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关山屹月

346 辽夏议和

  • 作者:云山缥缈中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09 13:33:22
  • 字数:7104

很快夏军就追来了,才一上岸,草丛里突然冲出队人来,混乱之中也不知有多少,给夏军来了个迎面痛击。而且让侃哥这么一指挥,这支几十的人马,愣是打出来几百人马的气势,又喊声震天,夏军害怕中了埋伏,立刻便撤了,说不得侃哥此次就立了大功。

就在南岸一众厮杀的时候,明珠、灭藏两个厮,亦两路齐出,趁乱就把这营寨给夺了。众人占据了这一块地盘儿,重新设立了营寨,又打算重新建造房舍,把麾下人马都安排起来。

除去这些,夏国那头,这些年已经明显穷了,国库里没有什么积蓄,胜了夺来的财物也有限,远远不足以弥补耗费。辽军今次打下来的疆域,又多是些不毛的荒地、沙漠、河谷、滩涂,夺到手里面屁用没有。而且这么老远的路程,还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建堡寨去驻守,怎么看怎么都是吃亏。

还有人说,打下夏国,为的是将来可以吞宋。本来按照国力算,宋、辽之间,两家谁都奈何不了对方,一旦把夏地拿下来,情势立刻就不一样了:一来可以将青盐统一售卖,以资军费;二来可以控制战马,不许边人任意售卖,减弱宋朝的配备;三来可以从河北、关西同时出兵,把宋、辽两家的战线,直接从横山往南平推。

石侃哥这边的人马里头,许多人都做过泥瓦匠。别人不说,李通早在入教之前,更是专门做过这行,因此建筑房屋这事,他正好可以带头效力。侃哥一行又建了功劳,此次已经是第二功了。

辽国那边,眼看着没藏讹庞的降书,已送至耶律宗真的手上,朝堂上众臣有同意受降的,也有不愿意受降,想要继续吞夏的,议论不已。

有人算了一笔账,此次辽国发动大军,多路人马前去西征,耗费的钱粮人马无数,其实并不得什么好处:中线、南线、北线的人马,以及各地的役夫,加起来总共有数十万,数十万人马每日的消耗,就是笔大钱,更何况两边还打了这么长时间。

尤其是南线萧惠这头,人马众多,除了粮草、辎重以外,还有被夏军损坏的船只和辎重,多一日更是耗费颇巨。本来辽军就水军不多,养一个水军,比一个骑军耗费还大。此战水军损失的不少,太过浪费。倘若水军伤筋动骨,一旦东面有什么动静,将来拿什么去对付高丽?此又是另外一件事。

众人露天席地大摆宴席,通宵达旦价畅饮。星光之下,人群围着几十堆篝火,把十几里之外都照亮了。别说上面人在一块儿吃了个尽兴,便是下面这些军士们,也都吃喝得足了。几个头领都吩咐了,叫全寨人马尽管放开肚皮只管吃,都不醉不归。

单蒙着头喝酒没什么意思,需要有人出来说几句。怎奈头领们大多是粗人,能动手就不开口的,开场白他们又不会说。这个话儿,免不了还是侃哥来讲。侃哥一出面,说的也是些家常的话儿,不知道为啥,就算是几句聊天的话儿,从侃哥的嘴里面说出来,偏让人爱听。

侃哥会说书这件事,也不知被哪个泄露出去,不少人就都知道了。突然有一个起哄道:“石头领,之前那仗,你们是怎么诈败瞒过了夏人,又怎么用伏兵胜了他们?给俺们讲讲!用的是诸葛亮的哪一计?俺们也跟着多学学!”

谁知道这一次联军想简单了:明珠、灭藏进攻了几次,几次都是无功而返。夏军借助山峦的庇护,在周围设了重重的防御。在这么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联军人马损失的不小。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众人立刻聚在一块儿,商议叫明珠、灭藏两家佯攻,故意把夏军吸引到别处,然后由安孝杰人马在南面主攻。

果然这一次就有了进展,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安孝杰便率众杀过了漯河的北岸。见这个情形,夏军立刻回过神来,急调遣人马,把大部重新安排到南边。安孝杰挡不住夏军的反击,立刻被他们赶下河,急往南逃。

说起来这一处夏军的营寨,正北背靠着一处山峦,面南又是一道河水,不大好打。联军为了能够顺利拔寨,仗着人多,用两路的人马一齐进攻,准备把安南寨一举拿下。

对这个疑问,侃哥在喉咙里支吾了几句,却没多讲,倒是领着头畅想了一番将来的前途,这话题引起来众人的兴趣,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了这两次功劳后,侃哥这边人虽然不多,到底让众人信服服了,侃哥的交椅,总算是可以坐稳了。

吃得多了,各家的人马聚在一块,又开始商议些赚钱的事:如何向南扼住路口,向沿途的商贾们收税;如何抵御官军的围剿;如今与周边的部族周旋;附近哪里有充足的兵源。

因侃哥一说,众人立刻回忆起来,之前的时候,似乎听过师父讲这样的书:诱敌深入这一计,诸葛亮和张良都用过!怪不得师父一点不急,原来人家早谋划好了,胸中成竹!

话还没说完,突然间形势急转直下,安孝杰被夏军打得鼠蹿,拨风也似往南岸就逃。见了这样,埋伏在南边的这些人,急忙请示侃哥道:“大事不好!师父咱们是不是该撤!”

侃哥这时候虽然也慌,一想到自己的腿脚不方便,跑起来肯定比不过这些徒弟,能落到最后,立刻他就镇定起来,喝众人道:“什么是埋伏?直接放安先生人马过去,等到夏军一露头,就冲出去打!”

等到房屋建好后,众人便已经安排好了:安孝杰率领着一拨人马,在寨前面靠河居住,明珠、灭藏两个族长,一左一右分列两在旁,石侃哥、李通这一行人马,就靠着山脚居住在寨后。

众人各自的职责,亦已经大致定好了:安孝杰主管筹集粮草,明珠、灭藏两个族长,主管戍卫大寨的事务。跟着石侃哥这些厮们,除了建造、修缮房屋以外,还管着四处打探消息的事。说不得众人招兵买马,建设营寨。

想法听起来虽然不错,然而这些事做起来,全都比辽、夏之战要难得多。不成便罢,弄不好反而容易自伤。

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突然边上传来了消息说,因之前捉捕王则余党的时候,走失了石侃哥那一行人马,宋人那头要人甚急,海捕文书发了无数,侃哥一行人迟没有消息。

这事动静闹得忒大,反倒让王则余党的名声愈来愈响。如今在宋、夏的边界上,突然涌出来无数支人马,全都自称是王则的余党,都招兵买马,开始在边上作乱起来。宋朝对此颇为震怒,他们在边上布置了重兵,欲扼断南线辽军的退路,已派出使者来问罪了。

这个时候,倘若继续再伐夏下去,天知道将来能发生什么,因此宗真见好就收,同意受降没藏讹庞。

既然是辽国同意纳降,辽、夏之间的战事,就此罢休,两国重新又议定了合约,两边议定:西夏没藏讹庞这边,必须要拆毁摊粮城,夏军不许在周边再添置军司,黑水镇燕军、白马强镇军两处的人马,人数上必须要裁减,加起来不得超过三万,辽军在贺兰山以东修建堡寨,以备两家共同军用,夏军所获军事上的机密,也必须第一时间上报与辽国。

北面的疆域,以黑水镇燕军、白马强镇军两处夏军的位置为准,西夏所有超出的疆域,需立即撤出,解除夏人对贺兰山以北党项各族的控制。第一次贺兰山之战被俘的辽军,没藏讹庞要立刻归还。

除了边界上划分已定,辽、夏两家,又重新议定了每年的进贡。议和已罢,辽军西征的人马,也就渐渐退回辽国。这一场战事,辽军这边,为了显示出此次辽军西征的正义,特意将元昊之死的“罪魁”没移氏,从凉州俘虏到辽国,羁押起来,只等听判。

西面唃厮啰那一边,因为辽国已经和夏人约合,东线的辽军都已经退了。兰州这一路,眼看着夏军大部的人马要压来。

再加上安孝杰这一拨人马扼住了宋朝与吐蕃之间的商道,动辄讹诈、抢掠商贾,好好的商路,让他们那帮人搞得全是一团糟。趁着他们尚未壮大,此时攻打还来得及。因此唃厮啰遂不打兰州,亦命吐蕃人马退兵。

眼看着边境上战事渐熄,没藏讹庞这个厮,为了合约上少吃点亏,特意派杨守素亲自出马,去辽国正式商议投降的事情。两家重新定了合约,闹了一圈,夏国重新又做了辽人的藩属。

反正夏国如今也穷了,再怎么榨,也榨不出太多的油水出来,辽国耗费了许多的钱粮,做了一个赔本的买卖,朝堂上下都十分不满,总觉得亏。既然如此,没道理叫宋朝一家独富,还是大家一块穷好。为这个事,辽国那头,多人都提议驱狼逐虎,借助夏军的兵力,在西北牵制宋朝的兵力。同时对边上的那些王则余党,也要扶持,借此消耗宋朝的国力。

至此大事基本已定,侃哥这边,也跟着一块儿扩充了人马。得了这么块立足的地方,少不得众人要庆祝一番。当日设宴,寨中杀了几十头牛,上百只羊,各样美酒更备了无数。

这个时候,石侃哥带着几十个人,正在河边的草丛里埋伏着呢。眼看着安孝杰过河之后,打得不错,好几个立刻夸奖道:“当初师父讲铁骑,讲到古时候那些英雄,说什么‘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俺们还不信,心说哪里有这种人!如今你看看安先生,人家就可以出将入相,这个能耐不服不行!”

这话儿说完了没多久,突然形势急转直下,安孝杰人马,渐渐的招架不住夏军,这时候有人便就道:“怎么看着像是败了?师父咱们用不用顶上去?”回应的道:“你知道个屁!这是安先生故意诈败,哄他们那些蕃子呢!上面人事先部署得周祥,怎么打能让你看出来!”

阅读关山屹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