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654章 荀子之学

  • 作者:苍笙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9 01:30:54
  • 字数:4626

吐一口就是十文钱,吐的多了还会被打屁股,还要服劳役,谁还敢随地吐?

哪怕堵到嗓子眼了,恐怕都得硬生生咽回去。

“左右杜文建已迁官洛州刺史,待回京之日再顺道去见他一面也不迟......本公子让你去打听的另一件事可有结果?”

见李治反对,萧慎虽然很惋惜,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拱手应道:“回公子的话,自今上下诏开禁坊市制度以来,盖牟城内的商户虽已深入各闾里,然而东西两市还是保留了一部分,我等不妨去那里看看,或许能有所得。”

罚钱、打屁股,这些是“法”,而让百姓不随地吐痰,这是“礼”,用“法”的手段,达成“礼”的目标,这就是“以法致礼,以刑奉仁”,简直完美。

如今李治好不容易对荀子的学问产生了兴趣,他当然是要顺着杆子往上爬了。

只不过可惜的是,李治虽然好奇好奇荀子的学问,却并不急迫。

听了萧慎的建议,李治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关中远隔千里,一来一回,又不知要耽搁多少工夫。”

这就是所谓的“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尧舜”,集合众人的智慧,即便尧舜再世也不用害怕。

......

有那么一瞬间,李治突然对荀子学派感兴趣起来,恨不得马上赶回长安,向荀子学派的高足讨教一二。

“荀子之学,精义有二,其一曰‘法令所以导民,刑罚所以禁奸,以法致礼,以刑奉仁’,其二曰‘法后王,崇贤,尚众智,以为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尧舜’......”

萧慎的话很佶屈,但说白了也没什么:

荀子之学的两个主要观点,第一点是肯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法令和刑罚可以帮助“礼”和“仁”的实现。

萧慎也知道李治会对什么感兴趣,早就将杜构这几年的经历打探了七七八八,闻言解释道:“公子,杜文建所以能有如此变化,概因其在辽东改师了荀子学派。”

萧慎看出李治有所意动,停下话头,在一旁怂恿道:“公子,不如我等先回关中一趟,待太极殿之会后再来辽东如何?”

就本心而言,萧慎是很想去太极殿之会上见识见识的,只是因为李治对此不感兴趣,他才随驾来了辽东。

因为代价太大。

但是在盖牟城中,却没有人敢随地吐痰。

为什么?

至于荀子学派的另一个主张,那就更简单了,整本《盖牟士民行事守则》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这项工程如果让某个人来做,能不能做到这么完美且不论,光是耗费的时间就不知要多少年。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今日时候不早了,先找间客栈歇下,明日再做计较......”

听李治这么说,萧慎有些犹豫:“公子,不去五公子府上拜访吗?”

萧慎嘴里说的“五公子”,指的当然是先帝太宗文皇帝第五子,辽王李佑。

盖牟城是他的封地,李治既然来了这里,不去和他见上一面,于情于理都稍稍有些说不过去。

却不料李治想都不想就拒绝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还是不要麻烦他了。更何况,即便我去了,五兄怕是也没工夫见我......”

......

去年王师战胜西突厥,不仅房玄龄等人成了郡王,开国家建社稷,李佑也在继李恽之后,成为先帝诸子中第二个完成封建社稷任务的人。

只是他一不小心玩嗨了,班师的动作慢了些,没能赶上封国大典,这才被落下。

不过皇帝大兄已经口头答应他,将他的辽王王位徙封为蒙王,将铁勒数千里方圆的土地,全都划归他的名下。

君无戏言,早在来辽东之前,李治就已经听说,自己这位辽王兄最近几个月都在忙着收拾行李,准备一接到皇帝诏命就立刻启程。

自己这个时候跑去找他,让他给自己帮忙,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将自己的考虑简单说了一下,李治带着众人走出茶楼,寻了一间还算不错的客栈住下。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治让众人留在客栈,自己只带了萧慎和孙继祖还有两个亲卫出了客栈。

在街上转了两圈,萧慎凑到李治身边小声问道:“大王,我等先去哪里?”

李治想了想,说道:“先去东市吧......”

类似盖牟城这样的边境城市,西市一般是用来跟异族交易的场所,东市则基本上是由大唐本土商人所控制。

商人们“坑害”异族的手段,李治在瑶池的时候已经见得多了,他来辽东,主要是想看看,这些商人是怎么对待大唐百姓的。

出于这个目的,自然是去东市更加契合。

萧慎并不清楚李治的打算,不过他也没有多问,答应一声之后便在前面带路,领着李治往昨天打听到的东市所在地行去。

......

当李治一行经过市场大门进入东市的时候,入眼处是一片繁华丝毫不逊色于内地的市井。

只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打量眼前景象,立刻就有一群小厮围了上来。

“不知这位公子要买什么?我大通商行的马车乃是这盖牟城中头一号的买卖,公子不如买一辆......”一个中年汉子仗着膘肥体壮,最先挤到李治面前。

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推到一边:“混账牛三,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位公子器宇轩昂,岂会买你那破车。所谓‘宝马配英雄’......”

这人还没说完宝马到底该怎么配英雄,就又被另一个人挤到旁边。

“公子,小人是千金银铺的......”

“小人是奇石阁......”

“小人是......”

......

但是换一种方法,集合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短短几个月就能成型,即使后期有漏洞,几十双眼睛盯着,也比一双眼睛看得更清楚。

这一点从李治手里的《盖牟士民行事守则》,就能体现出来。

随地吐痰,谁都知道这种行为不符合“礼”的要求,然而别说是在大唐,就是后世天朝,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