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第152章风流未饱

  • 作者:变身之神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8 13:29:33
  • 字数:6284

这人作为最后的结尾。

自是给了在座的人满满的熟悉感以及亲近感。

心想太子妃嫂嫂这该不会是玩真的吧。

可问题是……

但是!

“江秀才,好像全场,也就只剩下你还没有作诗。”

李治望着自己太子妃嫂嫂。

脸蛋热得不行。

最后……

重头戏也是来了。

只见苏纨道:“我们都把各自的诗作说完了,那么最后……”

饮宴的地方,已经乱作一团。

“没去过。”

“那就可惜了啊。不过哥带你去走一回。”

“你们可去过那蜀道?”

然后,苏纨便以轻柔的目光,看着拘谨不安的李治。

道:

正是那位写《登高》的人,也是那个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人。

幸好袖子还有点大,可以拿来藏小纸条,不然这蜀道难那么难背,也实在是有点为难那些皇宫里的小奴婢了。

而那位一直自称自己是苦吟派的老头儿,最后的身份也揭露了。

这人也还是个怪物啊!

……

那些奴婢都有提前把诗给背好的,怎么到我这里就没有啊。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苏纨当然也在给她打着圆场。

“若是拿不出来,那先罚一杯。”

李治肯定拿不出来,所以也是可爱地直接倒头便灌。

要是真的是酒就好了。

说不定她喝两口就直接倒下了。

问题是……

入口之后,李治才发现,那根本就是清水,还是有点微微的井水的清甜的清水。

“我、我作不出来……”

“那就接着喝。”

幸好李治来这么久,也有点口渴,便又接着喝了一杯。

“那如今可写得出来了?”

虽然脑子里还是一无所有,但李治还是只能硬上了,有奴婢随之也是拿了笔墨过来。

李治便拿起笔,但是之后一直到了半晌却依旧未动。

其他人见此,自也是纷纷出来说话。

“江秀才,就差你了。”

“看来江秀才是才竭了。”

“没事,写诗嘛,高兴就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算是写得不怎么好,也无大碍的。”

“对!不要怕别人笑话。你看,我经常被这小娘子嘲笑不会写诗,老夫不也经常写。只需写得自己开怀便好。”

说着,还不忘又吟诗了一首。

给李治争取时间。

还有人说,“如果实在是写不出来,那就写酒,喝着喝着,这诗性大发,然后诗就出来了。”

李治迅速地转动着自己的脑瓜。

听着这些人的话。

终于,她似乎开始有想法了。

然后……

就照着自己太子妃嫂嫂的样子写起了诗来。

头上莲花髻,耳中琼玉珠。

赭白为下裙,明黄为上襦。

……

写到这里只能算是写完了前半段。

还有后面四句,得再升华一下。

而众人看到她好像能写出来了,也是继续鼓励道:“你看,这不就写出来了!”

但是被这些人这么一打岔,李治接下来反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写了。

苏纨便亲自给她斟了清水,静静地等着她。

然后……

见她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正当就要说话之际。

然后李治又写了起来。

宫娥见其过,遥遥比肩立。

其过见宫娥,足轻不自知。

这写的什么东西?

苏纨看了看,不过,七岁能写成这样,算是不错了。

毕竟,不是哪个都是王勃,一上来就会鹅鹅鹅的。

这好像是写的自己。

后面李治也给出了诗的题目。

诗题就叫《写太子妃》。

但苏纨怎么看怎么觉得,你这不是写太子妃,而是尾随太子妃吧。

然后……

有人便笑道:“噗!江秀才怎么写得如此小儿样式。”

“你写的也好不到那里。”李清照小娘子便道,“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唔……这全诗虽说写得很平白,但要我说,这‘足轻’二字还是用得不错的。对比起宫娥的严肃,这里想必是说的,这位太子妃待人和善,面对宫娥的比肩行礼,她只是轻轻地路过,她的待人和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吧。”

“如此说来,那也算是写的不错了!更何况,海纳百川,咱们这饮宴,只要是爱诗之人就可以来,这又有何不可的?”

“只是可惜了啊,时光飞逝……”

“眼看就要落日。”

“真想与你们再好好地吟诗三百首。”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要不!这样!”

“如何?”

“我们最后再高歌一曲,便各自散了。各位被贬的,也继续回去被贬的路上,可都不要误了期。”

“也好!可歌什么?”

“不若……就以这一次你我相逢为题?”

“可老夫从未唱过歌,也不会啊。”

“而且……这里也没有丝竹之乐。”

“你们谁可曾带了乐器而来?”

“没有。”

“我也没有。”

“慌什么,大不了清唱也好,成大事者,又怎能被区区丝竹之乐所限制,不管有无丝乐辅佐,众人只要你一句,我一句,唱得不也开心么?”

“那由谁开个头?”

这时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苏纨道:“我是这里的主人,就由我来吧!”

然后……

所有人便万众期待地看着苏纨。

就连太宗、长孙皇后也不例外。

苏纨踱了几步,像是稍稍地思考了一番,随即,脸上便似乎有了主意。

而此时,其余人仿佛收到了指令一样,全都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苏纨此时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了,但她却又慢慢地走了出来,而且是向着李治的方向。

不知道殿门外谁又说了一句开头的词:

“你淋过雨吗,那是风流才子在天上干杯。”

才开始对着李治唱道:

“这位是哪一朝的风光水火,洗洗尘,想必仆仆也来得难得。”

完完全全的清唱。

而当苏纨唱完了以后。

接下来便到四周其中有一人,唱道:“今一宴都听说,人间久违的干旱苦涩,盘算着,请诸君定不吝倾杯高歌。”

竟然剧情上都还对上了。

第三人,唐伯虎唱道:“到齐了数不尽的气宇神色,书万卷,虚怀若谷就富可敌国。”

正好对着她的贫富之论。

第四人,“抚山川,撩河泽,润物无声的淅沥滂沱。”

第五人,“拜托了,庇后世春无涯,勤耕不辍。”

要说这是即兴发挥,这也太牛逼了。

当然!

太宗、长孙皇后都知道,这定然不是即兴发挥,可即便是如此,由于她们已经进入剧情了,因此,这到底是不是即兴发挥的,都已无关紧要了,只能说……这些才子们就是牛逼。

“多大气,举天下甘霖英才我席上落座!”

这一句可以说是高潮,听得人心中沸腾。

而后面这句更是继续升华。

“青史留名少,风流未吃饱,高呼太饿。”

所以要干什么?

所以接着唱道:“小可么?呈上来孔夫子的大家笔墨,撇捺横折,不回锋磅礴,劈开万丘壑。”

一开始大家还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唱,慢慢地,众人便开始一起合唱,而声势也是越来越大。

“莫拘谨,正所谓海纳百川问有何不可?”

对应着写得不好的李治的诗。

“一碗干一碗,唇上动千帆,不够润舌。”

……

最后!

大合唱。

“莫拘谨,正所谓海纳百川问有何不可?一碗干一碗,唇上动千帆,不够润舌。这一桌,快满上江秀才的才竭口渴,走窄成阔,偏心上纵马,到悬崖不勒。”

在她们唱着歌的同时,各人身后的歌词内容,也都落了下来。

最最后!

所有人都能够看清楚歌词,也更是能够感受到这最终一幕的震撼。

太宗跟长孙皇后两人便都直接看傻眼了。

甚至,竟然还有那么几分的留恋。

因为,她们也不想这场饮宴这么快就结束。(这歌b站搜《山海盅》,读音zhong,第一声)

众人都把自己的诗作说了一番。

……

现场混乱不堪,但是诗作却是一首首接连不断地出现。

阅读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