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志廖化新传

104、熊山部署

  • 作者:烽岳键客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8-06 06:04:28
  • 字数:7038

投石车不得不调整射击角度,尽管如此,这些精心打造的攻城武器,也只来得及进行一轮抛射,随后,就在江东军的攻势里损失殆尽。

陈邵的步兵表现同样一般,猛然遭到偷袭,将士们伤亡惨重,阵线不断后退。

因此,关平在第一时间见到了廖化。

兴山城战局已经稳定,双方无力发起新一轮进攻。

陈邵部队即将崩溃的时候,关平带兵进行支援,攻击了来犯者的侧翼,这才暂时稳住防线。

最终,关平只能坐视敌人回撤。

战后,关平和陈邵两人派出大量斥候,侦查廖化的动向,但是,斥候始终没有带回可靠消息。

为了第一时间知道廖化的下落,关平把西岸大营的管理交给了副将,自己却留守在东岸大营。

直到兴山城的城楼起火,廖化军才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在赢得城外的决战和守住兴山城之间,敌军主将选择了后者。

敌军开始有组织的撤退。

两军取得了默契,各自收殓好战场上的死者尸首。

但是,战场却没有打扫干净。

进入东岸大营之后,廖化和丁奉等人分离,他进入大帐。

返回大营的途中,廖化看到了太多战斗过的痕迹。

关平当然明白,火光必然与廖化有关系,所以,为了策应廖化,他打算带兵追击。

但是,陈邵的部队阵形混乱,影响到了关平的追击。

但是,战场形势很快逆转,敌军从兴山城内杀出,廖化军转攻为守。

最开始,一切都在廖化军二将的掌握中。

投石车的石弹狠狠砸向城墙,城上守兵发出惊呼。

关平能支援陈邵,敌军城外大营的部队同样也会进行支援。

敌人的增援赶到后,廖化军兵力开始捉襟见肘,形势一度非常紧张。

任何一方在得到生力军增援之前,都很难改变战争态势。

这场战斗,两军都损失惨重,相比较而言,孙桓的损失更大些。

孙桓夜袭的目的没有达成。

但是,廖化超额完成任务,他不仅对兴山城北城进行了破坏,还焚毁了仓库中的大量物资。

更关键的一点,廖化亲自证明了廖化军进攻兴山城的意图和能力。

可以说,夜袭的目标都实现了。

廖化需要返回熊山,准备处理武陵战场的事务。

兴山城战场,只能留给眼前的二将负责。

尽管希望两人守好营地,廖化却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

根据廖化的判断,只要将士们再坚守一个月,房陵和上庸两地就会给熊山运来足额粮食。

山里的百姓也能够及时转移到上庸郡。

为了更好的把战事拖延下去,廖化希望两位将军能够实行弹性作战。

在廖化的眼里,保留住军队更重要。

有兵有将,即使失去一切,也可以重新夺回。

必要的时候,二将甚至可以放弃两岸大营,分别退守熊山临时营地和兴山城外两道防线。

二将的任务是防守,廖化希望陈邵继续打造投石车,摆出进攻的姿态,诱导孙桓进行误判。

下达命令之后,廖化带着丁奉和其余将士,返回熊山。

行军的时候,廖化检查了通道的修建进度,他对将士们的效率很满意。

不仅苏由做事让人放心,邓贤同样珍惜这个立功表现的机会。

鼓励邓贤好好干,廖化却拦住了苏由。

把修路的工作安排下去后,苏由继续跟着廖化返回熊山营地。

廖化还记得自己对习宏的承诺。

趁着兴山城战局稳定,上庸战事没有开始。

廖化准备提前下山,前往武陵,开辟武陵战场。

兴山城有两将负责,熊山大营却只需要詹晏一人。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詹晏都是除廖化之外的唯一人选。

所以,廖化需要苏由辅佐詹晏。

回到熊山大营的主帐,廖化见到了詹晏。

此时,詹晏的身体状况已经恢复了。

只不过,廖化完全没想到,马良居然会出现在詹晏身边。

廖化进入营帐后,帐内的两人都很激动。

詹晏:“你来的正好,侍中有事找你。”

廖化疑惑的看向马良,马良是刘备的侍中,深的信任,很可能带着命令上山。

如果是刘备的命令,廖化不敢不听。

廖化却很担心,害怕刘备明明不了解荆州实际情况,却乱下命令,影响廖化在西荆州的布局。

马良开口之后,却压根没有提起刘备,“我刚从五溪蛮那里回来,蛮王很支持咱们,还给我一个承诺,愿意在合适时机带兵配合我军作战。”

“但是,”马良话锋一转,“五溪蛮王麾下有不少顽固分子,他们对主公有敌意,有一个老顽固叫巴飞特,他对我的成见很深,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马良提起了姓巴的老者,廖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熟面孔。

很快,廖化重新调整思绪,他想到了自己给习宏的承诺,质疑道:“为什么选我?”

马良:“你让我给五溪少主沙摩柯带了四个字,这话我带到了,对方对你很重视,我相信,有你陪我,说服效果一定更好。”

廖化认可马良的判断,沙摩柯是个重情义的人,一定会给自己面子。

但是,真正决定五溪蛮是否支持刘备反攻荆州的,是利益,不是人情。

如果利益足够大,廖化即使不出面,马良也能跟五溪蛮族达成共识。

如果利益不够大,即使沙摩柯对自己再客气,两军也不会联手。

最关键的一点,廖化有很多更重要的军务需要处置,五溪蛮的事情虽然重要却不紧急,一时之间,廖化倒也不想急着跟马良走这一趟。

突然,大帐的门帘被掀开,一名士兵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看向詹晏,士兵汇报:“将军,斥候抓住了一个仓皇上山的男子,男子只说自己奉了武陵从事樊胄的命令求见廖太守,无论我们问他什么,他都不说。”

廖化倒是愣住了,现在只是四月底,还没到五月初,习宏这么匆忙赶到,一定武陵又出现了新变故。

廖化连忙命令使者把人带进大帐。

过了一会儿,习宏果然来了。

习宏一眼就看到了廖化,语气很急躁,“廖太守,樊胄已经起事了,聚集了数千夷兵,我的哥哥也聚集了七县的兵力响应汉中王,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廖化连忙进行安抚,“习兄弟,你先别慌,咱们不是说好了五月起兵,你们为什么会提前起事?”

习宏还没开口,马良先说话了,“这是我的意思,咱们营造出一种声势浩大的氛围,这样,五溪蛮会在孙刘的对决中倾向于咱们。”

如果仅仅从争取五溪蛮这一点上看,马良的判断不能说不对。

但是,从战略大局上看,马良的决定让廖化变的很被动。

但他也没办法指责马良,看向习宏,廖化叹了口气,“你先下去休息,等我把山上的事情安排好了,咱们就立即下山,去武陵。”

习宏依旧有些不放心,一边离开,一边回头叮嘱,“廖太守一定要尽快啊。”

习宏离开之后,廖化收起苦笑,面色严肃的看着詹晏。

詹晏一直留守熊山,某种程度上看,指挥熊山部队的经验比廖化更多。

日常军务,廖化当然不需要叮嘱,廖化关心的,有三件事。

第一,加大对东进通道的建设速度,尽快将临时营地中的粮食运回大营,把平民送到上庸。

第二,加强对鹿车和木牛的建造力度和速度,尤其是结构简单,用料更少的鹿车,将会成为建造重点。

第三,熊山大营的将士们要不间断的下山,对巫县、巴东、秭归三地进行骚扰,牵制敌人兵力,减轻兴山城战场压力。

詹晏还是和以前一样,对廖化的命令表示出无条件支持。

詹晏不仅不反感廖化指挥部将一样的指挥自己,反而关切的叮嘱廖化,下山之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

廖化重重的点头,詹晏、关平两人不仅是自己的同僚,更是朋友

离别之前,廖化取下了那把断裂的虎皮弓,递给詹晏。

“这么珍贵的武器防身,没想到,我却把它用坏了,真的很惭愧,这弓还能修复吗?”

接过弓箭反复打量,詹晏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弓身,“这弓已经坏了,与其维修,不如重新打造一把新弓。”

詹晏笑着摇摇头,“弓箭再珍贵,也比不上情谊,这弓箭说不定代替廖将军‘死’过一次了呢。”

廖化接过弓箭,神态严肃,“即使这弓无法修复,我也会继续带着它上战场。”

詹晏似乎也有些意动,“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廖将军能否给我半把弓,让我留下做个纪念。”

廖化当然没有意见,两个人各自取了半把弓,廖化随手把半张弓挂在腰间。

带着詹晏,廖化找到了苏由,让两人对接相关军务。

同时,廖化命令丁奉留守大营,补充兵员的同时,加强部队训练。

军务安排妥当后,会合了马良、习宏,廖化正准备下山。

苏由骑着快马,来到廖化身边,这名一贯无条件执行命令的部将,这一次却想违背命令,希望和廖化共同下山。

关平和陈邵两人都是猛将,为了维持士气,二人亲自上战场,参与作战。

在大帐里,廖化见到了关平和陈邵。

从两人的嘴里,廖化了解到战事的全过程。

阅读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