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揭秘取经门

第81章 八戒巧破“偷天换日”计 1

  • 作者:孙春明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5 00:17:31
  • 字数:5684

但是,由于军情紧急,观音菩萨和悟空没能就这一基本方针及时制定出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实施步骤来。“真假美猴王”一事尘埃落定之后,观音菩萨呕心沥血,终于就如何落实“李代桃僵”这一基本方针设计出了一整套的连环妙计。这一整套连环妙计确实是个大手笔,也是观音菩萨少有的巅峰力作。此连环妙计以“李代桃僵”作始,以“偷天换日”告终。不过,在这一整套连环妙计付诸实施的时候,菩萨最早安排的却不是这作始的“李代桃僵”之计,而恰恰是作为结尾的“偷天换日”之计。如此宏大的一步棋,菩萨不会轻易出手。如果不是事前就准备好了后招以确保后路无忧,菩萨又岂会轻易放手前行?“李代桃僵”之计,前文已经分析过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由观音菩萨亲自订下的“偷天换日”之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刚进比丘国的时候,唐僧师徒就对比丘国更名为小子城一事充满了困惑。入城以后,师徒们沿街市行走,又发现了鹅笼景观。经悟空的侦察,这些鹅笼之内安置的竟都是些五六岁的小男孩。这究竟是何道理?唐僧内心充满了疑问。直至金亭馆驿斋毕安寝之际,对此疑问唐僧仍然不能释怀。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向驿丞打听了此事。驿丞起初并不愿说,还告诫唐僧千万莫要多管闲事。谁知道,越是如此,唐僧越是要打听。经不住唐僧的一再坚持,驿丞最后还是松口了。

说起来,这件事该是比丘国国王的无道之举。三年前,有一老道人因向比丘国昏君进献美女而成比丘国国丈。昏君得此美色,昼夜贪欢不已,终于弄出病来。于是,老道人趁此机会向昏君进药,进长生不老之药。据老道人口称,这药源自海外秘方,极能延寿。只不过,这秘方的药引子却极为特殊,乃是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昏君鬼迷心窍,竟然信以为真了。抛开这个药方的真假不论,这国王治病的流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这长生不老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做一个“长春真人”。这不老之药不就是用来救治这昏君的纵欲之殇的吗?难怪乎神仙妖怪们都要长生不老呢!这“长生”之下竟还隐含着“长春”之意。突然间,恍然大悟了。长生不老,神仙妖怪们前仆后继,孜孜以求,他们的动力到底在哪呢?就在这绵绵不绝的原始冲动上。既然都得了长生不老之躯了,还怕什么呀?一颗大蟠桃可得寿四万七千年,有了这道“免死金牌”,在这四万七千年里,还不得使劲折腾?这真是“日饮千杯意不醉,夜战十女力不衰”啊!弗洛伊德的眼光独到,这性与政治还真是从来都紧密联系的啊。

取经队伍过了西梁女国之后,荒村外唐僧与悟空第二次决裂。悟空被逐离队,负气前往南海落伽山向观音菩萨“诉苦”。然而就在这次“诉苦”的过程中,悟空和观音菩萨就取经大业如何进一步开展的问题苦苦探讨了四昼夜,终于达成了共识。他们一致认为,肉眼凡胎的唐僧一直是取经队伍的软肋和弱点,也是有阻于取经大业中的最大“障碍”。现如今,取经大业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强手如林的斗争环境,要想“多快好省”地完成取经大业,就必须及时清除掉这个“障碍”。于是,菩萨和悟空订下了“李代桃僵”之计,作为取经大业攻坚阶段的基本方针。

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国丈来此是为了要吃小儿心肝吗?沙僧的推断符合常理,的确有此可能。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尽然。如果白鹿精此来的确是为了小儿之心,那么凭他的能力他大可暗中下手,根本没有必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而且,他来比丘国已经三年了,为什么三年来他一直不下手呢?国王得病也是最近这几个月的事情,在这之前白鹿精为什么一点作为都没有?而且,当他得知小儿之心化为泡影之时,他为什么没有下令继续追查呢?难道他的目标也是唐僧肉?如果他也是冲着唐僧肉来的,那么他为什么又要搞出这千余小儿之心的事情来呢?这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幸亏悟空继续留下来打探消息,要不然唐僧定然死于非命。原来,唐僧走后,就有奏报称用来取心的千余小儿被风刮走了,杳无踪迹。昏君又惊又恼,不胜悲伤。于是,老国丈献出了毒计。【国丈才说:“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国丈此言一出,国王立即就动了心思。于是,老国丈继续献“请君入瓮”之计,欲骗唐僧自投罗网。悟空得知此事,立即回来报信。唐僧一听悟空口呼祸事,吓得晕了过去。无奈之下,悟空定下“李代桃僵”之计,替唐僧前去“自投罗网”。悟空变成唐僧的模样再次入朝,使出神通,剖开皮腹,取出各色心若干。国王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呆了。悟空收了法相,老国丈这才认出了他。于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最终,还是老寿星出面,“化干戈为玉帛”,这才了结了这场劫难。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个老寿星的坐骑白鹿精为何要化身老道人前来比丘国呢?【寿星笑道:“前者,东华帝君过我荒山,我留坐着棋,一局未终,这孽畜走了。及客去寻他不见,我因屈指询算,知他走在此处,特来寻他,正遇着孙大圣施威。若果来迟,此畜休矣。”】老寿星的这番话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内容,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其间到底有几分可信,一时之间尚难断定。回想起唐僧师徒在金亭馆驿的一番对白,沙僧的话似乎倒有几分道理。【沙僧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

昏君相信了老国丈的话,自然就要全国收集小儿之心了。为此,唐僧【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老师父发了慈悲之心,徒儿们又岂敢怠慢?于是,悟空便答应要救下这一干小儿的性命。为了确保救人计划万无一失,悟空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即将这千余小儿送出城去,好教那昏君无处取心。只不过,千余小儿送出城去,总得有人照应呀!于是,悟空便将【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全部拘传到位,命令他们使出神通将小儿摄出城去,善加照料。翌日天晓,悟空就与师父同登宝殿晋见那鬼迷心窍的比丘国皇帝。

国王取宝印给唐僧的通关文牒画了押,正要向唐僧打听取经的缘由,忽然当驾官奏报老国丈来朝了。【那国丈到宝殿前,更不行礼,昂昂烈烈,径到殿上。国王欠身道:“国丈仙踪,今喜早降。”】昏君对这位老国丈可是一点也不敢怠慢啊!这个傲慢的国丈大人似乎平时是并不怎么现身的。“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国丈这一次大驾光临到底所为何事呢?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他的出现是为了帮国王下方配药的。因为,按照原定计划这日正午该是那国王剜取小儿心肝之时。这么重要的时刻,老国丈这位主治医师当然要到场了。只不过,他早来了一步刚好遇到唐僧前来倒换官文。这正是“同行是冤家”啊!就长生不老一事,唐僧和老国丈的理解大相径庭。为此,唐僧还遭了老国丈的一顿抢白,羞愧无地。唐僧灰溜溜地下了金殿,悟空当即在他耳边说出了真相:【这国丈是个妖邪。国王受了妖气。】悟空留下来继续打探消息,唐僧独出朝门。奇怪了,悟空是凭什么说他是妖怪的呢?

阅读揭秘取经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