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我的人生恒河水

第100号 年代风尚

  • 作者:一弯残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2 12:59:02
  • 字数:12346

曹操到底是曹操的嫡子还是庶子?现在我说不清楚,在社交网络上,我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凡是嫡长子就被叫做伯庶长子就被叫做孟,曹操自孟德,意思说他是曹嵩的庶长子,对于这样的规矩我是不知道的。不管曹操是嫡子还是庶子,他的脑子对他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小时候与袁绍在一起玩耍,袁绍也是庶子,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曹操也是庶子了呢?衡量曹操是不是数字,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他有没有继承曹嵩的爵位。想要凭借这个证实曹操的身份也就不可能了,因为曹松死的时候,曹操已经自己打天下。我不确定那个时候曹操是不是已经迎汉献帝到许都了,总之我没听说曹操继承曹嵩爵位的是,有空的话,或许我应该去翻一翻太祖本纪,仔细的去了解一下这件事。总之,曹操得到了曹嵩鼎力支持,他才有了起兵的本钱。凭借一系列的超前部署,最终他成为群雄当中最具有实力的一支,把天子盈利到许都之后,他就成了实际上汉家的当家人。

当年曹操置酒临江,横槊赋诗。诗的最末两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时他把自己比作是周公,周公是被后世历代奉祀的圣人。只要曹操统一了天下,他就光复了汉室,然后他在推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到那个时候他的功劳就可以与周公争高低了。身为人臣到了这个地步,算是人生极致了。上天偏偏跟他开了个玩笑,在赤壁打了一个大败仗,比起在战场上的惨败,更严重的是内部的危机。有些人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曹操挤兑走。他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人生如此收场,于是把这些人收拾了一个干净,他修改了人生定位,不再勉强做周公,而是要做周文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却还在那里侍奉商王,他的德行算是到了极点。所以当时有人支持曹操篡位,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周文王。不过他的宝贝儿子成了魏王之后,却不许曹操做文王,硬生生的给了他一个武王的谥号。

新丰九年四月初十

曹操没有篡逆之时,却当了篡逆之名,这是有些悲哀的,但要说完全冤枉,恐怕也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他的儿子曹丕篡位了,他不想一个人担这个罪名,于是让自己的老子当武王,自己当文帝。曹丕这个人怎么都不能跟文王联系在一起,或许是受了曹丕的启发,后来杨坚篡位他的谥号也是文帝。曹丕和杨坚都没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旧侍奉前朝的美德,如果曹丕没有篡位,刘备有可能称帝吗?若刘备不称帝,孙权有可能称帝吗?这样一来,曹丕仍旧可以假皇帝之名号令他们。如果曹丕坚持不篡汉,同时控制实权历经图治,同时锻炼身体,或许他能够完成自己的老子未尽之业。他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可以非常坦荡的把自己的老子尊为文王,自己做武王。一个没有篡位的武王,一定会非常受人尊敬。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陶唐

假如我有机会见到曹操,把自己的这一段分析告诉他,他会作何感想呢?曹操的诗慷慨悲凉,易先生品三国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围绕三国的讨论,当时非常的热烈。易先生说曹操在临死的时候,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反而表现的有些儿女情长。那些侍奉他的人,他都给予妥当的安排,相比于朱元璋曹操更加的仁义。他把自己的陵墓选择在贫瘠的地方,而且特意嘱咐薄葬,曹操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殉葬。而朱元璋则不同,驾崩之后,许多嫔妃在他的要求之下被迫殉葬。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所以我们对曹操的印象又暴虐又狡诈,而刘备又仁义又宽厚。刘备是不是仁义宽厚姑且不论,曹操是不是狡诈暴虐却有必要澄清,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非常有谋略,手段非常狠辣的人。但他也是一个胸怀大志,想要让百姓过上太平生活的人。他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还是得以复兴,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他要成为周公一样的人物。

周公后来把大政还给了天子,如果他统一了天下,会把大政还给天子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天真了,曹操虽然在诗歌当中把自己比作周公,却并不打算把大众还给皇帝。他不会忘记衣带诏事件,有那么多的人想杀他,一旦把大政交出去,不仅自己的命保不住,而且一定祸及子孙。所以他如果真的得志的话,大概也就是像岛国的幕府将军一样控制实权,同时供奉王室,不废人臣之礼。这对于汉献帝来说是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情呢?从衣带诏事件来看,汉献帝不是一个甘于做一名虚君的人,不过这件事不是他说了算。如果曹操真的如愿,可能整个中国的历史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汉朝一直得以延续,而掌握实权的群体在不停的更换。我非常的佩服曹操,他虽然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仍旧是这个世界响当当的英雄。

我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篇幅讨论曹操,讨论篡逆,是因为这一段时光在历史上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先秦时代的人是非常有血性的,而秦汉也是非常热血的朝代。三国在今天人们的记忆当中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时代,甚至一些不安分的人恨不得自己就生在那个年代。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年代,大家衣食无着,饱受战乱之苦。正如曹操的诗里所说的那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事实上魏晋时代又有另外一个样子,根据现存的壁画进行观测,那个时候的人特别是贵族都打扮的跟东方不败一样,一个人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同时又是一副柔弱的样子,就会有无数男女为之倾倒,卫玠就是这样一个人,此人不仅长得体面,而且辩才无碍,他的死法也非常的特别,竟然让一群人给活活的看死了。

亲爱的美奈女士: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曾经写过这样的诗,我也记不清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只记得大概是写乔·治桑的,乔治桑面容清秀、饱满圆润,是欧罗巴知名的作家,她与音乐家莫扎特曾经演绎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可能不是莫扎特而是肖邦,总而言之是跟一个音乐家。乔治·桑是有夫之妇,这也算是突破礼教的爱情吧!这样的爱情大多是非常感人的,就如同晋献公霸占了儿媳齐姜,楚平王霸占了儿媳某赢(我把那位女士的名字忘记了),又如同一代明主唐玄宗李隆基霸占了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还设计了一出没必要的转折环节。先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然后这位道士就整天待在皇宫,终于皇帝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封杨玉环为贵妃,这是两个艺术家的结合,他们一起研究艺术,这一对伉俪最终把大唐,推向了万丈深渊。

自从女权觉醒之后,有很多所谓的仁人志士出来替杨玉环辩护。安史之乱的灾祸责任应该完全由皇帝承担,杨玉环根本就是无辜的。持这种观点的不少人是男士,他们之所以为杨玉环鸣冤叫屈,最重要的原因是杨玉环乃绝世大美人,他们似乎有一种错觉,只要自己替美人仗义执言,似乎每人能够听得见他的声音,会为他勇敢的行为所感动,至于会不会以身相许,那就不知道了,不知道就似乎还有可能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呢?总是习惯给皇帝开脱,是奸佞和谗臣蒙蔽了皇帝,是美人消磨了皇帝的心志,这是因为从古至今要处理奸佞、谗臣、美人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若是直接处理皇帝,总有篡逆之嫌。在我的印象当中,只有周天子有权祭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子就是天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代言人,或者说天子是红尘世界当中天的象征,你把天处理了总还有些不方便。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也,感阳气而出。

那不是一个尚武的年代,特别是到了南朝。这些贵族们日子过得越来越优越,没有人跟他们竞争,他们却拥有一切。而底下的那些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徒劳,贵族们永远不会睁眼看他们。相比之下,汉朝初年的风尚则大不相同。有不少皇后出身的微贱,比如汉景帝的王皇后,汉武帝的卫皇后。汉文帝的窦皇后也是宫女出身,她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朝廷保持极大的影响力。那个时候一个普通的文人,很轻易的就能见到皇帝,更加难得的是皇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高帝本来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在他看来那是最适合做都城的地方了,一个人当时没有任何功名去拜会高帝,高帝听从他的建议,把定都的地方选在了关中。后世的人当中,很多人瞧不起汉高帝,觉得他只会说为之奈何,一个人总能够听得进正确的意见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就是凭借这一点成了天下的主人。

在我的记忆当中,很久以前一个人只要在兜里比一只钢笔,这个人就显得很有文化。一个人如果穿着皮夹克戴着手表,就显得这个人非常的有钱。很小的时候我记得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我不确定是不是我把那台收音机给弄坏了。小时候的想法,今天说起来有些可笑。我听到收音机里能出人生,感到非常的惊讶。后来收音机被打开了,我看着里面一个类似戏台的装置,就以为这个戏台里面住着很多小人,是住在戏台里的这些人在发出声音。后来我也看到了电视,里面不仅有人里面的人还会说话。当时我感到特别的神奇,人到底是怎么进去电视的?这些人进去了还能出得来吗?后来当有人腰上别着一个bb机,那就很了不得了,如果你居然拿着大哥大,这个人绝对富的流油。村子里有的人家住在土窑里,有的人家住在砖窑里。而我从小就生活在砖窑里,不像哥哥姐姐,他们在土窑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回过头再说曹操父子篡位的故事,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曹腾却是一名宦官。有人说曹腾姓夏侯,现在人们更愿意相信。曹嵩其实是从曹腾的族中过继过来的,许多人想到给太监当儿子,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这件事要分怎么看呢?如果你出自像袁绍那样四世三公的大士族,把你过去给太监当儿子,当然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如果你出身寒微,让你过去找大太监曹腾的膝下当儿子,要知道一旦成了曹腾的儿子,就意味着你要继承他的万贯家财,同时还有它的爵位。当时多少人一生的梦想就是封侯,你只要做了曹腾的儿子,就有一个铁定的侯爵给你。这样的好事,曹腾怎么可能给外人呢?曹嵩后来做到了三公,这足以说明曹腾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两个的篡位故事也给人心理上非常大的冲击,黄袍加身是一场阴谋,而这场阴谋的导演就是宋太宗。宋太祖登基之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样的故事绝不能再次上演,于是他手底下过去的那些大将,一个个被解除了兵权。但他们却能够与皇室联姻,拥有良田美宅,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局了,想一想后来明朝初年上演的故事,他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为了防止篡立宋太祖,算是绞尽脑汁,可是他算计了半天,怎么也没有算计到自家兄弟的头上。最终他被他的兄弟算计了,现在要说宋太宗是顺位继承,有谁会真的相信呢?烛影斧声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只要浮现在某个人的脑海,就会扣问他的内心。宋太祖虽然靠篡位拥有了天下,但他却并不想让大家都觉得他是靠篡位上来的。而是做了一系列的掩饰,比如周世宗乃是太祖郭威的义子,你给人家做儿子,人家把天下传给你,这天下是人家郭家的天下,不是柴家的天下,所以周世宗做皇帝的时候姓郭,不姓柴。

宋太祖偏偏把他的姓改了回去让他继续叫柴荣,同时还下令要优待柴氏子孙。世宗继位遵循赴死之际的惯例,可宋太祖偏偏把这改成禅让,就好像周太祖在临死之际把天下禅让给了周世宗。宋太祖对外宣称周把天下禅让给了宋,这种说法当然只能骗鬼了,就算是周太祖把天下禅让给周世宗的说法属实,也不能证明宋太祖得天下不是篡位黄袍加身的故事人尽皆知。不过这件事还有一个点可以大加利用,就是在黄袍加身事件发生之前,宋太祖完全不知情,事后木已成舟,不得已才篡了柴家的天下,或许这也是他们善待柴氏子孙的理由。宋太宗篡位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掩盖了,当然他们可以简称是宋太祖临死之前决定把皇位传给宋太宗。

果真如此的话,不仅是曹操、曹丕,整个他们家族的人都会闪耀着光芒。只可惜曹丕还没有完成自己老子的遗愿,不能平定天下,却想着篡位,这等于坐实了对手对他的指控,而他却让自己的老子担了篡逆的罪名。所以曹丕既不是孝子,也不是忠臣,也不是明君。之所以说他不是明君,是因为这个人不以天下为重。或许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周文王过世之后,武王伐纣,没有人说武王篡逆,更没有人说文王篡逆,这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无道,武王吊民伐罪。曹丕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汉朝的实权抓在他的手里,他要去伐谁呢?他如果真的知道好歹,就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竭尽所能完成曹操的未尽之业,果真如此的话,九泉之下,父子相逢,曹操一定会感到非常的欣慰。而不是像史书中所记录的那样,不假天道而行篡逆。

所以不能说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事业,曹操虽然没有把实权让出去的想法,但也不想为了争取皇帝这个虚名,而让自己陷于不义的境地。可曹丕争的就是这个虚名,也不在乎不义。曹丕给刘备提供了场地的口实,反而假光复汉室之名,讨伐曹丕。古往今来,凡是叛逆之人都在想办法避免承担篡逆之名。在他们当中,曹丕算是翘楚,他直接把篡逆的名声送给了自己的脑子,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只听说人们在讨论曹操如何篡逆,绝少有人讨论曹丕篡逆的事,而实际上真正做这件事情的是曹丕,不是曹操。看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似乎想要替曹操正名,这个愿望却极难达成,因为他的儿子我已经死去的曹操牢牢的捆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古往今来,凡是真正得天下的人都是忠厚长者,可以没有儿女情长,但必须有大爱。比如曹操这个人,在各种斗争当中,他是一个非常冷酷的选手,同时他对百姓的苦难怀有极大的同情心。

曹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他是一个战士,即便是在年纪非常大的时候,仍然保持战斗状态。他的愿望不是通过篡逆成为皇帝,而是让天下重归一统,还百姓太平。在赤壁赋诗的时候,是他一生当中最得意的时刻,那个时候他的愿望是成为周公一样的人。假如他像周公一样以武力平定四方,又像他一样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之后他建设的制度维持让社稷延续八百年之久,果真如此的话,曹操就是被后世歌颂的圣人。但他的愿望终于落空了,或许曹丕根本就不知道他老子的心志,不仅曹丕不知道,荀彧也不知道,当那些汉室旧臣把他当做国贼要刺杀他的时候,他的内心应该是非常痛苦的吧!由此可见,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古往今来得天下大概有四种方式可以被人们认为是顺理成章的,第一种是群雄逐鹿,比如上古时期的黄帝。炎帝在经历了八朝天子之后,失去了维持天下秩序的能力,于是群雄并起。黄帝凭借雄武之姿、英锐之智,最终成了天下共主,黄帝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凭借武力拥有天下的君主。第二种是顺位继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是可以的,但必须符合先君的遗愿,当然长子继承更好。第三种是反正,当年帝青阳不善,诸侯共谋废掉了他,由他的弟弟帝尧继位,第四种就是伐无道,汤伐夏,武王伐纣就是例子。明太祖被认为开国皇帝古今得位最正,这个要分怎么说呢?如果要从伐无道这个角度来说,元朝顺帝无道,明太祖起兵伐之,得天下似乎顺理成章。可朱元璋曾经在小明王韩灵儿驾前为臣,后来设计害死了韩灵儿自己称帝,这到底算不算是篡逆呢?

从古至今顺位继承的皇帝有很多,有篡位之嫌的也不少,让我印象感到深刻的是楚穆王逼死自己的老子楚成王,然后自己继位。那个过是非常的令人感到震撼,因为楚成王实际上没有特别大的过失,他并非无道昏君,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如果他有什么怨恨的话,就该恨他自己年老昏聩,不听忠言。有大臣已经指出了长子身上的毛病,楚成王却不当成一回事,而且不愿意因循楚国惯例,最终落得这么个下场,真是可悲可叹。王莽篡位的故事也让我感到久久不能释怀,年轻的时候往往简直可以被称之为道德楷模。他的前半生为众人献上了非常精彩的演出,为此积累了足够高的人望,最终他在众人的忧虑之下拥有了整个天下。但他却没有办法保有天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人拟古不化。

阅读我的人生恒河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