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科举之路

第 125 章

  • 作者:阿呆点点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6 12:27:51
  • 字数:7962

听到这话,沈经历开始在心中衡量,毫无疑问,唐知府日后前程可期,跟着他大有好处,但是自己已经得罪他了。

码头的那帮人给了他不菲的钱财,所以他也给了方便,虽然府衙里的官员或多或少都给了。

沈经历重功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当初府衙的消息泄漏就是他的手笔,为的不是其它,而是银子。

可因为他是官员,又没有直接证据,唐林没有权利关押他太久,只能放了。

但是他给的是最多的,唐知府虽然将官员都放出来了,但是谁知道他会不会使绊子。

但是如今看唐知府的行事,又让他想起了当初的雄心壮志。这一次,不管如何,他都想跟着唐知府大干一场,为永兴府百姓做些事。

“孙经历的能力,本官信得过,”唐林一边点头肯定,一边在吏房司吏后面写上了孙经历的名字。

这是唐林一开始预想到的最好结果。

唐林将沈经历的名字写到一边的白纸上,随即,又看向另一个经历。

“孙经历,你怎么想?”

孙经历听到唐林叫他,连忙回道:“明府,下官不才,想要任吏房司吏一职。”

因为上次的大动作, 如今府衙的官吏少了近一半, 大部分都被革职, 还在府牢里待着。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小部分因为没有确切证据,或者罪过小,放了出来,没有确切证据的不用说, 那些罪过小的,自然是要罚银接受处罚的。

如今府衙里的官吏们十分小心, 对于唐知府所讲的事情特别关注,除了是对唐知府心有敬畏之外,更是因为此事关系到他们日后的前程。

接到朝廷的文书后, 唐林立刻叫来府衙内的所有官吏,将这件事情告知给众人,特别是关于品级和所负责的事务这一块, 必须要说清楚才行。

他与沈经历不同,他并没有参与到码头之事,甚至在刚任职的时候还打算管治码头一番,只可惜没有成功。

之后,甄知府到永兴府就任,跟着甄知府,他慢慢地也就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了,起初想为百姓谋福祉的想法,早就丢在了一边。

唐林早就预料到他会这样说,于是回道:“这就要看你们的选择了,若是留在永兴府,那么你们便会降为从八品的司官。若是不想要降等,你们便会调任到其他府衙,依然是经历。”

沈经历看到上面最高的官品是从八品,眉头大皱,他现在是经历, 为正八品,若是真按上面的来,他不是要降品吗?

“唐知府,如下官同孙经历这样正八品的官员,将任何职?”

而且,留下来的话,还要降一个品级,两相权衡之下,沈经历的心朝着调走的那边倾斜。

“唐知府,下官虽然极想留在永兴府,但从不入流到现在的正八品经历也是极难,实不想再重新来一次。”

但是他也写了奏章给吏部,交代了始末,还有一些间接证据,现在应该快到上京了。

而这次改革也给了唐林机会,让他自己写奏章调整府衙官吏的职位,到时两份奏章放在一起,沈经历到底是调职还是罢免,那就说不定了。

唐林可不会这么轻易就让他调到其他地方,去祸害其他地方的百姓。

而孙经历就不同了,虽然能力稍显不足,但是这么多年来也为百姓做了一些事,而且能在甄垚手下,坚持不贪污。

司吏管理吏房,管理胥吏们的调动,发布府衙的政令,权利不小,这样的官员成为司吏是最好不过了。

“明府,下官想试试司刑一职。”叶狱司起身同唐林说道。

“下官知道从九品到从八品的升迁并非易事,但是下官为官几十年,大大小小的案件破了不少,考课亦有好几次上等,望明府允许。”

这次是叶狱司的

最后一搏了,他如今已是不惑之年,明明考课不错,但多年来还是待在狱司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朝中无人,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唐知府了。

“自然,叶狱司的能力本官也是看在眼里,此事本官会报于朝廷。”唐林在刑房的司刑后面写上叶狱司的名字。

吴照磨见了后,想要同叶狱司一样,成为工房的司工。

只可惜,因为他同永兴码头的那帮人有联系,虽然透露出的东西很少,但这件事已经有了记录,别说升官了,不降就算好的了。

当然,唐林并没有说的这么直接,毕竟吴照磨这个人本事是有,也不像沈经历那样同码头那帮人关系密切,只说会有些困难。

儒学、医学、法学、算学的都学也没有异议,能从不入流变成从九品,这已经是极好的了,再升也升不到哪里去。

而都纲和都纪都是方外之人,也不好直接说这个,显得自己太功利,所以也就默认了。

现在府衙还空了许多官职,光是司官就有四房空缺,为此,税课司大使和仓司大使两人争执不休。

“两位先停下,虽然有四房司官空缺,但这并不是说你们定可以升任从八品司官。”

“你们二位近几年的考课都为中等,朝廷规定考课无上等不可升官,更何况这是连升两级。”

“而且,仓司和税课司皆为户房,若是你们想要换房的话,需要进行考试才好。这并非朝廷规定,而是本官定的,朝廷也已同意,所以,你们打算如何?”

听到这话,两人面面相觑,争了半日,却是这个结果,可唐知府说的也是正理,两人的考课都只有中等,几年来一次上等都没有,的确升不了。

如此,府衙官员们的职位也就定下来了,但空缺甚多,礼、户、兵、工四房司官,吏房的都县,工房的匠事,刑房的狱司和监司,兵房的府巡和守常,加起来竟缺了十位官员。

而胥吏更是少了大半,主要是因为码头的事情,官员的处罚需要朝廷批准,所以并没有撤职的人。

但是胥吏不同,完全可以由唐林全权处置,只要与码头那帮人相关的,唐林都将他

们解职了,这还算好的,严重的,一家人都关进去了。

所以,将这些事情说完后,吏试更是迫在眉睫,还要招贴告示,请有举人、秀才功名的学子,前来任职。

当然,这些学子同百姓一样,要先进行考试,能力及其出众才行。

就算通过考试,也得先从不入流做起,一段时间后,并无问题,再由知府提交升职文书,交给吏部批准,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各房副手,不然,只能是暂任。

将人选全部定好后,唐林才能将人员写在奏章上,递交给吏部。

再由吏部根据奏章上所言的空缺指派官员,当然,这个前提是吏部同意这个人员安排才行。

而府衙的胥吏们,需要先进行吏试,然后才能进入各房,而不是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这样的事情,唐林已经驾轻熟就了,两天后,府衙吏试,官员们监考、批卷,特别是各房的官员,对于自己将来的手下,最是上心不过。

府衙的人员安排好后,唐林张贴告示,请永兴府或者外府的百姓学子们前来参加,每个县城、村子都得通知到,当然其中的利弊也要同百姓讲清楚才行。

泰安三十二年八月上旬,几日晴天后,永兴府又迎来了刮风下雨的时候,而吏试也在这样的天气下到来了。

府衙远比县衙大,空屋子也多,将前面的屋子空出来,报过名的百姓分批进入,进行考试。

当然,因为六房不一样,所以考试的屋子也都分开了,内容也不一样。

有功名的学子们也都来了,多是不惑之年的秀才,或者知天命之年的举人。

这也正常,有抱负的年轻学子,都想通过科举晋升,而不是从不入流的官员做起,一辈子也难以爬上正七品,而五品,更是可望不可即。

反正,从宁朝创立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过一个官员从不入流爬上正五品的。

就算是以前,举人还少,能成为一地知县的时候,也没听说他们当大官的。

更多的是当了一辈子知县的官员,而且多是下县或者中下县的知县,一辈子都没迈过正七品的多的是。

只是,如今进

士举人越来越多了,举人想要当知县越发的困难了,虽然也有,只是朝廷多是选择而立之年或者不惑之年的举人,像是这样五十来岁的,一般不会让他们去各地当知县。

唐林挑选了半天,发现根本没有特别出众的,也对,有能力的都去科举了。

只是又怕还有落网之鱼,特别是某一方面特别出众,然后考试不行的,所以唐林还是一个个面试过去了。

问问他们想要去哪房,擅长什么,然后当场出一题,请他们做题,最后,唐林发现这样实在太累了。

就先让他们填写一张考卷,内里罗列了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选择一个问题,写策论。

这样,唐林就能从中看出那个学子擅长哪一方面的事务,然后考虑要不要用他。

所有的卷子收上后,分成了好几叠,各房一叠,其中官员和胥吏分了开来。

官员的由唐林和肖同知、周通判一起批阅,胥吏的由各房官员批阅。

只有兵房,一个官员都没有,所以是由唐林亲自批阅的。

唐林仔细查看学子们的卷子,在许多平庸的策论之中,终于看到了一张令人眼前一亮的。

这是一篇关于律法的策论,选的是官员贪污案事件,内里逻辑清晰,对于律法极为熟悉,可以称为上佳。

随后又找到了几张不错的,唐林将这些挑选出来,让胥吏调出几人户籍和信息,还得去打听一下,探其品行。

而各房官员也已经将胥吏的卷子批阅完了,挑选了几张出众的,唐林稍微翻阅了一下,发现了一张眼熟的,上面的字迹像极了一个人,但想想他又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将弥封拆了后,唐林一惊,还真是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7-12 00:46:34~2021-07-13 01:48: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陈小舟 20瓶;宁可宁静 10瓶;24510406 4瓶;千岛~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既然如此,本官自会禀明吏部,将你调转到其它府衙。”

“朝廷已经同意本官的奏章, 也就是说日后,我们府衙的官员、胥吏制度、称呼将有改变,你们先看看, 若是有不解之处就提出来。”

唐林先把奏章让官吏轮流阅读, 接着拿出一大张纸,上面画有表格, 共有六大格,为府衙六房, 内里又有细分,上有官职品阶和名称。

阅读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