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第351章 想到了李玉竹(1)

  • 作者:秋烟冉冉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05-31 04:23:09
  • 字数:6464

赵家有钱,宅子大,大花园小花园大屋子小屋子,一处连一处一间套一间。

赵老太太出了花园就迷糊了,瞎走瞎逛,最后迷路了,站在园中嚎啕大哭。

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医好老太太,即便是不能医得全好,至少别让老太太总追着要她还钱!

老大夫笑道,“赵大太太有如此孝心,相信上天一定会感动,会让老太太记着你们的。”

这宅子还是她和老太爷一起盖的,她住了四十多年了,竟然在宅子里迷路!

你说老太太老糊涂了记忆不好了,可她偏偏记着那五万两银子的事!老太太看见赵大太太就讨要五万两银子。

非说五万两银子是赵大太太藏了起来。

赵大太太觉得长久下去,她会死在赵老太太的前头。

跑掉就迷路。

迷路就哭。

赵老太太几乎每天都这么闹一闹。

都说医不好老人病,让赵家人顺其自然。

赵家仆人请不动,赵家大管家和赵大太太亲自去请。

一个最有名望的老大夫说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你们要老人逆天而生,老夫不是神仙,做不到哇。”

赵家仆人,在城里找了七八个有名望的大夫。

当家的赵大太太快要疯了。

这还是其次,赵大太太最关心的是那笔钱!

侍女稍一晃神,她就自己走出花园走到别处去了。

赵大太太说的是实话。

赵老太太看起来还精神时,会让侍女带她逛园子。

赵家人又心痛又担忧。

只得让侍女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反正不管赵大太太怎么求,这位在县城中最有声望的老大夫,就是不肯给赵老太太治病。

还说叫赵大太太去庙里敬敬香,没准菩萨显灵让赵老太太活得久一些,记着后辈们。

赵大太太见请不动,只好回了赵家。

回家后,她茶水还没喝两口,老太太屋里的丫头又来汇报。

说老太太又在找钱了,这会儿没找人要,而是拿着铲子掘土,自言自语说银子一定埋入土里哪处地方了。

院里的花圃被她挖得到处是坑,掀得满园都是泥土。

赵大太太,“……”

这精力旺盛的老太太就不能消停会儿么?

赵大太太揉了揉鼓鼓生疼的太阳穴。

管家说道,“太太莫急,咱们写信给老爷吧,让老爷在外面找找看,本城没有大夫肯看,外地没准找得到呢?”

赵大太太气得冷笑,“本城的大夫若是看不好,没准在外面请得到好大夫。现在是没人肯看!说明老太太的病无法看!能找得到大夫吗?”

她说着抱怨话,但还是写了信,叫管家马上送与赵大老爷。

赵家是开钱庄的,每个县城都有自家的钱庄分号。

客人将银子存入赵记钱庄,凭盖了钱庄印戳的银票,可到任何一个地方的赵记钱庄取同等数量的银子。

这时候的钱庄,是没有利息一说的。

客人存钱时,钱庄会按存入的金额收一定的保管费。

钱庄也做发放贷款的生意。

赵家靠着保管费和贷款利息发财。

因为赵氏钱庄遍布镇安府各处,赵大老爷每月的时间,有大半在外面忙着查看钱庄生意。

给老太太过完七十大寿后,赵大老爷就去隔壁县城去了。

管家拿着赵大太太的信件,亲自骑了快马去寻找赵大老爷。

赵老太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事,赵大老爷也是知道的。

看到家里太太派人送来急信,他甚至有些不耐烦,“老太太都七十岁了!人老就糊涂,又不是大事儿,找什么大夫?老糊涂要是看得好,天下全是老寿星了。”

管家说道,“老爷,家里县城的大夫们,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大太太着急啊。”

“人老不能回春,她急了又有什么用?”赵大老爷不以为然。

甚至,他心里有点嫌弃自家太太没事找事做。

他现在忙着呢,哪里有闲心管老母亲是不是老糊涂了?

老糊涂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要怎么管?怎么治?

管家见赵大老爷不为所动,便将赵大太太叮嘱过的话对赵大老爷说道,“老爷,若是这件事没发生呢,老太太糊涂就糊涂了,但是,自打寿宴那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后,太太就开始害怕起来。”

赵大老爷这才关注起来,忙问着管家,“是什么事儿?”

“老爷可记得,寿宴那天,老太太屋里丢了几百两银子的事儿?”管家说道。

赵大老爷点头,“知道。”

他们赵家是大户,连县令夫妇都亲自去赴宴了。

前去拜寿的人相当多,估算着有近两千人。

所以,丢了几百两钱物的事,他没让家里人去查,没准是哪家的仆人趁乱偷了去。

当时县令还在家里吃酒,这查起来,不是会让县令大人难堪?

赵家也不缺那几百两银子,权衡之下,他让任由这事儿过去。

管家又提起,可是又有新问题?

管家说道,“丢失的钱,是老太太送人了,不是被人偷了。”

赵大老爷抬眉,“送人?送谁了?”

管家说道,“老太太犯糊涂,将金叶子,银锞子银镯子当铜板装进了红包里打赏,要不是老太太娘家侄孙女芸表姑娘前来道谢,说收的礼太大,这事儿就成悬案了。”

“……”

“东西是老太太自己装的,芸表姑娘都说出来了,老太太居然一点都不记得。红包里装一片金叶子,装四十两银票,装首饰,也只有芸表姑娘跟老太太是至亲才会说,别家怎会说出来?”

赵大老爷说道,“芸娘也不是外人,送给她了就送了吧。老太太胡乱包了红包随手送人,竟送到自家人手里了,也算芸娘和老太太的福气,这肥水没流外人田嘛。”

他没抓住重点,语气说得随意,一副不太重视的表情。

管家急着又说道,“可是老爷,您想过没有,万一老太太下回包进去更多的钱?这回是芸表姑娘运气好,万一下回她随手送与路人了呢?”

“……”

“还有老太太手里的五万两银子,这事儿也不知是真是假,老太太自己想不起来了,万一是真的,她随手送人可怎么办?五万两啊,大老爷。”

除了说银子的事,管家还说了老太太最近的表现。

什么烧名人字画啦,在院子里四处挖土寻丢失的银子啦,走到院子外百来步远就找不到回去的路啦,总将别家小姑娘当成二姑太太问人断没断奶啦,还在人多的时候脱裤子小溺爱。

总之,各种闹心的事情是一出接一出。

管家反复劝说。

加上赵大太太那封写得十分焦急的信,让赵大老爷开始琢磨起了赵老太太的事。

“老太太这般疯闹不停,家里也不得安宁,外人也会说闲话。”赵大老爷说道,“我这便去寻大夫去,你跟大太太说,叫她莫着急。”

他让管家先回去,他这两天找到好大夫,会带去家去。

管家便回了赵家。

得到管家的回复,赵大太太松了口气,安心地等赵大老爷带大夫回来。

第二天上午,赵大老爷果然带了两个老大夫回家。

赵大老爷先去看了赵老太太,才知赵大太太没有说假话,他也开始着急起来。

但和本县城的大夫一样,两个老大夫给老太太查看了身体后,纷纷摇头,说老太太的身体一点毛病没有。

一个说不需要治,这是老人病,老人都这样,返老还童的事,大夫做不到。

一个说即便要治,也是治不好的。

无论赵大老爷和赵大太太怎么请求,诊金的价钱都开到一百两了,两个老大夫都说治不了。

赵大老爷无法,只好安排人送两个大夫回去。

就在夫妇俩一筹莫展的时候,赵大太太身边的一个侍女说道,“大太太,芸表姑娘有一回来的时候,带了个年轻姑娘过来,说是她小姑子婆家的小姑子,叫什么李三姑娘的,懂些医术,她就说能治老太太的病。”

赵大老爷道,“这满城大夫都看不好,她一个小姑娘能看得好?”

但老太太人虽然老了,心性有时却像孩童,丫头挠一下头皮的时间,她都能偷偷跑掉去玩。

说完,老大夫还自嘲地笑着道,“要是真有法子治得好老人病,老夫也想将自己治得年轻呢。”

赵大太太说道,“林大夫,我们家老太太去年不是这样的,自从年底那会儿走到结冰的路上摔了一跤后,就渐渐的有些糊涂了,总忘事儿。我们这做晚辈的担心她会变得彻底失忆,这在家里还好,万一哪天带她出门,她走丢了可怎么办?她在家里还时常想不起回卧房的路。”

阅读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