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上党旧事

第272章

  • 作者:弓庆安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8 09:32:00
  • 字数:6828

3、发动了广泛的群众运动。

4、减租减息与生产渡荒相结合。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5、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节约。

如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

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呀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呀地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时令已进入五月,天上还没下一滴雨,老百姓遇到了十年未遇的干旱,去年就是春旱和秋旱,庄稼收成减半,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摆在县委县府面前的不单是跟敌人的斗争,更主要的是老百姓和战士们的吃饭问题。

在四月六日,县委就向基层党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新华日报》三月二十七日发表的《春耕运动已至紧要关头》的社论。

通知要求每个党组织必须成为坚强的生产堡垒。党员必须成为生产模范,带领根据地人民迅速掀起春耕生产建设**,在生产中培养劳动英雄。

第272章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呀一般

2、领导带头,身先士卒,与人民群众一道共渡难关。

面对群众在严酷的环境下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县委县抗日机关遵照上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发出了“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的号召,不管老天下不下雨都要在立夏前播下希望的种子。要求:

1、思想动员、提高士气、克服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严酷环境下悲观失望的情绪。

6、抗灾救灾与战斗相结合。

全县军民要十分重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从长远着眼,厉行节约,备战备荒。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

现任壶关县妇救会主席的江滨在双井给开荒种菜的干部战士们唱起了正在流行的南泥湾之歌,这是四一年三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时候的真实写照。

县长侯国英听到了这首歌,感觉比他苦口婆心地在同志们面前高一声低一声地讲这讲那要强十倍,就找来江平让把这首歌变成我们壶关的歌才有劲,并且还要让她成立一支歌唱队,把同志们的心劲儿都唱起来。

江平接受了县长交给她的任务,就抽空到牛居村抗日高小找到丈夫夏馨雨和宋世洪,宋世洪听了非常高兴,她说自从她跟江平到地委学会了南泥湾这首歌后就已经把歌词变成了我们的,写在了她的日记里。

江平等着宋世洪给她拿出了她的笔记本子,看到上面写道:

罗松背轿顶山,双井像口大池塘。

池塘里面枯又干,打虎岭上寒气旺。

山涧野鸡无吃喝,狼虫虎豹没口粮。

党政军民齐上阵,独立营战士来开荒。

……

“写的好呀!可是怎么能像南泥湾那样唱出来”。江滨问。

“这还用发愁吗,守着个大文人大诗人。”宋世洪指的是夏馨雨。

于是她们就去找到夏馨雨。夏馨雨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作诗作曲写写画画都不在话下,要不开办抗日高小这个重任也不会交给他。

打虎岭轿顶山,听我来唱一唱。

来到了双井山,太行山之巅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双井山,只有风吹的枯草泪汪汪。

孤独的石头,山鸡的吟唱。

如今的双井山,与往年不一般。

枯草没了,风绿了禾苗,雨浸了黄土沙岗。

罗松背轿顶山,听我来唱一唱。

来到了大井山,是朱老总的划界线。

界南是山,界北也是山。

往年的大井山,唯有磨刀霍霍的闪光。

顽匪的侵扰,百姓的悲凉。

如今的大井山,与往年不一般。

眼泪没了,老农笑开颜,看到了练兵场。

……

立夏过了,根据地的人民就在嘹亮的歌声里度过了整个春天。大家的心是热乎乎的,虽然没有了湿气但人气旺盛。

根据地还让江平和宋世洪组织妇女、秧歌队,开展田间地头宣传,组织党政军民里的文化人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朗诵等活动,活跃了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党政军民忘记了灾荒给大家带来的忧愁和烦恼。

大旱了一百八十天的壶关人民,真的是历经了历史上罕有的大灾荒,天灾**横行。

在顽固派占据过的壶关南部,陵川、高平、晋城等地,更所谓是“赤地千里,民有饥色,野有饿孚,哀鸣遍地,嗷嗷待哺,白骨堆集”。就像壶关河郊沟还有父吃子肉的现象,陵川大地还有无人之区。

在这大灾荒之年,?壶记李唐、县长候国英领导党、政机关全体人员,以身作则,一面工作,一面在县府驻地大井村的南山、轿顶山北坡和罗松背等地,亲自开荒种田一百一十余亩。

利用旱井里的水,收粮菜万余斤。除机关自给外,还以一部分支媛了当地群众食用。

县独立营在打虎岭开荒种地,主要种植山药蛋、罗卜,使党政干部、部队的同志们和群众都看到了希望。

就在粮食度荒的艰难时期,日寇在经济上也趁机对我根据地就行挤压和掠夺,为了贯彻上级在经济上“发展生产,调剂有无”的政策,由工商局长车轰成立了县贸易公司,商店先在店上开设,随后移到固村。

商店的任务就是对敌开展经济斗争,通过收购从敌占区运进军需和民用等物资,再到山则后长治贸易货栈收购从长治县、长子县运送过来的军用民用物资,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送到我们的根据地。

对内发展生产,调剂有无,繁荣经济,主要收购食盐、棉花、皮麻、粮食等。在收皮麻这一项,每天要收购四五十个小商小贩的商品,都是用担子跳。

常行顽固县长冯铖季听到回报总感觉他在常行的时日不多了。

他是壶记,眼看着壶关的**在一天天壮大,壶关的(顽)县府之所以在常行能够生存下来,主要是二十七军在硬撑着。

冯铖季是个政治界的老手,他学着他的上司那一套哲学,生存就是真理,日寇的铁蹄马上就会朝他的老巢踩过来,**八路会搞游击,而我们这些人能干什么。

现在他一心想着自己将来的出路,他心里明白,**兴师动众在界北搞大生产运动,开荒造地,又唱歌又跳舞的,就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前年壶南县委书记在他的手里被折后,对壶关县**八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接下来就是庄头**编村村长和固村的**村干部,他没有辜负上司对自己的希望。

自太南战役后,**八路是一路顺风,二十七军新兵营叛变,行头保安营遭歼,就连他的公安局的警士有的都在悄悄反水。

冯铖季找来保安营营长万民绪问他最近见“蝎子”来没有,蝎子是冯铖季在来常行时安排在**八路内部的奸细,万民绪是他安排在鬼子内部的奸细,叫“锥子”。

壶南县委撤走后,钳子很少在壶南露面,而这个“锥子” 万民绪却在壶南和荫城、西火、陵川的鬼子身边活动频繁,他看出来这个万民绪是真正成了鬼子的“汉奸”了。

面对他现在的处境,眼前这个万民绪是给他帮不了什么忙的,唯有在**那面的“蝎子”才能给他提出点什么建议。

他跟万民绪和隐藏在**阵营里的“蝎子”都是阎长官时期的官员,他们都是奉命来到壶关跟他一起为顽固派效忠的,如今他感觉是一个孤家寡人了。

万民绪说:“蝎子是怕**把他挖出来,隐身循足了。”

“固村的**不是他搞得?”

“他也没有露头,是下面的兄弟们搞得。”

“你能见到他吗?”

“很难,现在他在壶北,除非他回来。”

冯铖季忧心忡忡,看来他得亲自出马了,他不能容忍这个蝎子做两头都吃香的人。

不过现在他手下还有两个贴心的随从,他奉命来到常行的时候,他还带来了两个心腹牛小西和乔达。

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士气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县委提出了生产渡荒,人定胜天的目标。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军队与县府都在根据地安口、盘马池、郭家驼、双井一带进行了开荒种菜,与人民同甘共苦,同食康菜,县委书记李唐县长侯国英亲自带队上山开荒。

十四日,壶关县抗日根据地以民兵为骨于,组织起十九个“春耕保卫团”,其任务是:围困敌据点,监视敌人的活动,村与村互相配合,充分发动群众抢耕抢种。要在立夏的前五天,把根据地十二万亩秋田全部下种完毕。

五月六日就是立夏,五一就要把下种掀起**。但被天旱吓怕了的老农望着像火炉一般的日头,挖一把干巴巴的黄土,脸上皱起了舒展不开的眉头。空旷的田野上没有几个耕耘者的身影。

阅读上党旧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