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贾如的自我救赎

第439章 无法解决不

  • 作者:李天庸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13 22:42:09
  • 字数:2890

诚如小张及李学军老师所说,收获时将小麦连根拔起,是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也并非镰刀,而是用于田间工作的小铲子。“当然,偶尔也会用上铁锨。田里有的地方比较干旱,小铲子就会派上用场,学生们会把根系上的泥土掸干净,打成捆收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一株被打捆的小麦,麦秆上都系着颜色鲜艳的毛线,李学军告诉记者,这是老师们带着研究生提前到麦田中做的标记,“我们是要做育种的,所以得提前把优秀的单株选中,绑上红线,让本科生有目标地去拔单株,这也是他们对高中生物学课程学习的一次重要的实践认知过程。”

小麦被连根拔起后,学生们需要测量各个单株的高度。受访者供图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三千师生麦收引发关注,新京报记者获悉,三夏麦收是学校传统,已持续超过80年。原视频截图

西农er

谁还没收过小麦呢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国从南至北的麦收工作已经到了陕西。接连几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称“西农”)因为“麦收”多次引发关注。组织3000名学生实践麦收是西农传统,今年被网友质疑“大一新生将小麦连根拔起,不懂农业常识”。6月16日,西农三夏麦收的参与老师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西农每年三夏麦收已持续80余年,其主要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对于大田作物育种的认识,也在于收获科研材料,“连根拔起”是出于保护植株完整性,也是老师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西农正是在这些被“连根拔起”的植株里,孕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是“拔麦”而非“割麦”

李学军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4年至今,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实践。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在西农的三夏麦收实践过程中,他是其中的一名带队老师,也是一名参与者。李学军说,除了各个院系的大一新生,农学专业的本科生也会随着年级的不同,参与到麦收中的各个环节中来。“这是西农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一门‘重要的认知必修课’,一方面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知农爱农的情怀,另一方面,更希望他们对大田作物育种有基本的认知和学习,更加懂得培育新品种的不易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成捆收集

为什么收获小麦时要连根拔起?“这是为了保证小麦单株的完整性。”李学军进一步讲述,小麦如同水稻一样,都属于分蘖类作物,他们的繁殖系数很高,前一年种下的一颗籽粒,会在第二年长多个穗子和若干籽粒,而学生和老师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查看每一个单株的分蘖成穗程度。

试验场内,在距离麦田不到20米的地方,是学生们的室内工作间。很多学生围坐在一起,筛选记录着成穗程度不同的单株;另一边,还有学生正在测量小麦的单株高度,因为株高与小麦抗倒伏能力息息相关;门口处,一台单株脱粒机忙个不停,每个单株脱粒后的籽粒单独装在一个信封袋中,学生们也通过观察籽粒饱满度、色泽、角质率等各因素进一步

近几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3000名学生收麦的视频火了。有网友赞誉这是“麦田里的大学课堂”,也有网友质疑学校炒作,“是割麦子还是拔麦子?怎么连根拔出来?”

但对于西农的学子而言,三夏麦收是记忆里的平常事,“西农er,谁还没收过小麦呢?”已经毕业五年的西农学生小张向记者科普,三夏麦收是西农的农训传统,每年夏收期间,学校会组织大一新生前往距校区15分钟车程的试验田收麦,“真正下地之前,老师和带队的学长学姐也会培训我们,‘连根拔起’其实是麦收的要求,为了保证植株的完整性。如果说是作秀的话,简直对不起我在试验田里晒黑的胳膊。”

阅读贾如的自我救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