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第58章 后记回忆与感谢

  • 作者:刘诗平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4 15:47:05
  • 字数:4198

写作过程中,以下机构提供的资料帮助和良好服务,让我心存感激: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大学孔安道图书馆、冯平山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此外,朱丽双女士、柏峰女士、姚崇新先生、叶新先生、石忠献先生、康弘先生等均提供了许多帮助。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其他学者的著作,尤其是MichaelGreenberg、LeFevour、RobertBlake有关怡和的专著,饶余庆、冯邦彦对香港金融和财团的研究,以及怡和在成立100、150和175年时推出的纪念出版物。限于本书定位及编者要求,附录中只列出了主要参考书目,另有许多著作、论文及报刊文章让我在写作中受益。

感谢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总编辑陈翠玲女士与资深编辑姚沙沙女士。几年前本已答应交付书稿,然而由于时空变化和工作繁忙而一拖再拖,感谢她们的耐心和容忍、帮助和鼓励。作为本书繁体字版的责任编辑,姚沙沙女士付出了极大劳动。感谢中信出版社王冬军先生和秦启越先生为编辑本书简体字版付出的劳动,他们的认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年7月修订于北京

本书在《洋行之王——怡和》(香港三联书店,2010年3月)繁体字版基础上略作修订而成。感谢中信出版社王冬军先生和秦启越先生为编辑本书时付出的劳动。

刘诗平

2001年,当我完成《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一书之后,告别了多年对中国西部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来到新华社国内部从事金融保险业的新闻报道。从此,关注的多是当今经济金融话题,出差的地方也多是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东部和南部城市,曾经沉迷其中的西部渐渐远去。

2002年的一天,当我出差上海住在外白渡桥北侧的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BroadwayMansionsHotel)凝视外滩建筑群时,怡和、汇丰那些留存的建筑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突然吸引了我。在上海近代历史上,它们无疑是个强大的存在。

怡和是一家令中国人感情复杂的跨国公司。它的创始人正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广东禁烟时的头号鸦片商渣甸和马地臣,也是中英鸦片战争中英国获胜并签订《南京条约》的主要“功臣”。由此,中国开始进入耻辱与自强并存的艰难时世;也由此,中国开始进入艰辛而漫长的现代化历程。

书稿校毕,已是午夜时分。京城二环路上白天的如潮车流已经稀少,偶尔汽车驶过的声音衬出夜的宁静。终于能够从怡和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走出,心情顿感轻松。

2010年7月7日于北京

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生活是独特的。新华社总社及国内分社驻港各位同事,以及香港本地诸同事,给了我许多帮助和鼓励,深情厚谊,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岁月。其中,周桂莲、张雅诗、吕小炜等提供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为本书增色甚多,尤其是张雅诗为我从香港城市大学借阅相关书籍,指导我考察香港本地的一些历史遗存,让我铭感于心。

香港,是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地方:她命途多舛却总会时来运转,屡遭危机却总能化险为夷,每每乌云压城最终又艳阳再照……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进入到19世纪后,世界政治风云激荡,东西方历史在这里交汇而激烈碰撞,由此发生的剧变举世瞩目。放眼全球,以“弹丸之地”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城市,世所少有。

而对我来说,香港还是个自由的、能够满足个人好奇心的城市。在这里,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仰慕和尊崇的人物,并时常被一些人和事所激励、所感动。譬如,有幸听历史学家张广达先生在城市大学授课。他自从1989年去国后,四海漂泊20年,其非凡的史学素养和对一些基本价值的坚持,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绽放光芒;譬如,有幸在“”过后的音乐剧《酸酸甜甜香港地》彩排时采访到黄霑先生,青年时代正是在由他作词的《男儿当自强》、《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等歌声陪伴下长大的;譬如,也有幸在“爱心无国界赈灾大汇演”期间采访到李连杰先生,那时他的“壹基金”刚起步设立。回想当年在中学低年级时逃课步行十几里路,去看由他主演的《少林寺》,结果被罚数日不得进教室……

感谢父母亲,他们的爱是我人生的力量源泉;感谢妻子和岳父母,他们的关爱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而断续进行的写作拖了数年才交稿,其间所带来的麻烦与拖累之多,不难想象。

以感恩的心,感谢给我以帮助的每一个人。

2009年11月8日初稿

2003年,我来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探究怡和的兴趣。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怡和是香港割让之前成立于中国的唯一延续至今的外资企业,并且在香港依然维持着庞大业务,渗透于人们的衣食住行:零售(惠康超市、7睧leven便利店、万宁、PizzaHut、美心饮食)、地产(置地)、酒店(文华东方)、航运(空运货站、机场服务、货柜码头)、建筑(金门建筑)、保险(JLT)、投资银行……

于是,工作之余,我开始研究怡和,期望透过怡和这面镜子认识中国自身,加深了解香港及其与中国内地的关系,并于2010年3月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洋行之王——怡和》一书。

阅读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