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带个手机混明末

第8章 大运河上看风景

  • 作者:封他号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9 03:51:39
  • 字数:4608

站在码头上的朱豪叹了一口气,心里面的嘀咕,

“楞头青啊楞头青,叫我说你什么好呢!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

何氏知道左良玉是他儿子的左膀右臂,“青山以后就打这儿,当做自己的家一样。”

说罢,叫福伯把手里的吃食领了一包给左良玉,左良玉弓着腰连忙道谢。

不远处步云桥底,突然划过来一艘乌篷船缓缓地朝小码头开了过来。小妹见到乌篷船划过来了,开心的对朱豪说。

母亲何氏何鱼珠,在看来朱豪,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读过书,而且,性子比较要强那种。

左良玉忙躬身施礼:“青山拜见夫人…”

何氏有些大家风范,让左良玉不必如此多礼。

小码头的家丁拴好乌篷船的缆绳,老管家提着拜神的糕点下到小码头。

一位十三四岁的丫鬟,安抚着一位四十多岁左右的妇人,从乌篷里出来,到小码头走到朱豪的身边。

“三爷,吉祥”那个丫鬟赶忙说道。,

老百姓要和官员交流必须通过吏员,官员要办什么事情也得通过吏员。

特别是对地方官来说,若手下的吏员们合作他这一任便风调雨顺,若手下的吏员们不合作他这一任就得焦头烂额!

这个年代,大明官员的职位,几乎没有由一个人担任超过十年以上的。

吏员不是官,却是政务的实际执行者。

“菩萨保佑,我的儿,让娘看看。”

朱豪的母亲站在船头,乌篷船里空间狭小,发梢有些乱身上的青绸锻面的棉袄有些皱了。

甚至北京城内的六部吏员里也有他们的亲戚朋友!好庞大的家族,根深蒂固啊!

胡吏员家族在大运河上为吏已有四代了,胡吏员家族济宁是要害部门的吏员,更有甚者去了京师户部行走。

门生故友不但遍及兖州府、州、县各衙门,而且和山东的吏员都广通声气。

“哥,母亲跟管家福伯上香回来了”。

不一会儿,随着艄公长长的一声“搭岸喽…”撑篙稳稳的靠向板桥乌篷船停靠在了小码头。

朱豪这个官儿是捐来的,何氏怕耽误了朱豪考评,就走上前,整理了朱豪的衣服。

“三爷的气色明显转好了,我就放心了,明天那封闸仪式上,穿多点,大运河风大,多注意点,可不能让人给你下绊。”

“知道了,娘亲,俺一定会多注意一些,俺先过韩庄了!”

应该是何氏感觉到自家楞头青的儿子,隐隐约约有危险,所以才出声。

朱豪一面感慨何氏危机意识,又意识到以前朱豪所以遗留的,一大帮子祸害事情。

还有,昨天晚上去冯主事宴会,宴席上听闻说当今皇上要整理捐官,废止捐官,那个楞头青可能酒喝多了没当一回事。

近年来朝廷因为开支日不付出,那个死去的魏忠贤九千岁想了一个主意,捐官!

此时,明朝卖官有这样的“神逻辑”——穷人当官容易贪污,不如让富人捐钱当官。

一来他们不差钱不会当贪官;二来还可以补充国家财政充实国库。

基于这样的荒唐逻辑,明朝买卖官爵十分普遍,明朝卖官称为“纳米”。

“自宪宗(成化)始,生员纳米百石以上,入国子监。

军民纳二百五十石,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级,至正七品止”。

凡是“纳贡出身”’的知县知州,“自到任来不曾行得一件好事,只要剥虐下民”,见了银子“就如见血的苍蝇,两眼通红”。

可见,那些花钱上来的官员,无论家贫家富,都是为了发财而来。哪有不贪的道理。

明朝末年,大明五品以下实缺中有两百多个职位,至于采用哪种捐法,都有明码实价一清二楚。

纳捐也成了朝廷的一大财源,每年入库两百余万两。

所以说,大太监魏忠贤,是个人才。

魏忠贤就是皇权的代言人,东林党就是文官儒士加商人的代言人,两边都是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争斗。

魏至少知道不加税于农民,东林党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道貌岸然,最关键的是笔杆子在文官手里,所以魏忠贤就悲剧了。

再后来魏忠贤死了,东林党人大肆贩卖,不懂得量入为出,捐官也就不值钱了。

可惜就在这一年,崇祯杀了魏忠贤以后,停止的纳捐,五年以后,天下动荡,国库空虚,崇祯皇帝便偷偷摸摸的,又开始大量大肆卖官,可惜随着战局不利价码一降再降。

当然,崇祯元年的捐官还是很贵的,还要有人牵头,实缺不是谁想补都补得了的,朱豪这个闸官足足,花了它1000多两纹银。

捐官也是讲运气,看手法的,上面有人的自然会得到回去,就像朱豪一样,一年挣个千把两银子好玩一样。

一旦整理捐官了,没有一身官皮护着,朱豪心里暗自摇头。

那就,不用多久祸事来临了。

好一点的,舍弃家产投奔大哥,还能保全的得了性命,差一点,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突然想明白了,随着楞头青的记忆逐渐的融入朱豪的脑海里,朱豪有一种紧迫感,逐告别母亲,小妹,乘船去了韩庄。

从小码头出来,八浆巡船跨过步云桥,靠近‘西水门’之前,经过一段人烟稠密的河段。

临水街的人家又大多把房子紧靠在河边建造,水街显得越发狭小,好歹这是巡船,刘小驴和毛胜。

还有两个家丁抄起了桨,巡船就跟飞了一样出了台儿庄镇。

来到了大运河,一路上都是满眼水乡景色桃花坞、杨柳岸、杏花渡、水杉堤,夹岸都是光秃秃的柳树。

还有槐树杂生于两岸。

不时的还会有一片芦苇摇曳飘荡,只是冬天冰冷冷的不那么鲜活了。

乌篷船的蓬上的油布帘子一掀动,长的善眉善眼的青衣长随打扮的老管家福伯出来了,福伯年纪有五十开外发边鬓角都花白了。

特别是有油水的地方,大多数人在一个职位上通常只是做个两三年,至于家族垄断那更是休想。

但吏员却没有这样的限制,地方上吏员的职位常出现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的情况。

阅读带个手机混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