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天下末年

第1172章 使节

  • 作者:慕寒千雪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23 23:10:04
  • 字数:5438

外交活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从合纵连横开始。

大周鸿胪寺卿杜翕,今年已是五十有八,年及六旬,在这个时代下,算得上老迈之人了。

田丰会意,心中明白休养生息对于大败之后的赵国而言,有多么重要。更清楚,大周轻而易举拿下晋阳、洛阳的后患。

但两权相害取其轻,一个并州换国朝休养生息,值得!

而现在,坐在案前,看着比自己还要小上三岁的田丰,杜翕不由心生感慨了。

田丰短叹一声,眉目微抬,涨了些气色,言道:“周帝还真是好谋划啊!老夫千算万算,没想到会败在曹操手中。可悲,可叹!”

“田相言重了,大势已定,说再多皆难改当下之局。停战休息,对于赵国来说,迫不及待。毕竟,贵国大将军那里,撑不了几日了。且,齐王使臣已经在弘农御营了。”

杜翕回了一句。

可惜,昌邑一战的结果,难以让人接受。

忧国忠恳之士,必以国事而俱悲欢。

“这两日下来,田相考虑的如何了?”

很多人都会忽视掉使节在历场战争中起到的作用,也会忽视使节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

但,自商周以来,中央朝廷的要职中,始终都有其一席之地。

而在乱世之中,使节的重要性彰显无遗。

中国大地数千年来,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如果说,战争是半部中国史,那么使节就是另外半部了。

杜翕口气很轻和,并不想再给田丰过多的压力。或许陛下和那些武将,巴不得田丰早点死。但同为文臣,自有惺惺相惜。

“唉”

应运而生,即是如此!

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放的盛况之下,纵横家由此而生,正式走向前台。

一名名仗着三寸不烂之舌的文生,行走于庙堂之高,或合纵,或连横,将纵横之术,深深的刻印在中国大地上。

满头苍白,面显沧桑,躯干佝偻,形神憔悴.....

杜翕心中能够理解闻名天下的田丰,缘何会成为如此模样。

因为,再拖延下去,周国未必不会选择与齐国,共同北上。虽说都是强弩之末,可胜算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在冀州交战,无论胜败,赵国都将彻底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

“丰已作书劝言吾王,不过伊阙道外的赵睿所部,还希望贵国不会食言!”

田丰一边说着,一边注视着杜翕的目光。决定早就下了,拿并州、河洛,换取大河以南的兵力安然退回河北,修约停战,并不亏!

“田相放心,赵睿那边只要交付甲械兵刃,周军将会让他们安然进入洛阳。不过,赵王那边还需国相好生相劝,早日定下晋阳、洛阳交付之日。”

杜翕神色猛然一松,田丰既然开了口,那想必此事八九不离十了。

邺城那边不是没派使臣,但赵王虽然回邺城近一个月了,可怒气丝毫未消。没办法,自己只好走一遭,来见见赵国重臣田丰了。

跟赵国没什么两样,大周也急需休整。不仅仅是因为益州贾龙的叛变,更是因为春耕将至。

“杜君放心,此事本相会尽快予君一个答复。”

“也好,不过在下担心赵睿所部撑不了多久啊,据说他们急缺军粮。”

杜翕话有所指,但田丰也是年老成精,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摆手相言:“杜君静待本相答复即可。”

见田丰如此,杜翕也只好请辞:“那,在下先行回去了。”

“嗯来人,送杜君!”

阳春三月。

三月天,在高诚眼中,并没有那么让人开心。

因为,总有人给自己添麻烦!

这边吕虔刚走,杨彪便入了大帐。

高诚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杨彪便直言道:“陛下,阎相回书言,长安府库内的粮秣已经不足百万石。汉中的粮秣,更是仅余三十万石,其余各地皆略显不足。唯独军前,尚有不少存粮。”

杨彪边说着,边皱起眉头。

“唉”

高诚大气一吐,颇感心烦。

这事还得从徐荣的那封传书说起,那上面给迁民的报酬,自己看了都心肝乱崩。但也确确实实忍不住豫州那数百万口的诱惑,毕竟人口可是争霸天下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百姓也不能不迁!

可迁徙豫州百姓,需要付出极大数量的粮秣,对于大战后的周国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即便是算上益州的粮秣,也未必能维持多少人口。从现在到秋收,可还有着足足五六个月的时间呢。

现在徐荣具体迁了多少百姓,自己不清楚。反正吕虔说已经迁走二三十万口了,几天下去后估计又得多上不少。

“传朕命,让傅燮务必速速夺回葭萌关!”

“陛下,臣担心纵是夺回葭萌关,益州的囤粮,也未必能撑的下去啊。车骑将军迁民容易,可国朝安置起来也甚是难为啊。豫州灾乱之民,何以百万计?若蜂涌吾国,只怕适得其反,反而会拖累国朝。”

杨彪凝重面色,执礼谏言。

高诚抬起头,盯着杨彪,话自己听的懂,就是不知道是他自己这么想,还是说阎相他们都这么想。

什么叫适得其反?

无非就是不想给老百姓兜这个烂摊子!

豫州这半年多来,先是楚国横征暴敛,刮收无数。楚国亡了,来了赵军。赵军也抢,因为军粮输运不济,不抢底层百姓,就无法维持作战能力。而今,赵军走了,只留下满目创痕的百姓。

家徒四壁,莫说存粮,只怕连今岁的种粮都没有。

想把这些即将成为灾民的百姓丢给齐国?

齐国现下还有那个能力救济他们吗?

曹操为了节省粮秣,可是在巨野泽杀光了赵国所有俘虏。随着赵将牵招一把火烧了敖仓,齐国虽然打赢了这仗,但自身也是损失惨重。

而且这还是齐国朝廷,齐国民间挨饿的百姓也一样是多不胜数。军队还能靠着国库,靠着大周支援的粮秣维持。但民间,齐国三州也是烂摊子。

豫州百姓自己不知道还有多少,但绝不会少于两百万口。几方军队,走一遍刮一遍,没吃的不是他们懒,更不是他们的错!

“文先,朕不否认,把这些百姓留给齐国,可以直接将齐国拖垮。但颜良自入徐州后,徐州坚壁清野,赵军又抢割谷栗,搜刮百姓。齐国自己尚且不能顾其下之民,焉有能力顾及豫州百姓?杨氏四世三公之家,也会坐视数百万豫州百姓,活生生饿死在中原焦土之上?”

高诚侧目凝视,眉头紧蹙,士族在自己的形象,更差了三分。

随后言道:“豫州那里,有着数百万没了吃食的百姓,尔等可以坐视这些黔首饿死,但朕办不到。告诉阎相,朕不管徐车骑迁入多少百姓,朕只要他们活着!”

“陛下,非是臣不念百姓之苦,可各地府库存粮俨然不济!”

“那就向百姓买粮,钱不够就向百姓借粮。朕就不信,吾大周千万之口,养活不了豫州灾民半载!”

这场战争开始不久,调查司就知道田丰染疾。而其坐镇洛阳,想来也是赵王籍此欲让其好生休养。

从逐鹿之战,到鸣条之战,再到牧野之战,三次朝代更替的决战背后,都有着使节大量的活动迹象。

夏商周三朝更替,最出名的便是景毫之命与孟津之誓。

阅读天下末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