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181章官场百态

  • 作者:病人尼古丁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8-01 15:54:59
  • 字数:8756

王文海察言观色,说道:“汤老久经风浪,此次旱灾已经从三月始,至今已经一月有余,我去实地勘察过,本县周边村庄夏收无望,近乎绝收。而现在离夏收还有二个月,本县夏收的赋税和银两收缴,又该如何完成,请汤老教我。”说完起身作揖行礼。

王文海这番话也是知县宋文治的心声,但是他碍于身份不可能落下身份面子这样去求一个胥吏,由师爷王文海说出来就合情合理了。

“固守待援这种话,袁知府都说得出来,我看他这个官儿是做到头了。”宋文治喝了一口茶,问道:“据我所知,开封府有赈灾粮一万石之多,怎么会难以周全呢?”

“东翁有所不知。”王文海坐下说道:“此次开封府治下十九个县,有八个县灾情严重,这一万石赈灾粮,换算过来虽说有一百万斤。不过这普天下的官仓和报上去的数量哪有能对的上的,不然袁知府也不会让咱们固守待援了,从遣词用句来看,袁知府是真的没辙了,这个烂摊子到他手上是有苦说不出啊。等钦差一到,袁知府就大大的不妙了。”

汤如海当即起身回礼:“老夫不敢当。师爷请坐,老夫有几条计策,还请县尊和师爷指正。”宋文治和王文海一看汤如海这么沉稳,当下也不那么心慌了,坐好等汤如海献策。

“这是自然。”

“如此。”汤如海起身说道:“事不宜迟,老夫即刻开始布置人手,属下先告退了。”说完冲着王文海拱手行礼,转身带着成子由和尤伯禄出了大堂。

“云章,你看他这个做派,只怕比本官还像个知县。”宋文治苦笑着摇头,王文海过来给宋文治倒茶,说道:“东翁,汤主事这样老成的胥吏可是难得。以属下浅薄见识来看,此次大灾之年,东翁一定会在开封府官场拔得头筹!况且,按照我同乡来信的说法,朝廷不日一定会派钦差指挥赈灾。届时,我看袁知府必然大势已去。”

王文海听汤如海这么问,心里一紧:上次剿灭青帮案,自己没有及时赏赐出了大力的杨同心,汤如海这老匹夫用怠工敲打过我了,怎么还明知故问呢?哦,这是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辙,这些胥吏真是难缠,这个当口,万万不能得罪这个老龟孙。当即笑容满满,说道:“前次青帮拜香会大案,全凭此人才能圆满收关,在下自然认识杨同心了。”

汤如海端详王文海一眼,笑道:“既然认识,那就好办了。老夫有一计策还请师爷指点一二。既然本县夏收绝收已成定局,断了生计的乡民们,老夫打算以工代赈来安置,期限是两个月,招募本县灾民做工,工钱由县衙支付,赋税直接从中扣除,这样夏收的银两也就凑够了。至于乡民应该缴纳的公粮,老夫主持户房多年,本县府库存银还是充沛的,可以直接和杨同心购买一批粮食充作夏收公粮,不知师爷对老夫这个计策,以为如何?”

宋文治听完一怔,心道:这汤如海和杨同心到底是什么关系?怎么事事都帮着杨同心说话?

大兴朝崇德八年四月间,长垣县大旱,当地庄户几近绝收。

这天清晨,长垣县户房主事汤如海接到知县宋文治的通知:速去议事!汤如海不慌不忙出门,带着两名仆从到了县衙。

路上满街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汤如海停下脚步审视片刻,不由得叹口气,随后径直到了县衙,直接到了大堂。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听完汤如海的策略,王文海心里反复思索推演,算明白之后,不由得感慨汤如海的老辣之处:以工代赈既能安抚本县灾民,又凑够了夏收的银两,可谓一举两得。而从杨同心那里购买粮食充作公粮,既帮县衙解了围,又帮杨同心得到了十足的好处,又是一箭双雕。王文海考虑之后觉得只能如此,于是悄悄给宋文治一个眼色,宋文治当下心里了然,拱手说道:“汤主事老成谋事,事事谋划周到,本官佩服,既然如此,还请汤主事劳心费力亲自主持。”

“县尊放心,老夫身为户房主事责无旁贷。只不过,大灾之年,粮价要高出数倍,这一节县尊要体谅一下。”

看完开封知府袁新松的下帖文书,汤如海默然不语,和他猜想的差不多,开封知府认为长垣县的情况足以自保,以开封府受灾州县众多无法周全为由,婉拒了知县宋文治的求助,同时提出不能酿成民变,要爱民如子云云,都是些官面话语,毫无作用。

“汤老。”王文海拿过一封红色奏章,双手交给汤如海:“今早知府大人的回文已经到了,请汤老过目。”

汤如海点点头,打开奏章,开始阅读:开封知府照会长垣知县下帖:长垣县受灾之实际,本府已然知晓,此次旱灾遍及开封全府,开封赈灾粮数目有限难以周全。长垣乃中上之县,赈灾存粮在册一千五百石,依照本朝赈灾律法章程,足可自保,望宋知县顾全大局,固守待援,随机应变。本朝开朝以来,历来爱惜百姓,大灾之年,须以保境安民为第一要务,望宋知县好自为之,便宜行事。知府袁新松书,崇德四月二十日。

“本县灾情,老夫已经查看过了。第一条计策,明日开始赈灾,设立官赈粥厂二十六处,由各处里正牵头,赈灾十五天,具体章程和人员安排,老夫已经写好,请县尊过目。”成子由从怀里拿出一份章程,上前一步成手呈给老师汤如海,汤如海走到宋文治面前,双手交给他。

宋文治大喜过望直接交给王文海,王文海打开一看,心里有了底,若说赈灾,他原也能操办,但是担心以汤如海为首的胥吏们不愿意合作,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议事,看过汤如海的赈灾章程,王文海对这位老而弥坚的胥吏更是敬畏,放下章程,王文海笑道:“对于今年夏收的钱粮赋税如何收缴,未知汤老还有什么良策?”

“不错,那厮一向瞧不起本官,也好,这次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宋文治笑着喝了一口茶。

开封府知府官邸,正厅里一个穿着四品官服的中年人焦躁的走来走去。

“回禀老爷,东方师爷回来了,还有王通判、贺通判两位大人求见。”一名青衣仆从过来回禀。

“快,叫进来。”开封知府袁新松当即停下脚步,命令仆人马上去传话。

片刻之后,袁新松的师爷东方坤急匆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穿着六品官服的官员。

“东翁。”东方坤躬身行礼,知府袁新松端过一个茶杯,说道:“师爷辛苦了,先歇歇腿——你们两个进来回话。”

王通判作揖行礼,站着回禀:“大人,这赈灾仓亏空是历任知府留下的,大家心照不宣,之所以没人上报,是不愿意得罪同僚。可如今大灾之年,这积弊如今已经回天乏术,下官无能想不出对策,请大人责罚。”

“贺通判,商会沈平安那边怎么说的?”

“大人还请稍安勿躁。”贺通判躬身行礼,自顾自的坐下喝了一口杯茶,袁新松气得鼻孔冒烟,但是这位贺通判是布政使的学生,等闲也得罪不起,只得一脸黑气的看着贺通判。

“沈平安是识大体的人,一听说是知府大人召集商家议事,他马上安排人手去请人,大概两个时辰之后,开封城的大粮商并朱仙镇的商家都会过来议事,沈平安说了商家这边他负责召集,并且提出他愿意带头捐输纹银五百两,帮助大人赈灾。”

“帮我赈灾……”袁新松苦笑一下,心里估算了一下,问道:“开封城现在粮价几何?”

“回禀大人。”王通判坐下擦擦汗,说道:“开封粮价已经涨了三成,朱仙镇粮价涨了三成半。”

“涨了三成?”袁新松大吃一惊,怒道:“这些奸商蠹虫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委实可恨!”

“东翁。”东方坤扫了贺通判一眼,说道:“此次旱灾,开封府治下多县受灾,灾情刻不容缓,其中长垣、封丘邻近卫辉府,据悉彰德府、卫辉府灾民已经大批涌入。长垣知县宋文治的上呈已经言明,当地夏收绝收,两府灾民约三万多人入境,他那边已经招架不住了,求援文书东翁已经批复了么?”

“两位先去歇息,下午咱们一同和开封的粮商们商议一下,看看捐输情况再做定夺,两位辛苦。”袁新松起身拱手,王通判和贺通判一听起身告辞。

“我已经批复宋文治,让他固守待援了。长垣县是中上之县,县里还有汤如海这等老练的胥吏坐镇,不会出什么乱子。倒是开封府的赈灾粮仓,亏空如此之巨,实在难以周全,唉——”袁新松的放下茶杯,苦着脸说道:“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听从师爷的劝告如实上报,只不过本府想着官场和光同尘,不想做这得罪人的事情,岂料咎由自取作茧自缚,唉。”

东方坤听完默然无语,当初袁新松接任开封知府之际,东方坤就仔细勘察过,发现开封府赈灾粮仓亏空巨大,上报一万石赈灾粮实际只有不到三千石!此事牵扯到历任知府,若是如实上报,盘根错节难以理清,袁新松思忖再三,决定瞒报息事宁人。岂料赶上这十年难遇一回的旱灾,一下就让开封府赈灾粮仓亏空的事情雪上加霜。

“东翁。”东方坤知道此事难以挽回,即便现在如实报上去,玩忽职守这一条罪名就足够抄家了,说道:“固守待援这种话您可以说,但怎么能写在纸上呢,您这不是授人以柄么?宋文治那厮是布政使蔡仁杰的学生,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他若是拿这个做文章,上奏到巡抚大人说咱们渎职,东翁,现在这个当口,咱们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哼,他宋文治一个三榜进士出身,本府还不放在眼里,巡抚大人也看不上这个官儿迷,不说他。师爷,倒是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才好?那些奸商未必肯为本府出力。”

“商会那边有沈平安,此人侠肝义胆是个人物,只不过他是开当铺的,虽然愿意主动带头捐输,终归不如左天南、韩贞吉这样的大粮商愿意帮忙来得实在。东翁,我今天外出走了一圈,现在市面上的粮价已经将近涨了四成,一斤小米卖到了三十五文钱一斤,若再这么下去,百姓倾家荡产卖儿卖女都吃不饱饭的时候,那就会酿成民变,到时候咱们就真的回天乏术了!”袁新松闻言脸色惨白,额头见汗,端茶的手也微微发抖,说道:“师爷,下午的粮商捐输议事还请你全权代理,我要去拜见一下巡抚徐大人。”

“东翁。”东方坤意味深长的看了袁新松一眼:“这个当口,谁也不会救咱们,您还是赶紧想着如何赈灾安抚灾民才好。”

“灾民也要安抚,上官的门路也要走走才对,师爷你先去帮我备些礼品……”袁新松话没说完,东方坤举起茶杯,一杯热茶全都泼在袁新松脸上,烫的袁新松当即跳了起来,喝道:“师爷你疯了!”

“东翁,您怕是太高看自己,也高看巡抚徐大人了,他是从一品的大员,您是四品小吏,如今河南三府受灾,这等局势下,朝廷必然会派出钦差。东翁你还想着走上官的门路?”

“师爷,是本府失策了。”袁新松冷静下来,擦擦脸上的茶叶,问道:“未知师爷还有什么妙计?”

“下午粮商捐输议事,咱们要杀鸡儆猴!”东方坤目露凶光,袁新松点点头咬着牙:“不错,这时候了,那帮奸商还是敢搪塞,本府也顾不了许多了,杀一两个奸商,我袁新松还是办得到的。”

“本县有一粮行,名叫天人和,东主叫杨同心,师爷可曾认识?”

长垣知县宋文治坐在椅子里,神情焦急,他身旁的师爷王文海也有些坐立难安。汤如海进来之后,躬身行礼,随即坐到一旁,他身后是户房执事成子由、尤伯禄两人。

“汤主事,本县大旱已经半月有余,本官今日请汤老来,是想询问,户房何时决定开仓赈灾?”宋文治往前探身观察汤如海的表情。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