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红楼之慧玉证情

177章 久别重会心情各不同

  • 作者:月色阑珊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3 13:17:07
  • 字数:12740

林海上朝未归,黛玉带着青玉招待宜妃和胤禟,宜妃看着黛玉一直在笑,笑得黛玉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心里直发毛,胤禟这些日子和黛玉朝夕相处,对黛玉已经相当了解,看到黛玉的笑容淡淡的略带疏离,胤禟忙笑道:“额娘,时候不早,您该回宫了,儿子还要去巡查铺子,就不陪您一起回宫了。”

宜妃摇头笑道:“你皇阿玛有恩旨,额娘在宫门落钥之前回去就行,你有事忙去吧,额娘正好和玉儿说说话儿,我们娘儿们在一起说话,你总在这里也不象个样子,快走吧。”

不多一会便进了宫,黛玉自然要先去拜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见黛玉显得特别开心,拉着黛玉的手笑道:“玉儿,听说有首歌儿你唱的特别好,唱来给老祖宗听听好不好。”

黛玉还以为太皇太后说的是大福晋教她的蒙古长调,便笑着应道:“好啊,不知道老祖宗想听哪一段?”

胤禟自然是不愿意的,黛玉也瞧出来,宜妃今儿就特意来找她的,想想总是免不了这一回的,黛玉便笑道:“不如让玉儿陪娘娘回宫。”

黛玉微微皱眉,妃子出宫,而且一出就是几年,皇阿玛能同意么?宜妃看到黛玉的神情,不由低笑道:“小十一也是你皇阿玛的亲骨肉,他岂有不惦记的,昨儿我已经说了此事,皇上虽未应准,却也有了七八分同意了,玉儿,额娘还想让你帮着敲敲边鼓,你皇阿玛最宠你了,有你帮忙说话,额娘便有了十成把握。”

黛玉轻声问道:“九哥知道么?”

宜妃笑道:“还没告诉他,等请下旨意再说也不迟。”黛玉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到底应不应该去敲这个边鼓,要知道妃子出宫,一走便是几年,只怕什皇恩都会断了,这样对宜妃真的好么?只是这样的话,黛玉只能在心里想想,万万不能直接出说出来的。

宜妃不高兴的说道:“叫额娘……”黛玉大窘,她这会儿无论如何也叫不出来,事实上黛玉和宜妃也不算太熟,她们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很有意思,一直是宜妃追黛玉躲,有时候太过热情也挺让人吃不消的。瞧着黛玉的头低的不能再低了,宜妃便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揽着黛玉说道:“玉儿,我们不说笑了,生在皇家的孩子都不容易,玉儿,胤禟是个死心眼儿,他心里有了你,就再也不会有别人,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才是,额娘不能护着他一辈子。”

黛玉听着宜妃的话有些不对,也顾不得害羞,抬头看着宜妃轻声问道:“娘娘可是凤体不适?”

宜妃摇摇头笑道:“没有,我的身子很好,只是……我放不下你们十一弟,想求了恩旨去陪着他。小十一自小身子不好,从来没离开我的身边,这些日子,我夜夜都梦到他哭着喊额娘,若不能亲眼看看他,我再是不能放心的。”

胤禟听得胤禛的威胁,忙拉着胤禛的胳膊叫道:“四哥不要,我不说了还不成么?”

胤禛拍拍胤禟的肩膀说道:“回房睡了。说完便纵身跃下,不再理会胤禟,他相信胤禟后半夜不会再折腾了。

胤禟非常了解他家四哥的性子,说到必会做到,因此便也老老实实的跳下房顶,躺在床上大睁着两眼等待天亮。天亮后给太皇太后皇上宜妃请过安,他就能出宫去看黛玉了。

红楼之慧玉证情

黛玉听了轻轻点头道:“玉儿明白。”

宜妃笑道:“我就知玉儿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玉儿,等我请下旨意出宫,怕是要到你们大婚才会回来了。在这段日子里,我就把胤禟托付给你了。”

胤禟一喜一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出宫了,忧的是额娘跟着,他还怎么能和玉儿谈情说爱呢,玉儿一定会不自在的。

康熙昨夜太过生猛,以至于宜妃今天早上浑身酸痛,根本就起不来,所以请安才来迟了。宜妃也不等胤禟说话,便急急入内给太皇太后请安。又陪太皇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见太皇太后有些倦了,才告退离开。胤禟在门口等得头上都要冒烟了,才看到宜妃从宫中走出来。

宜妃瞧着胤禟在外面团团转圈儿,便上前笑道:“胤禟,额娘求了你皇阿玛的恩典,今天可以和你一起出宫,咱们一起去林府瞧瞧玉儿。”

宜妃立刻站起来挽着黛玉的手笑道:“好极了,我正这么想着呢,玉儿,这一个多月没见着你,我可惦记你了,咱们现在就走。”

胤禟还想说几句话,却被宜妃娘娘赶什么似的赶走了。黛玉嘱咐了青玉几句,又回房换了衣裳,这才陪着宜妃回宫,宜妃一定要拉着黛玉和自己同乘一辆车,抚着黛玉的手笑道:“玉儿,皇上已经将你们的事情告诉我了,谢天谢地,难得玉儿不嫌弃胤禟,他又肯听你的,额娘就把他交给你了,胤禟骨子里是个倔脾气,也就只有你才能降服他,日后还要玉儿多劝着他一些。”

太皇太后有些促狭的笑道:“我别的不想听,只想听敖包相会。”

黛玉的脸刷的一下子便红了,她撅起小嘴闷声道:“玉儿不会。”

太皇太后就是喜欢看黛玉小脸儿红红的样子,不由开心的大笑了起来,宜妃想起昨夜康熙和她说的话,也抿嘴低笑,黛玉一看全明白了,这定然是胤禟闹出来的,心想着回头一定要和胤禟算帐才行。

康熙下朝后听说黛玉进了宫,便也来到慈和宫,宜妃一瞧时机正好,气氛也不错,便上前跪倒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恳求道:“老祖宗,臣妾心中极为惦记小十一,求老祖宗开恩,许臣妾去照顾小十一。”

太皇太后颇觉惊愕,她看向康熙,康熙微微点头道:“老祖宗,孙儿也很牵挂小十一,宜妃去照顾他也好,总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孩子,没个亲人照顾也太委屈了。”

太皇太后看着宜妃,低声问道:“宜妃,你心意已绝,不会后悔?”

宜妃抬头看着太皇太后,又向康熙温柔的一笑,点点头道:“臣妾相信万岁爷,臣妾不后悔。”

太皇太后皱眉道:“你去看看小十一,自然没什么不行,可你毕竟还是玄晔的妃子,怎么能一走便是十几年呢?”

宜妃看了看黛玉,黛玉明白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便上前对太皇太后笑道:“老祖宗,其实宜妃娘娘也不必一直守着十一弟弟,她可以每年都回来住几个月,陪十一弟几个月,这样不就两全岂美了?”

太皇太后指着黛玉笑道:“好啊,原来你们都套好了话儿,就往我身上招呼……”

宜妃忙低头道:“臣妾不敢。”

太皇太后轻叹一声道:“做娘亲的有谁不惦记自己的孩子,你想去便去吧。记得要如玉儿所说,每年都回来,小的固然要顾,也不能不管我这个老的,我的日子不多了。”康熙忙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跟前躬身道:“老祖宗快别这么说,有玉儿这个小神医在,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太皇太后只当康熙在安慰自己,也没反驳什么,只是揽着黛玉笑道:“其实人活百年终有一死,没什么好怕的,只是若没见到我的宝贝玄孙儿,我可死不暝目。”

黛玉体内有个成熟的灵魂,自然知道太皇太后和自己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可是她的灵魂又不完全是林黛的,还有黛玉本尊的一部分,因此只低头不语,羞的不能说话。

康熙瞧着黛玉羞的不行,便解围的笑道:“昨儿只匆匆瞧了弘皙和净初这两个小家伙,不如让人将他们抱过来,老祖宗先抱着……”

太皇太后笑道:“这话说的极是,苏麻,去毓庆宫把孩子抱过来,把太子和太子妃也请来。”

苏麻笑着应了,忙去毓庆宫请人,康熙笑着说道:“老祖宗今儿精神好,何不在湖心亭上设宴,一家子热闹热闹。”

太皇太后笑道:“好啊,宜妃,你去安排吧。”宜妃笑着领命而去。太皇太后拉着黛玉笑道:“玉儿,回头让人将你爹爹和青玉都接来。让他们父子两个在家里,也怪冷清的,你们又才回来,总要让你们父女多聚聚才是。”

康熙笑道:“叫老四去接,顺便将小九叫回来,此番秋狩,他可是散野了性子,竟是一会儿都待不住了。”

李德全忙去向胤禩传达万岁爷的手谕,胤禛领命出宫,太皇太后又笑道:“将瑾瑜和达兰这两个孩子也叫过来,咱们满人没那些个定了亲就不能见面的规矩。”太皇太后下了懿旨,自有人飞快出宫传旨,不过半个时辰,该来的人都来了。太皇太后一定要求黛玉和胤禟在左右搀扶着她,老祖宗心满意足的起驾,上了长春湖畔的龙船,向湖心亭上去了。

宜妃已经安排好了酒席,还命宫中乐师在岸上的柳树下吹奏起笛箫笙管,隔着清凌凌的水面,乐声显得分外空灵动听,风从水面吹过,暑气顿消,带来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太皇太后满意的说道:“宜妃安排的很好。”

昨日皇上一回宫就临幸了宜妃,今日宜妃又得了特旨出宫,如今还被太皇太后夸奖,更重要的是,宜妃的儿子,九阿哥胤禟竟然得了固伦公主的心意,听说皇上很快就要下旨指婚了。这一切,都让后宫的嫔妃们对宜妃又羡又妒又恨,个个恨不能取宜妃而代之。

这一切宜妃自然心知肚明,不过她想着自己就要离开皇宫了,便不将这些妃嫔们的妒恨放在心上,只笑盈盈的招呼着,却让那些妃嫔们看着更觉得刺心了。随从康熙秋狩的密嫔走上前酸溜溜的说道:“宜娘娘好生能干呀,我们若能学到宜娘娘的一成手段,便也是个会伺候的了。”密嫔原本并不显山露水,年纪也小,今年刚二十岁,她自从随了皇上秋狩,又被幸了好几回,这心不免大了起来,没想到一回宫便让宜妃抢了风头,密嫔的一颗心早就浸到醋缸里去了。

宜妃淡笑道:“密嫔妹妹说笑了,妹妹若是不会侍候的,万岁爷怎么能赏妹妹这颗皓斓宝珠呢。”说罢,眼光在密嫔头上扫过,密嫔头上戴了一枚镶嵌着龙眼大的皓斓宝珠的金钗,很是抢眼。众妃嫔一听到皓斓宝珠,看向密嫔的眼神便多了几分敌意,密嫔还暗自得意,却不知道自己已替代宜妃,成了那些久旷妃嫔的公敌。

少时阿哥们也都来了,众阿哥们上前分别见了礼,便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注到黛玉的身上,黛玉今日只穿了一件水绿暗绣青竹的软缎旗袍,也没有带旗头,只将青丝高高挽成远山凤尾鬟,点缀着数颗匀净无瑕的沉香珠,以流苏米珠缨络压发,整个人显得清灵淡雅,由不得不让人眼前一亮。

想到这样的人儿已经被九阿哥胤禟定下,阿哥们多少心里有些个惋惜,可是看看胤禟和黛玉站在一起,确如金童玉女一般,这种惋惜便也淡了许多,当然,这不包括八阿哥胤禩。黛玉越出众,越美丽,八阿哥胤禩便越无法释怀,达兰看到胤禩几乎无法自制的看向黛玉,心底一沉,便不落痕迹的走到黛玉的身边,悄悄挡住胤禩的目光,胤禩发现自己被达兰发现,不免低下头,眼中闪过一抹狼狈。良贵嫔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轻轻走到胤禩身边,浅笑道:“胤禩,去了一趟大草原,你晒黑了不少,可也壮实了许多,是个大人了。”

胤禩明白良贵嫔的意思,便淡笑道:“额娘说的是。”

慧妃走了过来,笑着说道:“老八是黑了,可也高了壮了,日子过得可真快,想着老八刚抱到我那里的时候,还象个小猫儿似的,一转眼,都成大小伙子,要娶福晋生小阿哥,良妹妹可算是有福气了。”胤禩出生之时,良贵嫔品级低,不能抚养胤禩,胤禩是在慧妃宫中长大的,所以慧妃才有意这么说一句,提点一下,免得胤禩忘了根本。

良贵嫔轻笑道:“都是娘娘的恩德,嫔妾感激不尽。”

胤禩垂眸遮住眼中的恨意,慧妃如此说,分明是在当众提醒大家,他八阿哥胤禩出身低贱,这是胤禩心中最深的痛,绝不能触及。

太皇太后听了慧妃的话,心中不喜,不过她久居深宫,早就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只淡淡笑道:“良贵嫔过来。”

胤禩忙扶着良嫔走到太皇太后跟前,黛玉见胤禩也上前,便将达兰往太皇太后身边一推,自己则和清婉瑾瑜到一旁说话去了。

瑾瑜心不在焉的答着话,眼神却不由的飘向四阿哥胤禛,一个多月不见,他瘦多了,想来这些日子一定很累,瑾瑜不由的心疼起来,真想替胤禛分忧,让他不用那么辛苦。

黛玉见瑾瑜没心思答理自己,便顺着她的眼光瞧去,果然看到了胤禛,黛玉抿嘴轻笑,招手道:“四哥……”

胤禛正在和太子说话,猛听黛玉叫他,便回过头来微微点头,他脸色虽冷,眼中微带笑意。胤礽笑道:“四弟,你过去吧。这政事左右谈也谈不完,今天先放一放,大家都好好轻松一下。”

胤禛点点头,告了罪方才向黛玉那边走去。

瑾瑜一见胤禛走过来,脸上没由来的发烧,忙将身子背了过去,黛玉对走过来的胤禛笑道:“四哥,你替玉儿陪陪瑾瑜姐姐,玉儿有事走开一会儿。”说完她便拉着清婉走开了。胤禛何尝不知道这是黛玉给自己制造机会,便走到瑾瑜身边,笑着说道:“跟着皇阿玛秋狩,累不累?”

瑾瑜原本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听了胤禛淡淡的暗含关心的话语,她的心忽然安定了下来,是了,她是她的福晋,注定是和他并肩的那个人,为什么要不好意思的,瑾瑜此时有些明白为什么黛玉会在确定了她自己的心意之后,那样的回应胤禟。她向胤禛笑道:“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很值得。四哥,你瘦多了,听说你每年都苦夏,可要好好保重才是。”

胤禛心中微惊,可是更多的是喜悦,他轻轻点头道:“我素来苦夏,过了夏天就没事了。”

瑾瑜想也没想便说道:“从明天起,我每天给你熬荷叶粥消暑,玉儿教我做的药膳,很能改善苦夏的情形。”

胤禛嘴角勾起,难得的露出一抹笑意,点头道:“好。”他没有对瑾瑜说辛苦你,这让瑾瑜心里很甜。胤禛将手一袖,拿住藏在袖子里的东西,然后将手伸到瑾瑜的面前,摊开掌心说道:“看着很配你,就带来了。”

瑾瑜看到胤禛的手心里有一对纯净浓绿水滴翡翠耳坠,这是胤禛头一次送东西给瑾瑜,瑾瑜欢喜的一颗心简直要炸开了,她伸手去拿这对耳坠,胤禛却用大手包住瑾瑜,在她的耳畔低低道:“瑜儿,还有三个月。”瑾瑜微一错愕,随即便明白了胤禛的意思,原来他也是这样的期待……

“四哥,有了四嫂你就不理我了!”十三的声音突然响起,瑾瑜忙抽回手,胤禛眼中掠过一丝笑意,不知为什么,看到瑾瑜羞红脸的样子,一向清冷的他忍不住想笑。

“十三弟,你怎么来得这样晚,又和十四弟比武去了?”看着一头大汗的胤祥,胤禛微微皱眉的说道。

瑾瑜迅速调整好情绪,回头对胤祥淡笑道:“十三阿哥,好久不见。”

十三阿哥刚要回话,十四阿哥胤祯跑了过来,他拉住胤祥,狠狠的瞪了胤禛一眼,飞快的跑开了。胤禛微微轻叹一声,瑾瑜低低说道:“怎么十四阿哥还和四哥……”

胤禛淡淡道:“十四一时别不过来。”

瑾瑜听了暗自记在心间,四哥要做大事,那么安抚幼弟这种事情还是让他来做吧。

太皇太后看到胤禛和瑾瑜相处的很好,心里很满意,对在她面前的胤禩和达兰说道:“胤禩呀,再过三个月你就要成亲了,成了亲可就是大人了,以后要更加勤勉才是。”

胤禩躬身受教,表现的非常得体,达兰脸上微红,眼中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苦涩之意,对于三个月后的大婚以及大婚以后的生活,达兰的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恐惧。

良贵嫔极为敏感,她立刻拉着达兰的手,温柔的向达兰笑笑,达兰亦以微笑相回,可是心里的不安却一丝也没减少。

林海带着青玉来到湖心亭,只拜过太皇太后和康熙,除了这二位,再就是康熙的皇后,其他的人都没有资格受林海的礼,康熙原本特意交待过的,众妃嫔们也都知道,可是偏偏今天慧妃气不顺,再加上林海此次押送人犯进京,并没有让大阿哥同行,大阿哥还留在金陵,慧妃便压不住心里的怨气,想要发作一回了……

黛玉被宜妃说的满面通红,低头小声道:“娘娘言重了。”

终于熬到天亮,胤禟急慌慌的更衣梳洗,第一个去给太皇太后请安,也不知道太皇太后是有意逗胤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留住胤禟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一大通,谈话完全没有重点,胤禟终于确定,太皇太后这是闲的无聊,拿自己涮着玩,好看自己暗自着急的傻样子。虽然心里明白,可是胤禟还是忍不住不急,太皇太后见胤禟急得不行了,才忍笑道:“小九,你今儿有什么特别安排么?”

胤禟哪儿敢不说实话,只得老老实实的说了自己要出宫之事,太皇太后故意笑道:“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早说,有事还不快去办,别再耽误啦。”胤禟总算是等到这句话,忙向太皇太后行了礼,便急冲冲的往外跑。那知刚跑到门口,便碰上来给太皇太后请安的宜妃,宜妃一看到胤禟便笑道:“胤禟你别走,额娘有话和你说,在这里等一等,额娘先去给老祖宗请安。”

阅读红楼之慧玉证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