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寒门仕子

第670章 徇私舞弊

  • 作者:佯忘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1-30 22:52:09
  • 字数:4714

在这之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担任‘主演’的皇帝陛下。

依照原定策略,召见齐霄乃是为了询问他身上的黄金来路,目的,则是让齐誉坐实贪墨敛财的刑事罪责。

这么一来,其父不也是与有荣焉了吗?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皇帝的此举,应该是对齐誉援赈有功的侧面回应。

可结果,陛下非但没有追溯黄金的来源,还搭上了一顿价值不菲的御赐盛宴。

这样说吧。

人家齐誉义薄云天,慷慨援赈,作为是一国元首的庙堂之君,不应该予以一番褒奖吗?

所以,才会恩赐其子。

你说,这又是什么逻辑呀?

对于天子的不按常理出牌,吴晚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即使心中有所不忿,也只能在干瞪眼。

不然呢?

并且,还引发了非常强烈的反响。

肱股们无不发自肺腑地认为说,陛下礼贤下幼,真是彰显皇恩浩荡!

客观来说,大多数的大臣,都是持着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情来论此事,并不是出于真心。

皇帝赐宴齐霄的消息,很快就在朝野上下流传了起来。

在外人看来,皇帝的赐宴却是暗含着另一层深意。

是什么呢?

演员们,并没有按照他设定好的剧本展开剧情,皆是自作主张玩起了即兴发挥。

对于皇帝的行事动机,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更何况,收拾齐家的‘剧本’还是他亲自写的。

然而,到了现实到当中,却是出现了意外的一幕。

据说,在那宴席间,天子还怕那小屁孩吃的乏然无味,特地安排了一场妖艳歌舞作为助兴。

此举,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这种分析符合逻辑,所以,很快就被大众认可并流传了起来。

而,这些情况,全都一丝不漏地传向了南洋琼州。

当然了,这是黄飞的暗中操作。

他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必须报于齐大人知,否则,就有可能处于被动。

内卫的传信永远是那么的迅速。

是的,赶在秋闱来临之前,这则密信便飞到了齐誉的手里。

“唉……你说,桃儿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呢?”

“感觉有些考虑不周呀!”

齐誉阅在完了信后,立即蹙起了眉头。

他觉得,这种事情灵活应对并没有错,但是,却不能拿孩子的婚姻开玩笑。

或许是受到了前世思想的影响,他对于这种包办性质的婚姻很非常认同。

儿子未来的爱情,应该由他自己做主,咱们做长辈的,怎么可以去强行干预呢?

所以,他对殷桃的安排,虽理解但却不是十分赞同。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不管你愿不愿意、赞不赞同,都要被迫地接受下来。

不认也得认!

唉……

没想到,一大早随便看了封信,自己突然就有了儿媳妇了。

这意外,也来的太不经意了吧?

呜呼!

感觉太特么虾扯蛋了!

见父亲纠结地不能自拔,齐小彤连忙开导道:“父亲,你不是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吗?既然如此,何不放下执着,顺其自然呢?”

你说的轻巧!

哪有那般容易?

齐誉先是自嘲一笑,后道:“道理上虽然如此,可是,一旦牵扯到自己的亲人,为父我就没有说的这么坦然了。家,乃是我的核心,也是我的底线,既不容任何外人染指,也绝不容任何外人威逼,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如今,突然多出来了这么一门弄巧成拙的婚姻,我总觉得有点回不过味来!”

说白了,还是纠结。

小彤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很快便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意思。

她想了想,相对中肯地劝道:“爹爹,你曾经教育我说,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是不一样的,可以借鉴但却不可模仿。子女的教育也是同理,尽心呵护也就是了,没必要过度地参与其中,更不要过于强求。”

唉……

好吧!

这一次,齐誉算是被自己曾经所说过的话而说服。

是啊!

儿子自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自己确实不宜强行干涉。

释然了后,齐誉终于舒开了皱着的眉头。

“这样吧,待科举的乡试大事一过,我就立即乘船北上,设法把你小姨娘和你弟弟给接回琼州。一家人,怎么可以久分呢?”

“嗯……”

当下而言,最重要的大事乃是开考在即的科举乡试,又怎能不予以重视呢?

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靠得都是人才的驱动,若无才用,未来可就非常堪忧了。

至于现在引以为豪的软实力,也就慢慢沦为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

前世里的某大明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纪什么最贵?

是人才!

由此可鉴,才之重要性!

齐誉深晓此中道理,自然而然,会把唯才是举定为是当下的第一要务。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科举之事,并没有想象中办得那么好。

乡试的第一场,就出现了有迹可循的徇私舞弊行为。

所谓的有迹可循,乃是指案首和第二名的‘策论’文章,出现了大篇幅的雷同。

暂先抛去考试的实际内容不论,单说这个现象。

很明显,当下存在着考前泄题的可能。

要不然,逻辑上说不通!

可是,问题出在哪儿呢?

按照当朝的制度,乡试的题目都是由翰林院拟题和定题,妥帖之后,才会以密封的形式送达至地方使用。

也就是说,出题权这块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而不是地方机构。

那么问题来了,是哪一方泄漏的考题呢?

是翰林院的主官?还是地方的礼房?

目前,还有点说不太清。

此乃大事,在没寻到足够的证据之前,确实不宜妄下定论。

齐誉在权衡了一番后,决定亲自调查此案,无论涉及到谁,都必须作出铁面的严惩。

要不然,科举的公平性何在?

然,最最令吴晚荣想不明白的是,在那场宴席上,皇帝非但没有追缴齐霄的‘非法所得’,还反而赠了他一大堆的黄金。

不过,却有一人不在此列。

此人便是始作俑者吴晚荣。

阅读寒门仕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