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369章 天子的心思

  • 作者:苍笙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9 01:29:13
  • 字数:4442

新罗半岛现在还在打仗。

虽说混乱的局势使得抓捕奴隶变得很轻松,但是兵凶战危的,实在有些不保险。

最后,没有办法的游侠们只得将目光全部锁定在了倒霉的扶余人身上。

极北之地比辽东还要寒冷,每年几乎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雪。

一不小心,抓不到奴隶不说,有时候还得把自己的命搭上。

那些被杀的游侠头颅全都被送到了安北和辽东交界的金山城,挂在城门楼子上,用来警示那些想要在安北都护府境内搞小动作的人。

......

辽东本土有关宁卫坐镇,新罗半岛兵凶战危,安北诸部又成了龙潭虎穴。

可是他们忘了,李承鸾的老爹是谁。

为了让这个儿子在上任之后不给自己丢脸,李元吉直接将手下最精锐的一个亲卫队派给了李承鸾打下手。

虽然李承鸾确实没有统兵的本事,可是这些亲卫却全部都是百战老兵。

这些人不仅需要面对严酷的生活环境,还要防着四周“邻居”时不时地骚扰。

历史上,这些扶余人最终就是在高句丽人和鞑靼人的连番掠夺下走向了灭亡,成为了历史角落里的尘埃。

除了历史学家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民族存在。

和在南边的那些亲戚比起来,生活在后世大毛地盘上的这些扶余人,生活无疑要艰苦很多。

只要是被他们发现了行踪,游侠们就根本跑不掉,即便它们躲回了辽东腹地,有李承鸾做靠山的王府骑兵也敢直接闯进来抓人。

自从有了这只骑兵之后,游侠们在安北都护府境内的捕奴工作便陷入了僵局,甚至有数百个游侠都死在了这些人手里。

对于这些游侠来说,除了辽东本土,他们的奴隶来源主要有三个:新罗半岛、安北诸部和扶余人。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那些现在还在四处抓捕奴隶的游侠集团。

因为关宁卫的关系,原本在辽东本地猖獗无比的游侠集团不得不收敛了锋芒,将目光转向了其他方向。

至于安北诸部,自从李承鸾这个金山王上任以来,原本一盘散沙的各个部落逐渐拧成了一股绳。

李承鸾从各个部落当中抽调人马组成了一只王府卫队,名义上说是为了守护东安北都护府内部的安宁,调停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这些到草原上抓奴隶的游侠。

这些扶余人的生活本来就够艰难的了,再被游侠们这么一通祸祸,几乎都快到了亡族灭种的地步。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扶余人才想出这么一个主意,通过向大唐天子投诚,将自己从“化外蛮夷”转化为“天朝子民”,从而获得朝廷的庇佑。

......

对于扶余人的投靠,李承乾完全没有拒绝的道理。

在这个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时代,扶余人只要进了大唐,遵守了大唐的法律,接受了大唐官府的管理,用不了两代人,就会被同化为“炎黄子孙”。

李承乾现在考虑的问题,主要还是辽东那些不安分的游侠。

扶余人被大唐朝廷接收之后,这些游侠断了最后一条出路,必然要再闹出其他幺蛾子。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李承乾并不介意将这些违法乱纪的家伙全部都宰了。

但是眼下大唐的人口实在是捉襟见肘,李承乾现在恨不得把一个人拆成两个来用,又怎么会舍得将这些四肢健全的壮劳力全都宰了。

他现在想的是怎样才能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而又不会因为胡作非为惹出乱子。

......

沉思半晌后,李承乾坐直了身子,看向一边时候的中书舍人韩璞一说道:“录诏:扶余王奄(音同“掩”)歆慕王化,朕心甚慰,其赐扶余王奄《论语》、《诗经》、《礼记》、《春秋》各一,其令辽王佑,关宁卫将军礼遣使往赐......”

韩璞一提起手边的毛笔,“唰唰唰”地将皇帝的命令记了下来,在给李承乾确认之后便拿着诏书草稿走下去润色去了。

......

韩璞一走后,李承乾取出一叠信纸摆在案头,黄安见状连忙上前替他研墨。

提起毛笔稍稍思索一番之后,李承乾运笔如飞,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书信。

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李承乾将信纸折好,塞进一个信封里面,递给黄安吩咐道:“安排缇骑卫的人马,三百里加急将此信送到河北王手中。”

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些游侠不是喜欢胡闹吗,李承乾干脆就把他们全部扔给李恽,让李恽带着他们去霓虹列岛上慢慢胡闹去。

大唐的游侠们很多都有这一个从军梦,只要让他们知道此番出海是为了开疆拓土,这些人就肯定不会有意见。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死活要留在大唐境内给李承乾添堵的混账,正好留着日后给训练成型的关宁卫练手。

......

黄安恭敬接过李承乾手里的书信,转身正要往外走,李承乾又叫住了他:“将信送到之后转道去三省一趟,将太尉、司徒和几位阁老请来,朕有事要与他们商议。”

扶余人是大唐立国以来第一个选择主动内附的,这么懂事的人,怎么着也得额外给一些好处。

更何况,李承乾心里还存了“千金市马骨”的心思,想要将扶余人打造成一个标杆,为大唐日后收服西南诸夷竖立一个榜样。

......

黄安领命而退,没过多久就把李建成等人带了进来。

李承乾和几位重臣商议了一阵,终于敲定了对扶余人的处置方式。

如今只要等着李佑和薛仁贵那边传回消息,确定扶余人的确有心内附,就可以准备进行下一步动作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游侠并不把李承鸾这个书生放在眼里。

......

对于这些扶余人为什么要来投靠大唐,李承乾心里其实一清二楚。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