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老街小饭馆

295.炖牛肉的奇妙香味

  • 作者:大风至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2-18 16:51:13
  • 字数:2726

尽管后来因为修建水库等原因被政府回收了不少,但还是巴图留下了一小部分,让他得以延续祖上的畜牧业。

三个大家族撑起了一座古老的玉簪村,在清朝祥云寺的鼎盛时期,三姓家族也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

当时的王爷允许他们建起高门宅邸,规格高于其他百姓院落许多。

老宅所在的胡同被称之为“毛浩日胡同”,呈由西向东弧形走向,上游还有一处高矗的环形土崖,使得整条胡同有如弯月。毛浩日在当时的“官话”蒙语当中是不直通的意思,故而胡同名字也被称作“并不笔直的胡同”。

毛浩日胡同是季家的发祥地,也是建村以后的第一条胡同。北面是高耸的迦山,南面是由山上各处泉水汇聚而成的四季常流的清河,周边大片肥沃的缓坡地,河流下游还有开阔的河套地。在岁月的长河里,村屯扩大,人口增加,季家后人都是以毛浩日胡同为中心,沿两岸列居建房,安居乐业的。

随着季家人口的不断增多,毛浩日胡同住不下那么多的人,家族的分支就开始寻找其他的风水宝地。因为对泉眼“鲁斯”的崇拜,季家的一个分支来到清河上游选择了一口大泉眼的所在。泉眼旁长着一棵参天大榆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被季家奉为家族神树。受到泉眼的滋润,那一带树木茂盛,环境极好,季家分支搬去之后,一直居住至今。

季家作为三百多年前在此落户的第一大姓,老宅所处的位置是有着相当的风水讲究的。它位于整条胡同的东面,这个位置在民间称为“蛇盘兔”,寓意祖祖辈辈富有兴旺。

除此之外,沿河流东岸山势呈缓坡,较为开阔,那里水源丰富,草木葱茏,树荫蔽日,缓坡以东还有大片的向阳坡地和荒地,是当年祥云寺赐给鲍家的牧场。

在现代看来,两条胡同是共同居于中心地段,玉簪村的村民以此为中心,沿山谷地势向西向东延展居住,至今保持这种村落格局。

另外一个大家族就是巴图的祖上鲍家了,但因为其家族擅长以放牧为生,为了便于放牧,他们选择了距离迦山北沟较近的地段,他们可以直接把牛羊放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谷,那里两侧山势陡立,有长年流淌的山间河流。

三座大宅采取的都是北方传统的院落建筑,为两侧有耳房的一进院子。因为院子足够大,大门也非常高,所以院中树有一道影壁墙,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分婉约,又增加了主人的私密性,非常符合过去大户人家的做派。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玉簪村的第二条胡同是与季家同期应招至此的铜匠世家、园艺高师王姓家族。当时祥云寺内所有的佛像、法器和乐器都是王家人制作的,在祥云寺建成后,寺内的一切园林景观也由王家设计。尽管祥云寺经历过几次摧毁重建,但院内主体设计风格还保留着王家最初的设计理念。

王家居住的胡同叫做“额热根垓”,稍晚于毛浩日胡建成,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两条胡同可以视为同期建成。由于地形原因,额热根垓与毛浩日胡同中间有一座山丘,仅有一条羊肠小径互通往来。

阅读老街小饭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