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544章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 作者:苍笙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9 01:30:15
  • 字数:4928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这些人先问“陛下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然后李承乾再说话。

可是李承乾知道,等这些人先开口肯定是等不到了,索性直接说道:“朕今日召诸君入宫,乃因有一事不明,想向诸君请教,还望诸君不吝赐教。”

“诸君投身行伍,每日枕戈待旦,有大功于社稷,理应重赏。”

“只是朕久居深宫,纵然有心令王师将士皆得欢欣,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众人入宫前已经被黄安“调教”过一番,闻言连忙躬身:“陛下圣明烛照,洞彻万里,此天下百姓所共闻。小人等愚昧无知,唯恭听圣训而已!”

犹豫一阵之后,所有人同时拜道:“小人等别无所求,只知为陛下尽忠,为社稷出力而已!”

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李承乾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不过他却并没有责怪众人敷衍自己,反而顺着话头说道:“诸君的忠诚,朕是知道的。”

“然先王立法在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朕亦不敢违背。”

他们之所以选择当兵,当然不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每一个当兵的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有些人是为了钱,有些人是为了权,有些心思比较怪异的人纯粹是为了体验杀人的快感......

“唔......”

李承乾慢慢睁开眼,在黄安的搀扶下坐了起来,淡淡吩咐道:“把人都带进来吧。”

“唯。”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黄安蹑手蹑脚地走进紫宸殿,来到正在闭目养神的李承乾身边,轻声唤道:“陛下......陛下......奴婢已经将人带回来了......”

不过这些东西能跟皇帝说吗?

只怕自己现在说了,转头就要被上面的人穿小鞋。

众人闻言起身各自退到一旁站定,却依旧不敢抬头,耷拉着脑袋看上去跟鸵鸟似的。

众人跟在黄安身后走进大殿,刚看到御陛上一道杏黄身影,就连忙低下头,亦步亦趋来到御陛之下,用刚刚学到的面圣礼仪不伦不类地拜道:“小人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寿金安。”

看着有些拘谨的众人,李承乾不在意的笑了笑,温和道:“诸君免礼平身。”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诸君无需妄自菲薄,朕召见诸君前来,只是想问问诸君,若尔等沙场建功,朝廷论功行赏,尔等可有何想要的赏赐?”

......

“召见尔等,就是希望尔等畅所欲言,今日这大殿之中无君臣之别,诸君不妨有话直说,无论如何朕都绝不怪罪!”

......

自从露面以来,李承乾一直表现的很好说话的样子,这让众人逐渐放下了戒备。

稍作犹豫之后,一个作队正打扮的小军官出列拜道:“小人吴大回陛下的话,小人参军,原只为能够多得几亩薄田赏赐,并未考虑太多......”

【授田吗?】

李承乾在心里暗自点了点头,这个要求倒还在他的预料之中。

现如今的七卫大军,一大半都是当年的府兵直接转职过来的。

这些人当年加入军队的初衷,很多都是为了能够免税,进而通过建立战功,得到朝廷的土地赏赐,最终完成阶级跨越,从普通老百姓晋升成为军功世家。

历史上走这条路的人很多,成功者也不再少数。

就连李氏先祖,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靠军功起家,然后一代代人不断积累,最终登上皇位的。

如果朝廷肯拿出大量土地用来赏赐功臣,肯定能让绝大多数人满意。

只可惜,李承乾不能那么做。

自从朝廷推出奖励生育的政策以来,百姓们的生育热情极为高涨,近几年,很多家庭都生了二胎、三胎,乃至于四五六胎。

再过几年,等到这些人长大之后,按照大唐制度,都是要授予土地的。

均田制虽然已经被李承乾魔改了好几次,可是“人人有田种,家家有产业”这个基本理念,却始终得到了保留。

如果将土地用来赏赐有功将士,那么等到几年后现在那些小家伙成长起来,需要分田的时候该怎么办?

因此,这个念头只是在李承乾脑海里转了一圈,就被他很干脆的扔到一边不再理会。

......

李承乾的种种算计,在场众人并不知道。

在他们眼里,皇帝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就一脸赞赏地说道:“吴卿所言朕知道了,卿家能直言相告,朕心甚慰......黄安,稍后传旨金吾卫大将军,令其代朕赏赐吴卿。”

黄安老老实实的躬身应诺。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转而看向其他人:“吴卿所言朕已知晓,不知诸君可还有其他见解?”

见出头的人不仅没有被皇帝怪罪,反而得了赏赐,其他人哪里还坐得住,纷纷站出来陈述自己的需求。

这些人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有直接要钱的,有要房子的,有要牛羊牲畜的,有要各种新式农具的,不一而足。

李承乾将这些要求记在心上,权衡之后一一将之否决。

这些人的要求涉猎范围极其之广,有些要求连李承乾都没想到,只不过这些办法都治标不治本,能够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却做不到让绝大多数人满意。

某个瞬间,李承乾甚至想着干脆将这些要求全部记下,让底下人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通过聚少成多的手段,让所有人满意。

然而这个办法也就只能想想而已,大唐不同于后世,没有那么便捷的条件来做这种事。

如果李承乾真的要那么做,可以肯定大唐接下来几年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仅仅只是战后抚恤工作,就足以让朝廷和各地官府忙得焦头烂额。

......

随着时间流逝,只剩下最后几个人还没有发表意见,留给皇帝陛下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

就在李承乾以为今天做了无用功,没有收获的时候,人群中一个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卒扭扭捏捏的出列说道:“陛下,小人想要一个细君......”

他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李承乾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提出这种要求,先是一愣,紧接着眼前一亮,暗道:【我尼玛,我怎么早没想到这个办法!?】

听到李承乾的问题,众人暗地里对视几眼,都有些不知该怎么开口。

黄安答应一声,再次走出大殿,很快就将几十个身穿金吾卫军服的将士带了进来。

对于这些低级军官和士兵来说,打死他们也想不到这辈子居然能有机会如此近距离接触皇帝。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