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良缘鸭定

第103章 收回的欠粮

  • 作者:云梦花开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15 21:59:32
  • 字数:6786

“那我也求求杜梅去。”二愣子听了半茬话,接腔说。

“瞧你那点出息,你好意思跟黄家比穷?”一个妇人嗤笑道。

“你拿啥还?”杜梅柳眉立起。

“不,不是,咱们好歹沾亲带故,一笔写不出两个杜字,你能免了黄大丫的,也免了我的呗。”二愣子搓搓手,着脸说。

“你管我!”二愣子扭身走了。

“嘿嘿,梅子。”二愣子一脸谄媚的笑。

“你也是来还粮的?”杜梅见他两手空空,故意嗤他。

“是是是,我这不看…大嫂大婶们…都来还…,我也来…”二愣子面上挂不住,把一句话说的磕磕碰碰。

当初借杜梅家稻谷的人家陆陆续续开始还粮。有能力还的,不过是分量上多寡,毕竟在一个村里住着,也不好太不顾脸面,所以杜梅并不担心还回来的麦子少很多。

而那些还不上粮的,还的东西就千奇百怪了。黄大丫说帮工还,算是最靠谱一种。而有的人把春粮推到了秋粮上,要知道现在田里秧苗还没插呢,还秋粮那就是个没边的事儿。

还有的还些瘪豆子陈芝麻,最离奇的是张婶,居然把多育的50株棉花苗当粮食还。杜梅本心里也没打算为难这些日子不好过的乡邻,只要拿点东西来,无论贵贱,她都把字据还给人家了。

“梅子。”许氏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她只想和儿女过太平安稳的日子,不想出头树敌。

“你放心,那可是赋税,你想要,我也不敢给你!”县丞有点没好气地说。

“你快去把收购粮拉来,与她交换。”沈章华催促道。

“好吧,不过我可只要中上的,像我三婶家那种,我断然不会要的。”杜梅只得借坡下驴,语气却是不甘。

如此这般,这日一早,杜梅手中的字据越来越少,小院里却成了杂货铺。瘪豆子陈芝麻倒还好些,反正家里鸭子也要喂的。只这些鲜活的棉花苗、各种豆苗菜秧不抓紧时间种到地里,可就都焉巴了。她看着这些,无奈地皱眉。

二愣子早就来了,他别在墙角,等那些个喜滋滋的妇人,如愿拿着字据走了,才敢偷摸进来。

“那是人一家子心善,积的福报。二金和许氏这十来年,在村里和谁吵吵过啊?就刚才黄家大丫头还为还不上粮哭呢,现在听说,杜梅直接不要她还了,瞧瞧人家这菩萨心肠。”一个年长的妇人说。

乡人听说了换粮的事,甚觉稀罕,这几十年也没见过官家吃亏和百姓换粮的,遂都聚到杜梅家门口看热闹。

“嗳,你说这梅子,小小年纪也不知是咋整的,鸭子养的好,麦子也种的好。”一个妇人啧啧称赞。

院里,衙役们又忙乱了一回,终于把杜梅家五石麦子搬上了马车。

“得得得。”马蹄声渐远。

“呸,你好意思跟她比!她家里多难,你眼瞎,看不见啊。”杜梅气得只差把唾沫吐到二愣子的脸上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也不好过嘛。”二愣子被杜梅一骂,声音低了下去,坑着头搓衣角,那衣服补丁摞补丁,都看不出原来的花色了。

“还不是你懒作的!”杜梅恨声道。

“反正我没的还,这季麦子能不能吃到收稻谷,还不知道呢。”二愣子的鞋子破了洞,大拇哥直往外钻,他使劲缩着脚趾,免得把洞撑得更大。

“罢了,你就跟黄大丫一样吧。”杜梅看他一副怂样,又好笑有好气。

“真的啊,真不要我的麦子啦。啊呀,梅子,你的心肠比菩萨还好呢。”二愣子满脸喜色,只差一蹦三尺高了。

“麦子我可以不要你还,但黄大丫承诺帮工还粮,你也帮工还吧。”杜梅挑眉狡黠地说。

“啊,我怎么听说……听说……”二愣子眼里刚迸发的光彩彷如二踢脚,亮了两下,就没了。

“你听说啥了?”杜梅明知故问。

“那你叫我做啥?我可说好了,我这腿不行,被你家黑妞咬的,一下水就疼。”二愣子装出一副疼痛难忍的样子。

“放心,你想插秧,我也不让,瞧你家往年的秧,插的那叫一个稀。”杜梅的不屑却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要不我给你放鸭子吧?”二愣子早就垂涎杜梅家的鸭子了,虽说鸭肉不好吃,好歹也是肉啊。

“歪主意就不要想了,你只需做两件事。一是将这些棉花苗种到鱼嘴口的田里去,钟叔已经平整好了。二呢,就是把这些豆苗菜秧种到菜地里。”杜梅伸出两个指头,指了指地上秧苗说。

“嘶。这……”二愣子吸了口气,他那脑袋瓜子哪里能玩过杜梅。

“你要是嫌苦嫌累,那还是还麦子吧。以后不要说,我没给过你机会!”杜梅摆出一副你不想干,自有大把的人抢着干的架势。

“我干,我干还不行嘛,姑奶奶!”二愣子终于知道,他想和杜梅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都是还我的债,若是少了一棵,你的麦子都不能免!”杜梅把二愣子最后的心思也掐灭了。

“晓得啦。”二愣子苦着脸,极不情愿的把秧苗归拢到篮子里。

“我这一棵棵都是点了数的,隔三天,我去数,活的才算。”杜梅对着二愣子的背影说。见他急急地走了,不敢回头顶嘴,杜梅掩嘴扑哧笑了起来。

“梅子,你这样作弄他,他会不会报复啊。”许氏有点担心地说。

“他敢!黑妞早就吓怕他了。”杜梅一脸自信。

“嗳,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许氏虽恨曹老太搬弄是非,但倘若真叫她反手一棍子将人打死,她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咱晚上多做点菜吧,给

他一点带家去吃,吃馋了嘴,以后怕是要见天的来帮工!”杜梅自是知道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道理。

再说,人家既然来帮工,没有不供饭的道理,她家里情形特殊,不便留客,只能给他们带走。虽然她心里极不待见曹老太,也是无法。

果然不出杜梅所料,这二愣子被一碗菜馋的,天天跑来伺候田地里那点秧苗,居然还真的每棵都活了。

那一亩田里种50棵棉花,只种了三分地。这块田离鸭棚近,夏天鸭粪可以直接上到棉花上。家里的棉絮还是爹娘结婚时的,又黄又旧,板结了。杜梅想着把棉花种好,到了冬天弹几床新被子,再把妹妹们的棉衣重新絮了,一家子能暖暖和和地过冬。

杜梅将剩下的七分地都种了大豆。她每日汤里都要用二斤多豆芽,一斤黄豆发四斤豆芽。满打满算顶好的收成,也将将才够她一年用。

杜梅家的菜地与方氏家的紧挨着,地里原有两畦韭菜。方氏感念许氏在绣活上对她多有帮衬,知她头一年分家单过,定没有种子,遂在育苗时,多丢几粒。待出了苗,捡健壮的,顺手帮忙栽上。

这时节正是嫩黄瓜带刺顶花,四季豆花开正盛,空心菜努力拔节的时候,谁见了,都心动不已。乡邻给的秧苗刚好可以接着二茬,进了夏天也不怕脱菜了。

杜梅将旱地里安排妥了,与此同时,杜钟把杜世城的五亩的秧插好了,也把杜梅家的四亩田犁松平整了,灌了一夜水,就准备插秧了。

杜钟自上次和谢氏在打谷场上了吵了一架后,不顾三金再三挽留,结了工钱,说什么也不干了。

可这谢氏确实厉害,隔了一两日,不知在哪里,找来了个年轻壮实的汉子,看着不过二十来岁,居然住到她家里,做起了长工。

这日天刚蒙蒙亮,杜梅姐妹起早拔稻秧,四人一溜排排坐,左手拔,右手拢,待抓不下了,顺手用根稻草从中间一绕一塞,还不忘在水里濯濯根,最后扔到筐里。

太阳挂了上来,还没到辰时五刻,就已经热气腾腾。杜梅姐妹看着稻秧差不多够今天用的了,起身准备挑到大田里去。却不料此时,谢氏带着她的长工来了。

“就是这块秧,你尽管拔。”谢氏顺手一指。

“嗳。”那长工也不多话,脱了鞋,便下来了。

“这里面还有我家的呢。”杜梅见那男人手大手快,拔秧苗跟薅草似的,一行行秧苗被飞快地捆扎在一起。扔成一堆,污水溅得到处都是。

“呵,这点秧还不够我一家用的呢。”谢氏在交粮过程中,发现自己若再对田里的粮食不管不顾,恐怕日后就要挨饥了。所以她现在对插秧十分上心。

“这秧苗日后还要分枝的,种多了没用。”杜梅打懂事起,就没见过谢氏做过农活,不禁好意提醒她。

“你就不要花言巧语蒙骗我了,马荣自是比你懂!”谢氏抱着胳膊冷笑。

杜梅见说不通,也不能眼见着马荣把秧苗都拔走,便返回去秧田里去抢拔,三个小的见了,也跟着下来了。2k阅

忙糟糟的一天结束了,雾霭中,杜家沟炊烟四起,家家飘出新麦的香味。面条、面片、馒头,讲究的,还有韭菜馅的饺子,豇豆馅的包子。没粮的急着填饱被勒紧了几个月的肚子,有余粮的也尝尝地里新收的老天馈赠。

县丞立刻应下自去。

杜怀炳陪着沈章华看了看许氏和杜梅正在绣的屏风,沈章华对墙上挂的那幅红斗篷少女多看了两眼。

阅读良缘鸭定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