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锦衣大明

第92章 敌军还有五秒到达战场

  • 作者:苏渔川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30 02:34:27
  • 字数:4514

梁叛纳闷的是,都这样了,怎么还要增加工匠呢?

而且还是原来的数倍人手。

不知从甚么时候开始,暖阁之中再没有人奏报,于是便很诡异地陷入了一片沉默安静之中。

接着,有人开始转头看向梁叛的方向,直到大多数人都将目光转向这边的时候,庞翀咳嗽一声,朗声道:“南京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梁叛可在?”

这是要干嘛?想炸掉整个京师?

庞阁老显然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梁叛不由得对这老头嗤之以鼻。

朝会便在这些官员们此起彼伏的声音之中,一直延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只在中途休息了一刻钟左右。

期间梁叛和同样位列末端的张太岳交换了几个眼神,他知道,针对自己的时间,快到了。

王恭厂是隶属于工部管理,这在卢献之也是分内之事。

庞翀道:“如何不妥?”

卢献之道:“王恭厂中火药极多,铸造神火铳需要明火铸铁,恐怕有火灾之虞。”

主要是南边外城新建,南城很多老百姓要拆迁挪位,城外零散的村落也打算搬入新的外城中来,便生出了大量的户籍迁移、改换户帖的工作。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一时间大兴、宛平二县户房疲于奔命,顺天府也调拨精熟书吏到两县帮手,却还是无法应付。

而且南城还出现了争夺地基、大打出手的行为,南城兵马司弹压不及时,出了两起伤人的案子,被巡城御史顺手参了一道。

接下来是巡城御史,提了一些北京城内的民政问题,倒还有些干货。

梁叛暗暗点头,卢大人的安全意识还是不错的。

庞翀道:“两方隔绝,毋使明火飞溅便是。况且只是试造一批,不必另寻地方。”

现行鸟铳一发装药量在二钱到二钱五分不等,以单发用药二钱五分、王恭厂常备火药二百万斤计算,仅仅是现有的库存便差不多够能打一亿三千万发,堆在一起点燃了都二百吨tnt的当量了,炸掉小半个内城不成问题。

这算是定下章程了,那巡城御史应声领命,顺天府和大兴县、宛平县,以及刚刚被参的南城兵马司也都站起来领命。

王恭厂就是京城之内的火药厂,原本只有数十名工匠,可以日产火药四千斤,库中常备贮存数百万斤。

好在工部左侍郎卢献之站出来替他解答了疑惑。

当然不是直接向梁叛解释,而是对庞翀道:“庞阁老,若是为了铸造新式神火铳,将工匠放在王恭厂,下官以为不妥。”

梁叛举起手挥了挥,回应道:“在呢。”

暖阁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沉寂。

这时梁叛听见自己身后有个声音低低地道:“原来你就是梁叛?”

他掉头看去,却见说话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官,但长得很年轻,浓眉大眼的,一副很活泼的样子。

这人身上的官袍跟自己一样,也是正五品。

那人见他看过来,连忙自我介绍道:“在下方愚,是京师这边的主客司郎中,你我同职啊,哈哈。”

梁叛笑着拱拱手道:“幸会。”

“幸会幸会。”

这时庞翀的声音在前方道:“方郎中,你且不必发言。”

方愚不好意思地抬头朝庞翀笑了笑,但显然并不害怕这位权倾朝野的阁老,还是一副很轻松的样子。

梁叛对这个人不禁好奇起来。

庞翀又道:“梁郎中数月前受皇上密旨,出使倭国,以求平息倭乱之法。不但舟车劳苦,而且颇有建树……”

他没有看向梁叛,而是冲着暖各种所有的臣工,声音不急不缓,但中气十足,以至于暖阁四面的墙壁都传出了嗡嗡的回响。

“不过,也有同僚认为梁郎中在述职的奏疏之中,言辞颇有可以考校商榷之处,因此,请梁郎中为诸位同僚解惑。”

他话说得很漂亮,但对梁叛来说,这些话的意思很简单:敌军还有五秒到达战场,请做好准备!

而那些早已准备好发难的景王派们,则仿佛听到了另一句话:大家按计划动手!

于是当场便有一人站了起来,看他的位置也不是很靠前,就在梁叛斜对面,交错一个身位,看来是个炮灰。

看他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盯着梁叛,张口就要诘问,谁知梁叛抢先开口道:“请问在场的,有谁去过倭国?有谁完全了解倭国的实际情况?”

那炮灰一肚子话顿时被硬生生憋了回去,直憋得他满脸涨红。

可暖阁之中偏偏就再一次鸦雀无声,第一是因为大家都没有适应梁叛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第二是的确没有人去过倭国,也没有人真正了解倭国的国情民风。

……

文华殿之外,十几个小太监不断地在紫禁城和西苑之间往来穿行,将自己在暖阁内的所见所谓传递到皇帝的耳中去,彷如一场稍有延迟的现场直播。

不得不说,有了科技的进步之后,的确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但没有科技的情况下,只靠人力有时候也能达到一些相当可观的效果。

区别只是,科技能够服务于普罗大众,而这种用人力堆砌的方式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特权。

此时皇帝和陆玑在谪仙殿内相对而坐。

两只蒲团,一张矮几。

两只茶杯,一尊火炉。

最新赶到的小太监,恰好说到了梁叛先发制人的这一段,皇帝听了大感趣味地道:“有意思。再去探来!”

梁叛恍然,原来是要造自己弄出来的火枪。

最后,这御史说道:“城外户口迁入,究竟是急是缓,户房把关是严是宽,朝廷还有没有从外地迁移入户的打算,这些都请内阁尽快拿个章程,底下办事的人心中才能有道标尺,以后都照此标准执行,便是忙也会忙得有条理,不至于做一圈倒头账,吃力不讨好。”

对此庞翀似乎早有腹稿,他没有和其他人商量,也没有让同僚们出谋划策,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道:“王恭厂工匠不足,朝廷打算从北直隶各县迁入匠户三百户。巡城御史和府县、南城兵马司划出三百户的地皮。其余户等要搬迁入城的,暂缓。”

阅读锦衣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