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职场潜伏心理学1

第10章 搞好同事关系——从独立到相互依赖 1

  • 作者:张超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6 02:21:31
  • 字数:9200

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安贝妮。

大学毕业后,她很幸运地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对于刚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她来说,她对工资待遇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对于第一份工作,她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

这样的一个行动让工人们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得到了疏导,于是在心理学家们的努力下,霍桑工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正视工作,并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个有名的心理学效应也就产生了。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抱怨的权利,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你的情绪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疏导,就像霍桑效应所反映出来的,当人们想说的话说不出来的时候,或者他没有抱怨的行为的时候,他的内心未必波澜不惊。

上班第一天,漂亮的安贝妮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了珍惜这份工作,她每天第一个来公司打水、扫地,帮大家把办公室的电脑桌擦得干干净净,同事们有什么要求她做的事情,安贝妮总是放下自己手头的活,帮大家处理得稳妥得当。不久,所有人提起安贝妮,都提起大拇指。

不抱怨的世界,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中。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抱怨在生活中总是时常可见的,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霍桑效应”,这个效应得名于美国芝加哥市郊外一个叫做霍桑的工厂。这是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即使是这样,这里的工人们依然没有感觉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这让工厂的负责人们非常的费解,于是在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来寻找原因。

心理学家们来到工厂后,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努力,用两年多的时间,找了两万多个工人谈话,这些专家在和工人沟通的过程中,耐心倾听了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他们对工人们的抱怨非但没有压制,还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听了这话,安贝妮真的痛哭失声,她觉得职场充满了困惑和痛苦,竞争是那么残酷无情,就连以往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都经不起一丁点儿波折,一切令她无所适从。巨大的落差让安贝妮顿时失去了信心,甚至对职业生涯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心理学专家支招

如果你是刚入职场的青年人,那么你一定要注意,无论最初,这份工作令你多么开心,你都要放稳自己的心态,一定要有平常心,告诉自己一切只是刚刚开始。要知道,作为一个年轻人,领导很容易认为,你的热情和激情都不缺,但是领导最担心的就是年轻的弊端,那就是没有长性。所以,你可以恰好表现出另一面,以稳重和谨慎的做事风格,以长期的始终如一的表现,赢得领导的肯定。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总结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心理,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就是阿伦森效应,讲的是人们的接受心理,就是说人们非常尊敬那些把事情越做越好,赢得赞赏越来越多的人,而反感那些好事做得越来越少的人。

这样的心理很容易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群孩子周六、周日的时候常常在楼下大吵大闹,这对于一楼的老大爷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他劝了孩子们好几次,但是这些孩子转身就忘了。有一天,老大爷想了一个方法,他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还这样热热闹闹的,我就给你们每人两块钱。”果然,这一周孩子们更加高兴,吵闹声更大。第二周,老大爷说:“不给钱了,给两块糖吧。”孩子们显然就不大高兴了。第三周的时候,老大爷说:“今天,我决定给你们发两颗瓜子。”

阿伦森效应——别让别人以为你在“装”

除此,在和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懂得别人的心理,不必苛求自己呈现给别人的形象多么完美,那样别人对你的“期望越大,要求越高”。可以把真实的自己呈现出来,将自己的缺点表示出来,这样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因为一般人都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缺点,所以有人如果有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很诚实,从而产生信任感。

霍桑效应——抱怨之前,先干出成绩

在这里,我要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我的理解里,人们更加反感那些在做事情上走下坡路的人,是因为他们认为那个人在“装”。职场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职场厮杀,每个人都要学会“装”,但是大家却非常讨厌别人的“装”;每个人都变得很精明,但是却讨厌别人的精明。

一个人初入职场,他可以不懂很多事情,甚至不会用传真机都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一定不要给人留下“装”的感觉。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性格来,这样就不会留下引发后期“暴露”的导火线。

但是,逐渐的,烦琐的工作细节让安贝妮有点吃不消了,有时候自己正忙着还要给同事处理事情,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又因为她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她更加紧张自己的失误,更加进入不了放松的工作状态。以至于形成了恶性循环,工作越来越不出成果。

领导对安贝妮也开始有了意见,觉得她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是缺少内涵,于是,她的美丽也成为一种轻浮,而且加上安贝妮给同事们做的服务太多了,领导又觉得她做事情不但不稳重,还总是想走捷径,不好好工作,反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搞关系”上,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对她的意见越来越大,后来就直接批评了她。

要知道一个人内心的变化是非常神奇的,人心悄悄起了变化之后,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棘手。但是,在职场中,抱怨也并不意味着要傻傻地去说,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公平,放任自己的恶劣情绪污染的办公场所。如果这样疏导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处境变得非常糟糕,没有哪个领导愿意对爱抱怨的员工委以重任。

对于这个问题,成功打了翻身仗的安贝妮有话要说。

安贝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女孩,她现在就职于一家小型私企,已经走到了管理层,25岁的安贝妮安安稳稳地坐在管理的顶层,没有丝毫的勉强和吃力。

这要从一年前说起,从那次危险的辞退说起。

她的领导叫小华,小华没有学过广告专业,很多时候,对于安贝妮的创意,小华都持保留态度,她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一个创意在不知不觉中拖了一个月,安贝妮也得不到明确的答复。

这让安贝妮非常头疼,她总是揣着自己的创意实现不了,但是还要处理小华分配下来的琐碎工作,这让安贝妮开始了抱怨。有一次,她和同事吃饭的时候,无意中聊起了工作,安贝妮不由感慨地说:“工作的感觉糟糕极了,领导在这个领域里并不专业,所以,很多方案都被拖着得不到实施。”

她没有料想到这句话终于被小华知道了,安贝妮非常的郁闷,一方面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因为自己没有实现价值,再跳槽也没有底气;另一方面,她早听说小华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她一定会“报复”自己。

这时候的她,矛盾而且无助,每天如坐针毡,她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朋友聊天,这位朋友给了她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发生了变化。

朋友给她的建议是,虽然有了抱怨就要发泄出来,不能硬撑着,但是切不可再和同事讨论了,不如把自己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和抱怨都像日记一样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有了书面的整理,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非常清晰,工作也就不再麻木了。而且,这样的疏导,也不会让安贝妮的委屈和抱怨积压在心里,演变为心理问题。

更绝的是,这个日记本就是牵制小华的法宝,当然,小华未必知道安贝妮把一切记录在案,但是在安贝妮的心里,这些记录形成了良好的心理保障,如果有一天,小华突然“报复”自己,说安贝妮说的一切都是子虚乌有,那么所有的工作记录,可以证实自己的清白。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切都如意料中的那样发生了,当辞退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安贝妮没有愤怒,她只是拿着自己的工作记录,平静地敲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形势在瞬间发生了逆转,安贝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心理学专家支招

对工作中存在不满很正常,如果你是一位老板,对抱怨的员工,你该懂得理解与包容,听一听底层员工的抱怨,这最能暴露出管理中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员工,那么你不正当的抱怨方式可能让你被炒鱿鱼。正确的做法是,迎合领导的心理,要知道,没有一个领导不喜欢有实际绩效的人。你可以先克制,在工作中,先干出样子来,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你的抱怨也帮助你成了功臣。

比马龙效应——入职,就要学会表演

比马龙效应有很多名称,还被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是由一个古希腊故事得来的。

传说,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非常热爱雕塑。有一天,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皮格马利翁给少女取名叫盖拉蒂,他久久地看着这个少女,感觉自己爱上了她。

于是,他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而且希望少女能够接受自己的“爱意”。有一天,当他再次走到雕像旁,凝视着雕像的时候,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对着皮格马利翁嫣然一笑。

后来,盖拉蒂居然开始说话了,它完全变成了皮格马利翁梦中的美人!这是一个传说,但是这种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是一条“铁律”。我真的很喜欢一些美国人那种由衷的自信,不管他们有多老,长得有多么肥胖,唱得有多么难听,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是美丽的,都能自信满满地去参加选秀。在职场中,流行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也是对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权威注解。

想一想,在工作中,没有一个人是单枪匹马就能做好工作的,一个项目的开展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很难想象,没有上级和周围人的支持,一个人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周围人都说不行的时候,这个人会发现自己真的“不行”了,因为大家的怀疑能够动摇人的信心,而且行动上的不支持也会增添巨大的阻力。

怎么样才能让别人说你行呢,这是很多人迷茫的一点,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那些被人评价不行的人,是因为自己先给别人传递出“我不行”的信号!一个人,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先从“表演”开始,当你的“表演”到了自然的境界,你前方的风景就会不一样。

韩晓玉是一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在她所在的单位,大家的学历都比她高,刚入职的时候,同事们谈论什么事情,她傻傻地说自己不懂,有人就非常夸张地说:“天呀,你连这都没听说呀,真难以相信。”想到这里,她的内心就会非常的脆弱。

她不想一直这样下去,她懂得自卑的心理会阻碍她在工作中的发挥,没有办法,她只能硬着头皮“装”。她把自己表演成一个自信的女性。

这给安贝妮的打击就更大了,后来,她索性采取了相反的行动,有同事再找她帮忙的时候,她就冷冰冰地拒绝了,地也不扫了,水也不打了。终于有一天,有个同事小张让安贝妮帮忙打印一份文件遭到拒绝的时候,小张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贝妮,你可真变了,漂亮女孩本来就骄傲,你刚来的时候,对我们那么好,当时就有人说你是装的,我还不信呢。”

这让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气愤,大家说,我们不玩了,我们要回家。就这样老大爷终于利用孩子们的心理恢复了安宁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想要拿到自己要的,就要知道别人要什么,人际关系在职场中更是生死要害,谁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一味地取悦别人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关键还是要了解人的心理。

阅读职场潜伏心理学1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