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揭秘取经门

第42章 奎木狼——玉帝密使 2

  • 作者:孙春明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5 00:17:17
  • 字数:7658

本节之中,根据奎木狼的表现,可以说他的任务既失败了又成功了。在他自己来说,是失败了,没有能完成为难孙悟空的任务。对于玉帝来说,是成功了。玉帝并不是真的想毁掉取经大业,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罢了。这样的结局,是玉帝老早就知道的,也是玉帝想要的。

另外,玉帝对于奎木狼的惩罚其实是别有用意的。【玉帝闻言,收了金牌,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第一,为什么要让奎木狼去给老君的炉子烧火呢?看了下一回,就会明白那是因为金童银童被派下界执行任务去了。第二,【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玉帝的一个一箭双雕之计,表面上既是惩罚了奎木狼,同时也解决了老君的人手问题。更深一层的是,派奎木狼去监视老君的一举一动。否则,与老君烧火能立什么功呢?有功就官复原职,没功就重加其罪,看来玉帝的命令很坚决啊。官场之中,送美女,送仆人,都是尔虞我诈之计,千万不可照单全收,而又高枕无忧啊。奎木狼交出金牌既是一个任务的结束,又是另一个任务的开始。

其实,回顾一下本节的内容,还发现本节之中,还照应了一个前文情节。表面上看,百花羞公主的命运和唐僧的生母殷温娇何其相似。都是被掳抢占为妻的人。而且,悟空也试探出百花羞公主与唐僧的母亲一样,也是一个知书识礼之人。身份、地位、经历等两者相似之处极多。为什么百花羞公主可以活下来,而殷温娇却要赴死呢?至少,这说明了殷温娇之死与名节无关。

八戒和沙僧赶到波月洞向妖精索人遭拒,于是乎话不投机就动手了。正当双方战得难解难分之际,心里面小鹿乱撞的百花羞公主出现了。她叫停了酣战中的黄袍怪,并自作聪明地撒了一个谎。幸亏黄袍怪的目标不是唐僧,否则百花羞公主的这个金甲仙人入梦的谎言就是自讨无趣。什么是金甲神?她老公黄袍怪就是一位真正的金甲神。此村妇愚言,又岂能如此轻易地骗过天庭神仙。【那怪道:“浑家,你却多心呐!甚么打紧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捞几个吃吃?这个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罢。”】就在刚刚捉住唐僧的时候,黄袍怪还口口声声称吃定了唐僧,摆出一副他真的就是冲着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来的。但是,就在百花羞公主讲了一个不着调的金甲神入梦的谎言后,黄袍怪就放弃唐僧了。【放他去罢】,黄袍怪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就放弃了口中之食呢?因为他的真正目标是孙悟空,而经过与这两个和尚的交手,他已确认孙悟空并不在取经队伍之中。于是乎,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也为了讨好一下浑家百花羞公主,他干脆做个顺水人情放了唐僧师徒。虽然两个和尚不怎的,却也与他战个平手,要是真的吃了唐僧肉,恐怕也不得安宁,弄不好会坏了大事。再者说,孙悟空不在取经队伍中,这已经让黄袍怪开始怀疑那个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传闻的真实性了。

八戒和沙僧到了宝象国受国王之托,前来碗子山波月洞搭救百花羞公主回朝。黄袍怪没想到自己好意放走的唐僧师徒又回来了,而且这两个和尚还抓住自己强夺百花羞公主之事不依不饶。黄袍怪恼羞成怒,后悔当初不该放走这两个多事的和尚。一经交手才知道,八戒和沙僧远不是黄袍怪的对手。此战以八戒逃跑、沙僧被擒而告终。战斗结束,黄袍怪思前想后总觉得八戒和沙僧不会无缘无故跑来寻衅滋事。况且十三年前之事,宝象国国王也不知端的,八戒和沙僧是如何得知的?如果不是百花羞公主自己走漏风声,怎么会有人知道她就在碗子山波月洞?所以,黄袍怪的推测一点也不错。但是,百花羞公主就是抵死不认。莫说沙僧帮她隐瞒,即使沙僧承认公主有书信相托,她也会百般抵赖推说沙僧栽赃诬陷。要知道黄袍怪并不是真的妖精,他可是天庭的正牌神仙。照理他是不会像真的妖精一样但凭好恶就大开杀戒的。虽然沙僧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事实究竟是否真如沙僧所讲?黄袍怪心中颇有几分疑虑。为了搞清楚这件事,黄袍怪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宝象国。

黄袍怪化身俊秀猎户,殿前认亲。一开始,国王被他变化之术骗过不提,可怜唐僧被他变作一只斑斓虎囚在笼中。认亲过程中,国王并没有提到百花羞公主的书信一事。这让黄袍怪颇为安心。但是,当黄袍怪化身的三驸马指出唐僧是虎精之后,按理来说国王应该会提到那封“假书信”,并当面指出正是因为唐僧的“蓄意挑唆”他才派八戒沙僧前去降伏三驸马的。因为,此时国王派去降妖的八戒沙僧还没有回来复命,三驸马却出现了,难道国王不需要给三驸马一个解释吗?虽然三驸马绝口未提八戒沙僧的话茬儿,但是国王也不应该如此地若无其事啊。其实,这说明宝象国国王还不是一个老糊涂。实际上,国王坚信唐僧并不是妖精。原因就在于那封唐僧带来的百花羞公主的亲笔信。这封信上面的内容写得非常细致。

【老妖持刀又问道:“和尚,你一行有几个?终不然一人敢上西天?”】看来,黄袍怪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唐僧肉,而是取经队伍的人员状况。他想就此确认一下孙悟空的行踪。可是唐僧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三藏见他持刀,又老实说道:“大王,我有两个徒弟,叫做猪八戒、沙和尚,都出松林化斋去了。还有一担行李,一匹白马,都在松林里放着哩。”】唐僧因为白虎岭白骨夫人之事刚刚跟悟空闹翻了,所以他压根就没提大徒弟孙悟空的情况。内心深处,负气的唐僧似乎真的要与悟空决裂了。黄袍怪没想到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胖和尚面对屠刀居然还敢知情不报。他开始怀疑孙悟空就在取经队伍中的江湖传闻了。但是,黄袍怪还不能就此决断孰是孰非。于是,他干脆再等上一等,让猪八戒和沙和尚找上门来再作决断。说不定孙悟空改了名字,叫猪八戒或者沙和尚了。毕竟猪八戒和沙和尚加入取经队伍的原委,黄袍怪也并不知情,或者还有其他情况呢,亦未可知。

悟空到了碗子山波月洞,当即定下擒妖救师之计。他让八戒沙僧提着妖童前往宝象国诱敌出洞。此时的黄袍怪酒虽未醒,但是神志已然清醒了。不似昨日,歌舞美酒,正在兴头上,小白龙的刺杀也没能唤起他的警觉。这个时候,黄袍怪想起昨日之事略有后怕,考虑到自己宿酒未清,不宜出战,于是当即决定返回波月洞再做打算。黄袍怪回到碗子山波月洞,就真正和悟空交上手了。但是,直到悟空自报家门之前,黄袍怪是不知道自己此回的对手是孙悟空的。孙悟空如此地出现完全出乎黄袍怪的意料。正是因为如此,黄袍怪刚与悟空交手就处境被动。黄袍怪毫无准备仓促上阵,再加上自己技不如人,于是败在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下。黄袍怪的失败多少有点令人惋惜,但是这个结局却早已注定了。

在小白龙的劝说下,八戒前往花果山请大师兄孙悟空出山,这可为难坏了猪八戒了。当初正是因为他的挑唆,唐僧才将悟空赶走的。现在落难了,再上门求救,八戒这不是自找没趣吗?没错。但是为了取经大业能够继续下去,八戒顾不得这许多了。因为,八戒肩负神圣的使命,他绝对不能让取经队伍就此戛然而止了。否则,自己将功亏一篑。八戒多次在人前提到散伙,一则是因为唐僧出现意外,取经大业可能真的要泡汤了;一则是因为他是借用懒猪的身份试探他人。后面我们会发现,八戒不但心思缜密,而且城府极深。

【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这是怎么回事?八戒临走之时,不是与白龙马有言在先的吗?如果悟空请不来,自己也不会回来了。悟空一开始没有答应八戒归队,依着常理八戒应该高兴才对啊!八戒可以解脱了,回高老庄了嘛!八戒对于悟空的袖手旁观之举如此愤愤不平,这正说明了不到万不得已八戒是不会散伙的。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八戒智激大师兄,令他重返取经队伍,功不可没。

十三年前的那一幕,时间、地点及来龙去脉都叙述得分毫不差。例如【昭阳宫下】和【幸托于坤宫】这些内容,一个远来的唐僧是编排不出来的,虎精同样也编排不出来。因此,这封书信绝不可能是假的。但是,慑于妖精的实力,国王的这些心思不能有丝毫的流露。否则,极有可能是“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后果。因为这封信是百花羞公主暗中托唐僧带来的,所以国王绝口不提此信,否则女儿的命就保不住了。对于派八戒沙僧前往波月洞之事,国王也装作不知,只当没这回事。强敌当前,他唯有装傻充愣,任由妖精做大。紧接着,国王审时度势献上“美人计”。果然,黄袍怪以为自己的谎言天衣无缝,于是得意忘形。歌舞当前,他肆意胡为,不仅饮酒作乐,竟然还吃起人肉来了。小白龙的出现也没能让他警觉起来,他真的以为自己做上三驸马了。

小白龙受伤之后,回到马槽等待八戒沙僧的音信。八戒睡醒之后,【他见那星移斗转,约莫有三更时分,心中想道:“我要回救沙僧,诚然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罢!罢!罢!我且进城去见了师父,奏准当今,再选些骁勇人马,助着老猪明日来救沙僧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八戒此时的心思。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取经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悟空已回花果山,沙僧也失手被擒。如果此时八戒要散伙,恐怕并没有什么障碍吧!但是此时的八戒却坚持不散伙,一心要救沙僧出来。可八戒一遇到小白龙,他的态度就变了,口口声声的嚷着要散伙回高老庄了,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唐僧已经落入妖精的手中了。所以,但凡八戒要散伙,唐僧一定出事了。否则,八戒是不会嚷着要散伙的。因为唐僧一旦出了意外取经也就化为泡影了,散伙是迟早的事,与八戒无关。可见,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他内心深处却不希望队伍散伙,顶多也就是指望取经路上别人多干点自己少干点。到后面我们会发现八戒的身份并不简单,但是这与他好吃懒做的秉性并不矛盾。

阅读揭秘取经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