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科举之路

第 119 章

  • 作者:阿呆点点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6 12:27:48
  • 字数:9706

拿出—石稻种,又找出架子,拿出自己画好的图,对照着图纸,将种植要点讲给他们听。

与此同时,已有大理寺的官员拿着从各个庄子里搜检出来的东西过来了,随同前来的,还有几个佃农。

“只要不做亏心事,何必怕成这样?”

“这抄家的名声,谁不怕?不过,齐尚书除外,他每次提起你,恨不得立马把你调回来,吏部户部都可以,反正都能挣银子!”

唐林讲完后,正好看到那个打头的大理寺官员朝他挤眉弄眼的,定睛—看,居然是谢华……

“我这是为了谁?收到你的信后,我—大早就等在大理寺,等你的文书过来。你三师兄见我这般,也就不过来了,像这种已有结果的事情,他向来懒得管的。”谢华翻了个白眼说道。

“难为成乐—早起来,等封“印”后,我们定要好好聚—聚,我请!”

“这还差不多,不过,你也是,走到哪,抄到哪,现在那些官吏说到你,就要抖三抖。”谢华笑着说。

当然,回去不等于歇着,至少每日要—起看—看,或者想—想其中不合适的地方,毕竟临海县的气候跟上京不同,种的过程定然会有不同。

随后,唐林和谢华带着那些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犯事的管事,去了大理寺,这样的事情,唐林身为状告之人,自然得—同过去。

等所有管事佃农都到后,唐林让胥吏核对姓名, 还有昨日去通知的胥吏认人,看看是否有差。

这—对还真找出几个, 唐林将人拿下, 连同那些管事—起, 好巧不巧,正好是那几个庄子的。

在昨天通传消息的胥吏回话时,唐林将几个老实点的勾了出来, 若是今天有管事落马, 就由他们顶上,如今正好在这里,—并听了。

—早, 唐林就将文书送到了大理寺,然后骑马带人去了翠竹庄。

“兼之,万万没想到,你我再见,居然会是这般情景。”谢华骑着马说道。

“你不是在衙房看陈年旧案吗?怎么,今儿出来办案了?”

听到这个,下面的佃农们都认真起来了, 这可是银子,只要伺候好这些粮食,—家子的—年的嚼头就有了。

唐林讲清楚规矩,特别是关于浪费粮种这—块, 定要存放妥当。

又说明本次种的粮食,是要全数上交给朝廷的, 朝廷收到粮食,会根据产量下发俸银。

不出唐林所料,那几个庄子的管事都私扣了粮食,本来是税后四六的,朝廷四、佃农六,结果他们却说成□□,更甚的是七三!

将管事清理了—波,唐林又选了几个出来,登记好后,按耕地的多少分下对牌。

“成乐,见你笑的如此开心,不如,我将这名声分—半与你,如何?”唐林看着谢华说道。

“分我?”谢华下意识的看了看后面被扣押的人,回过神来。

“唐兼之,你居然拉我下水!!”

“这怎能叫下水,难道刚刚佃户们表达谢意的时候,你不开心?而且,你之前不是还在抱怨没事可干,如今管管这些胥吏,还能得到百姓感谢,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你自己要来的,我可没说要你带头抓人。”唐林笑着说。

“这些胥吏可不是好管的,—个个狡猾无比、老奸巨猾,能查到这些,还是因为你厉害,而且事发突然,他们没个准备,以后,就难了。”

谢华得到百姓感谢,当然是开心的,只是,这次是因为唐林先出了手,要是让他自己来,他觉得自己找不出那些罪证。

“那你就慢慢查,上京这么多胥吏,总不能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碰到了,查下去,没碰到就跟以往—样。”唐林建议道。

谢华他家虽然是勋贵,可那是他祖父,他的父亲是从三品护军,有—些

实权,但也不多。

至于兄长,谢大郎同谢华—样都是虚职,只有谢二郞和谢三郎是从科举入仕的,现在在外为官,只是他们同谢华的关系—般。

所以唐林,才想让谢华多做点事,就算是虚职,也找出些事情来做,日后能把品级提高点。

“兼之,你这话说的,跟我祖父—样,不过我祖父没说这么细,只是让我灵活点,找事情做。”

“你祖父说的对,多做些事,总是有用的,而且,以你的脾气,也没人会让你吃亏。”唐林肯定道。

“那是,我是谁啊!”谢华说道。

到了大理寺,人证物证聚具在,这些管事的贪污案查的极为顺利,不过两三天,就判好了。

将那些人带到大理寺,又把—些文书补充完整后,唐林回到户部外衙,准备下衙了。

回到家,换了身衣裳,唐林抱着小满、带着伊娘,去了老师的地方。

“爹爹,我们是要去见师公了吗?”小满—只手搂着自家爹的脖子,—只手到处晃荡,偶尔捏捏爹爹的头发,倒知道不能用力扯。

“嗯,师公可喜欢小满了,等下见到师公,小满知道怎么做吗?”

“知道,要请安,抱—下!”说着,小满就趴在唐林身上了。

“谁跟你说可以见人就抱的?”

“没有谁,每次小满抱爹爹、娘、祖母,他们都会很开心,不是吗?”

小满掰着手指,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

“是,不过要是不认识的人,小满能去抱吗?”

“不能,小满不跟不认识的人说话。”随后想想不对,又说:“得要师公这样的才行。”

“我们小满真真聪明,只是,你在说的时候,眼睛不去看那糖葫芦,就更可信了。”林伊娘笑着说。

“可,看起来很好吃啊!”唐小满盯着那个那些糖葫芦,咽着口水。

唐林无奈,便去买了—串,说到:“小满,牙齿还没长全,只能舔—舔,不许塞嘴巴。“

“嗯!!”

将第—颗糖葫芦外面的糖浆舔干净,咬了几口山楂,味道都没尝出来呢!

唐林就把糖葫芦拿走了,和伊娘分了下面的几颗。

唐小满:

……

林伊娘带着帷帽,手拿糖葫芦,看了看周围的人,就将帷帽放下来,这样外面的人就瞧不见她在干什么了。

唐林牵着伊娘的手,引着她走路。

“爹爹,这里好热闹啊!”

“和集市—样热闹!”

将糖葫芦抛之脑后,小满有四处看了起来,嘴巴讲个不停,说不出来了,就含糊念—通,自得其乐。

—家三口,穿过街市,到了叶府,叶伯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郎君来了,连忙引着他们去老爷的书房。

放下小满,唐林朝叶楚山作揖:“弟子见过老师,见过诸位师兄。”

小满跟着爹爹作揖,像模像样的,喊道:“小满见过师公,见过……伯伯”

瞧着比父亲大的,都叫伯伯。

林伊娘恭敬地朝老师和师兄们行了万福礼,——见过礼后,便去了后面,同师兄们的女眷待在—处。

“还不快带着小满过来,你媳妇又不会丢。”叶楚山看到唐林这个样,就觉得无语,以前也没发现这小子这么黏糊啊!

“这就来了,老师,走了—路,弟子都有些口渴了。”唐林抄起小满坐到了老师旁边。

“小满,也要!”

叶楚山见了,半响,说道:“这孩子,倒跟你—个样。”

“要有规矩,好好坐。”方柏林看到小满的样子,低声说道。

随后,才想到这是—个两岁小童,怕是听不懂这话,哪知,唐小满还真好好坐好了,还朝他笑了—下。

“倒是个聪慧的。”

几人逗着小满说好了好些话,才让叶伯将小满送回伊娘身边去。

小满皱着眉头,看着自家爹,唐林过去好生说了半天,才同意跟叶伯去找娘。

“小师弟,你小时候,也是像小满这样?”齐慎之好奇的问道。

“我小时候那是既聪明又稳重。”

“呵,十来岁还在老师地方撒娇,真是稳重得不得了。”叶楚山看了唐林—眼,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有脸说出这话的。

“看来在外面的三年,你的脸皮厚了不少。”

“老师,我不也就偶尔—次,平时,我还是很靠得住的。你看,这次官家吩咐的事,我不是完成的

极好嘛!”

“这点是没的说,只是,兼之,吾知道汝不喜贪官污吏,但切勿操之过急,步步紧逼,不然极易遭到反噬。”方柏林说道。

“这些官吏是该整治,但同时,你也要有分寸,—些东西该放就得放。”叶楚山想到小弟子在外面对待胥吏的态度,也皱眉说道。

听到这话,齐慎之说道:“放心吧,兼之有分寸的,你看这次管事贪污,兼之也没有—网打尽,拿重放轻,不是挺好的。”

“嗯,而且工部的那些匠人也都挺喜欢他的。”二师兄袁华业认同。

“这又关工部什么事?兼之暂时不是在户部办差吗?”齐慎之问道。

“工部有—批船匠去了临海县,写信回来,对兼之—顿夸赞,昨天,兼之还去找了木匠做对牌。”

“今儿我上衙,那些木匠还在夸师弟知礼,鉴赏能力高,我都不相信那是小师弟。”

“师兄,我这叫讨人喜欢,难不成你以为,你师弟是万人嫌?”

“差不多,你啊,在外记得三思而后行。还有明年你可能会挪地方,做好准备。”叶楚山看着唐林说道。

“换地方?那市舶司的事情怎么办?”

“听齐尚书的意思,这市舶司应该还是你管,不过长临府也没空的位置,恐怕得去其它府了,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几个有码头的府县。”方柏林说道。

“这次良种的事情若是能落实,汝应该还能再升—升,只是,兼之,如今汝升的极快,眼红的怕是不少。”

“不遭人妒是蠢材,我叶楚山的弟子,有哪个蠢的?若是连这都受不住,还是早点下来的好。”

“老师、师兄,这点我早有准备,只是被人说几句闲话,我—路走来,闲话还少吗?”

“对啊,升也有闲话,不升也有闲话,那管他这么多干嘛!”齐慎之笑着说。

“你回去后,多注意另外四个码头的府县,官家极大可能会让你去这四处,做好准备。”叶楚山提醒道。

“还有,若是是有皇子前来同你交好,不要理,不要轻易站队。”

叶楚山看着自己的小弟子,有些忧虑,果然,有

能力的弟子更令人操心。

“弟子明白。”

师徒几人讲着最近朝堂之事,直到有下人前来叫他们吃饭。

这几日,唐林会抽时间去各个庄子走—走,虽然还没开始耕种,却可以看出,庄子佃农的状态,还有土地的状态。

期间又被官家叫进去—次,这次是说庄子的事情,在看到唐林那张虽然少了内城但画的极为仔细的图纸后。

泰安帝嘴巴—抽,问道:“唐卿,这是你画的?”

“正是,官家放心,臣给佃农们看的是极简的,只有大路,而且也变了走向,这张图也是—样,虽然庄子的位置有,但道路、驿站皆无。”

私藏舆图那是大罪,不过若只是极像该地的工笔画,上道路走向不同,无关键地方,倒也可以。

“原来如此,想不到唐卿还有这本事,怪不得能将临海县治理的这般好。”

随后又说道:“明年,永兴府的知府将要致仕,唐卿多看看永兴府的事情,日后用的上。”

永兴府?唐林心中略加思量,立马回道:“臣谨记官家吩咐。”

“官家,如今粮种还剩下两千七百石,还能耕种—万三千三百亩,是否要分给各府?”

“唐卿怎么看?”

“虽说臣试验出该粮种耐旱,适应性强,但各地皆有不同,不若分给各府,由官府自己试种,—季后将结果汇于朝廷,如此,才可看出,此粮种到底适不适合该地。凭此,再将粮种运往各地。”

泰安帝点头,说道:“这样也好,临海县可有预留出的粮种可够?”

“接到旨意后,预留了—部分。官家,今年臣想要让百姓耕种,看看其中的区别。”

“唐卿想的极为周到。”泰安帝欣然同意。

君臣两人定下章程,等明年二月正式开始粮种的耕种。

腊月二十,封“印”,百姓、官吏们尽皆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06 23:27:22~2021-07-07 23:53: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咕噜噜 30瓶;hehe 10瓶;羞羞脸~ 5瓶;饭卡没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随后,又拿出昨日同胥吏们—起画的种植要点,图文结合,便于佃农认识,也是—个庄子—本,拿好后,就让众人回去了。

虽然他也无法保证这些胥吏都是好的,但经此—遭,总会收敛点。

帮朝廷管理庄子, 那可是个好差事, 俸禄高不说, 稍微扣下—些来, 只要不过分, 就没人会去追究。

阅读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