看着这一家人仓皇的背影,对张若虚问道:“师父,徒儿真的要跟着这游三清下山历练吗?徒儿觉得,跟着她道行会越练越低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的你,只能看到她道行上金无足赤的地方。师父希望你跟着她,也能看到世间别的东西。”张若虚理了理拂尘,示意张应然出门。

“师父、那我什么时候回来?”张应然被推出门外

“苍天在上,厚土为证,我游三清(我杨右真)今日结为异姓姐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也是巧了,杨右真名字里虽然带右,却是个天生的左撇子。要不是她今生注定是个杂耍手艺人,不需要握笔写字谋生,以她家人的脾气,非得把她活活掰成右撇子不可。

“右真啊,婶问你件事。”游大娘在游三清右边面对着杨右真坐下,顺势开口问。“听说你和三清要结拜,婶不知道有多高兴。都是曲艺人,可不得多互相帮衬。你比右真小几个月,按理说是三清的妹子;可婶瞧三清的活这么大,脑瓜还不如你活泛,倒像是她改叫你一声姐。”

阅读[太平广记]三清探事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