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科举之路

第 98 章

  • 作者:阿呆点点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6 12:27:39
  • 字数:8764

“最好是如此,汪叔, 那我们还去古渔镇吗?”

那名年轻商人看着汪明,其余商人也是如此,这些人中汪明年岁最大,行商最久,所以在这种时候,他们下意识地跟着汪明做。

汪明见唐知县言辞真诚,还会特意出来安抚百姓,是个好相处的,便大着胆子问道。

“船只在码头停靠,占了码头的位置,这一笔停船费,还是要出的。”

“先在船上待着,等差役来了,看他们行事再说。”

唐林见附近百姓紧张,于是站出来说道:“在下临海县知县唐林,那些胡乱勒索钱财的混混具已抓捕归案。如今海港码头需要重新修整,所以我等才会过来。”

“大家放心,日后码头会有差役巡逻,必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唐知县,敢问日后码头停船还需缴纳费用吗?”

也是这个原因,只要不是特别过分,那些商船总

是愿意来海港码头停泊,可以离码头近一点,掉头也方便一些。

唐林观察着海港码头,这里的船只杂乱,靠岸的小船停的乱七八糟,使得运货的驳船难以近岸,至于客船,码头上连一艘客船都找不出。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以前他们只需要给混混们一笔银子或者一些货物就好了,这次官府将混混们抓了, 日后还不知道要付出什么给官府呢!

“你说,那个知县会不会把我们的货物全收了?”

一名年轻商人忧心忡忡, 这是他第一次行商, 听说临海县有琉国商人, 特意运了绸缎、瓷器,来同琉国商人交易, 哪知道会遇到这事,也不知道临海县知县的胃口大不大。

自从码头的混混被抓后, 来海港码头停船的船夫、商人,都有些无措。

随着差役过来,码头上的人都紧张起来,特别是那些商人,死死地盯着那些差役,生怕他们将货物扣留,使得他们血本无归。

户房的人清点着船数,工房的人检查码头,着重检查缆桩,要是断裂了,那就不是一艘船遭殃,而是临近的船都要遭殃了。

如今这般,他也有些措手不及, 但打听过后这颗心就放下来了,现在只看这个唐知县会如何处理海港码头上的船只。

这临海县原来的知县不管事,那些混混占着码头, 虽然要拿走一部分银子,但算下来还是有些赚头。

虽然知道临海县要换知县, 但汪明想着就算要改也不会这么快,至少得两三月之后, 新任知县才会着手处理海港码头, 所以才安心过来。

汪明看着乱糟糟的码头,心中也有些不确定,不知道那些差役什么时候来,要是三天还不来,那就直接去古渔镇将东西卖掉,早点回去。

哪知根本不用等三日,当天下午,县衙里的差役就过来了,唐林也跟着一起,上次他只是大体看了码头的情况,如今,自是要过来好好规划一下。

“不过,也不会让大家多出,按六个时辰算,小船5文,中船30文,大船60文,船只停泊于码头,需遵守其中规章,日后我们会在码头立一告示栏,大家可自行了解。”

这个价钱是唐林回去后调整的,小船都是附近渔民停的,大多是小本生意,六个时辰10文虽然拿得出,但能少还是少一点好。

大船就不一样了,大多是来行商,而且船只巨大,停泊时需要的位置也大。

这可不是只要同船一样大小的位置就行的,这边的水流虽然缓慢了些,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恍若死水的。

船只就算抛了锚,依然会随水流移动,一旦同周围的船只碰撞,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唐林将中大船的停船价格提高了许多。

那些商人一听,眼睛一亮,本来以为会收的很贵,哪知道竟然这么低廉,这个唐知县果然体恤百姓。

听到这话,百姓们纷纷高兴起来,以前那些混混可没有规定,缺钱了就来找他们,要不是还能糊口,他们也不会

过来。

所以在差役们找他们问话的时候,大家也都很配合,将海港码头的情况一一叙说出来。

见此情形,唐林趁热打铁,将停船的位置也都划分好,大船、小船必须得分开,停在一个地方看起来特别乱。

海港码头并没有栈道,最初,它就是沿着海岸修建的,因此有些中型船也停靠在岸边,和小船混杂在一起。

唐林看了一圈,选取了一个中心点,留出十米长的距离,将两边分开,一边停小船,一边停中船,每艘船都要用缆绳固定,排列也要整齐。

听到唐知县这么说,船主人立刻行动起来,按要求停靠。

而工匠们则在唐知县说的地方做上标记,日后在两边放上围栏,表示这是驳船暂时停靠卸货的地方。

小船、中船好弄,但大船这个确是极难停的,海中无法做标记,就算说了也没用。

略加思索后,唐林想起了浮标,打算让工匠做几个船型浮标,大一点,将船舱封死,写上号,接上锚,再将它抛在指定地方,当做大船停泊的抛锚点。

因为大船不易移动,唐林现在也不做要求,而且小船中船移动过后,使得整个码头都整齐了不少,勉强看得过去。

查看的差不多,工匠们把需要制作、修补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户部拦头带着三个杂役、十个弓手一起在码头留守,拦头收钱,杂役清点,弓手指挥,以防其他人闹事。

之前唐林在县衙定下人数后,又定下了时间,每次一旬换一次班,吃住都在码头上,为了这,唐林还特意招了个厨子,专门给码头上值班的人做吃的。

该检查的检查完了,该修缮增添的也都记下了,就连码头上的规章也都说了一些,今后,海港码头将会发生改变。

不对,是已经开始改变了,码头上船停的整整齐齐,也有了第一笔收益,那些商人知道这事后,十分积极,当即交了一笔停船费,

这钱要不要交国库,唐林也不知道,无论哪一条律法,都没写官府收到停船钱要怎么做,嗯,暂且先收着,等日后上报给朝廷,自由方法的。

之后,唐林日日奔波于集市、码头,查看进

度,码头很快就进入了正轨,大船、小船整整齐齐,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海港码头需要的费用少,一艘艘船都过来了。

偶尔,长临水师还会来凑凑热闹,帮着维护下秩序,使得那些琉国商人不敢放肆。

在这样的日子里,临海集市修建完成了,虽然只修建了一半,但也是极为不错,至少百姓们天天来附近张望,等着集市里的铺子开张。

不过,也是因为集市,使得唐林最近颇为头疼。

就是一个货物和定价的问题,郑主簿觉得集市这么好,铺子的价格自然得定的高一点,还有像鱼这类的腥臭物不得进集市贩卖。

而唐林却相反,这个集市本就是为了百姓建造的,百姓一日也就赚个几十文钱,要是定的太高,百姓们承担不起。而且,临海县本就靠海,海产品居多,怎么能不让人卖鱼呢?

说了半天,总算是将郑主簿说通了,只是,两人也商量好,这卖海产品的铺子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随后,唐林写下告示,特别是铺子的租费,一日十文,要按集市规章放置,不得乱扔垃圾,要将垃圾扔进指定地方。

为此,唐林连垃圾桶都整出来了,想着做几个是做,做几十个也是做,那么就多做一些,给临海县的其它地方也都放上。

集市开放那日,整个临海县都热闹起来了。

所有摊贩都争着那些铺子,给钱都是按月来算的,引得后面的人大为不满。

最后还是唐林他们出面,规定一次最多一月,保证尽快另一半集市才罢休。

大宁朝没有宵禁,那些铺子进了里面,又哪里舍得离开,几乎一整宿都在里面,让整个集市灯火通明的。

每天百姓都会在集市逗留许久,可以说,这个集市,成为了临海县百姓的娱乐场所。

就连在海港码头的商人们听闻后,也都赶了过来,一时间,临海县的商税达到的有史以来的最高。

修建集市的时候,长庆府路提学司将禹书事件的处理方法下发给了唐林。

这件事情,可是说是提学司一个极大的失误,提学官知道后,极为愤怒,特意派了人过

来调查事情始末。

确认无误后,终于恢复了禹书的功名,如今,禹秀才又回到县学读书,打算后年去考举人。

今年八月,临海县虽然有大风,但并不大,只有两座特别破旧的房屋被吹塌了,幸好屋内没人,早在起风时,他们就来了县城的大屋子躲避,无人伤亡。

期间唐林过了一个生辰,那是他二十岁生辰,林伊娘极为重视,亲自下厨,想给唐林做一碗汤饼。

奈何这手艺实在不佳,变成了面糊,唐林在边上看得心急,说道:“婉婉,不若我来帮你吧!”

林伊娘正在和面的人,闻言诧异地看向唐林,问道:“兼之,难不成你还会做汤饼?”

“会一些,不过只会最简单的。”唐林说着,绑起袖子,洗净双手,和林伊娘一起和面了。

“兼之,你还有什么本事是婉婉不知道的?”林伊娘看着唐林,对于唐林会下厨这事,她还真不知道。

“就这了,而且我已经许久没做过汤饼了,以前只在爷爷生辰时做过一次。”唐林解释道。

和面、擀面、拉条,唐林只会这些,林伊娘半懂不懂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汤饼嘛,种类多,样子不一样很正常。

等到面条上桌,唐桦眼睛一亮,这种汤饼哥哥很少做的,就只做过一回,跟平时吃的完全不一样,没想到这次又能吃到了。

李月娘和唐明也不多说,以前儿子进厨房的时候就已经说了,结果也没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吃呢!

本来林伊娘还有点忐忑,明明说是自己下厨的,结果大部分都是兼之做的,自己只打了个下手,结果见所有人都不在意,也就放松了。

随后吃了一口汤饼,眼睛瞬间大了,没想到兼之的厨艺居然还不错。

见到伊娘的样子,唐林对着她笑了笑,成亲前他就想若是他下厨给伊娘做吃的,伊娘会有什么反应,今天总算看到了!

晚间,唐林去了母亲地方,送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陪她说说话,这天是她豁出命去,才有了他的出生!

作者有话要说:码头这里虽然有参考,但还是有很多私设。

因为大船靠岸很容易搁浅、而且

船和船之前容易发生碰撞,所以阿呆直接设定了一个抛锚点,主要是让大船停泊的。

驳船就是大船停泊后,运输货物、人员的小船。

至于缆桩,船只停靠好后,得用缆绳绑在缆桩上,固定位置,但古代弄深水缆桩难度太大。

所以阿呆就设定小船停靠,用缆绳,大船远距离锚泊,货物用驳船运输到码头。

汤饼是在宋朝时才改称面条的,以前人们大多是将面团擀薄一点,直接切成条状,而男主因为拉面店的影响,就这样了!!

感谢在2021-06-15 23:57:25~2021-06-17 00:19: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胖嘟嘟 20瓶;toki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海港码头,算是沿海比较好的码头了,当然不是那些混混好,而是水深。虽然在唐林看来水还不够深,但对比其它码头来说,已经是极好了,至少一些商船、货船可以进港停泊,不用担心搁浅。

“放心吧, 我打听过, 听当地人说, 这个唐知县颇为体恤百姓,不至于全部收缴。”

汪明经商数十年,每到一处便会打听当地知县的为人。

阅读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