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24章 国人暴动

  • 作者:向阳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3 22:57:22
  • 字数:1620

“国人暴动”发生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不敢言语的“国人”面临永无休止的压榨,已经到了不发作不可活的地步。”“国人”也就是居住在京城及四郊之地的贵族及平民。这次起义者多数为平民百姓,也有少数被排挤的贵族和在皇室中服役的奴隶。

参加起义的百姓径直冲向王宫,高呼“交出厉王,取其性命”,厉王见起义队伍声势浩大,不敢出来,他在随从的掩护下,从后院出逃,藏到彘(今山西霍县)的一个地方,在那里藏匿了十四年,不敢出门见人,直到去世也末返回京城。

暴动者闯进王宫,四处找寻都不见周厉王,就迁怒于太子静,声称:“不交出厉王,就用他的儿子代替。”太子静听说暴乱者要杀自己,非常害怕,逃奔到召公虎家,让召公虎出主意。起义者知道太子静逃到召公虎家后,又将召公虎的宅院包围起来,非要让召公虎交出太子,否则此事不会完结。

周厉王贪财好利,百姓怨不敢言。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群众揭竿而起,推翻了他的统治,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后,厉王出逃,“太子”被杀,朝中大臣不敢接厉王回宫,也不敢拥立太子静即位。于是由召公虎与另一位大臣周公共同管理朝政,这在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这一年为共和元年,从此中国人有了确切的历史纪年。

召公虎看着蜂拥而来的暴动者,潸(shan)然泪下,说:“想当年我屡次规劝厉王要施仁政,与民休戚,他就是不听从,如今百姓群起而攻之,弄得个四处逃散,真是老天有眼呀!”为了将此事平息下来,召公虎准备将自己的儿子交出来做替罪羊。家人开始时不肯,他便解释道:“身为人臣就应尽忠。如果我今天把太子交出去,他必死无疑。厉王肯定会以为我把他的儿子视为仇人发泄怨恨。毕竟我是臣子,事事都得为国君着想。”家里人听了之后,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把召公虎的儿子扮成太子的模样交了出去。这样太子静的性命才保全下来。

暴动的民众杀了“太子”后怨气也就消了,人群渐渐地散去。

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