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第261章财务和人事

  • 作者:病人尼古丁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8-01 15:56:08
  • 字数:7312

白瀚文生性谨慎,说道:“不如先去善堂选一些孩子来磨练一下。他们都是东家收留才保全性命,忠心是不用怀疑的,本事可以慢慢学。东家以为如何。”

杨同心听完明白白瀚文的谨慎,也没有反对:“既然如此,我们去善堂走一趟。最近朱仙人推荐了一位专门帮人挖掘人才的高手,此人叫骆青衣,想必白先生应该有所耳闻。”

“我叫崔晓琴,东家好。”崔晓琴甚是乖巧,头上扎着两个小辫,脸上笑得花一样。

“你是哪里人?”杨同心蹲下身来问道,崔晓琴肉嘟嘟的脸上毫无胆怯之色,笑着说道:“老家是淇县的,现在是开封的。”

“骆青衣?”白瀚文微微一怔,说道:“火眼金睛骆青衣么?”

“在在,他正叫孩子们学算盘呢。”

杨同心一摆手:“走吧,过去看看。”一行人往课堂走去,路上看到不少孤儿看到杨同心纷纷跑过来行礼,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肺腑的真诚笑容。

看着群孤儿脸上的笑容,杨同心摸摸身边一个小丫头的头,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所谓善堂,是封建时代类似孤儿院的一种民间组织,是一些有能力办善事的人自发建立的,其中未免良莠不齐。寻常的善堂收留各种孤儿,也就是给他们一碗饭吃,遇到来求子的夫妇,会收一笔费用,一般善堂也不会管这些孤儿成年之后的事情。

杨同心办的善堂和别处不同,这里不光是给饭吃,还教习他们读书认字,并派了专人来教这些孤儿将来在商行里如何做事。成年之后,不论男女认字不到五十个的,不给推荐到商行里做事,给一笔银子,任其自由谋生。这些孤儿从小就饱经世间冷暖,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懂事的多,为了能在天人和谋一份差事,几乎人人都努力学习。

杨同心带着侍卫松涛、长随赵家声,陪同白瀚文一起来到善堂。

冯文钊用一千两银子把《风云刀谱》卖给了袁氏三杰,之后如法炮制将一众追杀自己的江湖人都打发了。

瑞雪纷纷,寒风凛凛,转眼又深冬时节。今年杨同心的天人和粮行在秋收里战胜朱仙镇十八行,如今已然坐庄整个开封府的粮食行市。

这天杨同心叫来账房白瀚文,把一份关于筹建财务部的方略交给白瀚文。白瀚文看完觉得十分新奇,问道:“东家,这个方略您从何处得来的?”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门房一看是东家来了,大喜过望连忙跑过来给杨同心拱手作揖,脸上的褶子都比往日密集了许多:“见过东家,见过白先生。”

“老李,骆主事在么?”

越是这样,白瀚文越不敢招募老乡来财务部任职,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深知拉山头乃是下属第一大忌,一旦让东家有了被架空的疑心,无疑将是一场极大的风波。

“倒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不过人选尤为关键。不知道东家可有什么人选?”

杨同心直接说了自己人选:“游凤藻、历卿夔、柴大琛,再有你可以自己招募一批人,举贤不避亲,老乡也可以。”

“不错就是他。”杨同心笑道:“我是托了朱仙人的关系,好容易才礼聘而来的,目下我打算把人事管理这块交给他管理。”

“骆青衣在中原为各大商行挖掘人才,东家能把他请来,咱们商行真是人才济济。”

赵家声看到这个小女孩,想起了自己惨死的妹妹赵佳慧,眼泪含在眼圈里打转,装作擦汗偷偷抹去眼泪。

“你怎么不去上课?”杨同心好奇的问道,崔晓琴笑道:“东家不是你给定的规矩么?上五天课歇两天,今天我们这些小的都歇息,过了十岁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明天才能休息,嘻嘻。”

“哦,我倒是忘了,你去玩吧。”杨同心起身,崔晓琴恭敬的福了一福,笑道:“那东家我走了啊。”

“去吧。”杨同心摆摆手,看着崔晓琴蹦蹦跳跳的跑去找伙伴玩耍,心里感慨一下,起身到了课堂外面,站在窗前听骆青衣讲课。

骆青衣今年四十一岁,长得很斯文,穿得也很朴素,手里拿着戒尺,正在小黑板前给这些孤儿讲珠算入门。

讲着讲着,忽然有个孤儿举起手来,这也是杨同心给定的规矩,课堂上要说话,必须举手。

“什么事?”骆青衣和蔼的看着这个孤儿。

“先生,东家来了。”这个孤儿手指窗口,骆青衣抬头一看,放下戒尺,说道:“你们先背诵口诀。”说完,走过来拱手行礼:“见过东家。”

“骆主事,我这里怎么样?可还使得?”

“东家乐善好施,这里善堂收养了这么多孤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东家不仅管他们温饱,还教习他们读书认字学习珠算记账,成年之后大多又举荐到商行里做事,可谓至善。”骆青衣感慨的说道:“骆某行走中原这么久,这种善堂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其实我也是藏着私心的。”杨同心笑道:“我收养这些孤儿,将来他们都是我商行里的伙计。”

“这是两回事,依照东家请人做事的薪资,又何必花费这么多银子养活这些孤儿呢。”骆青衣说得非常实在,杨同心即便真有这样的用心,也无可厚非。

“这些孩子里面可有适合培养的人才?”杨同心问道,骆青衣脸上浮现笑容,说道:“这些孩子,都是昭贤兄按照命数和面相挑选的,这里面我发现了几个大才值得关注,东家请到房里叙话。”

侍卫松涛守在门外,赵家声看着这些坐在课堂上背诵珠算口诀的孤儿,心里又酸又嫉,暗自悔恨:早知道这样,我又何必跟着计管家做事,在这里学会本事,也弄个执事做做,那个邱文烈不过是总务堂执事,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哼。

房间里,骆青衣写下了几个名字,说道:“这几个孩子,天资聪颖而且自小就饱经磨难,性格坚韧。若是能好好培养,长大之后前途不可限量。”

杨同心看完点点头说道:“那就烦劳骆主事多多照顾了。今后商行里要是用人,优先从善堂里选拔,这里就是我的人才后备所在。还请骆主事费心了。”

“东家办理善堂这件事,可谓高瞻远瞩。”骆青衣笑道:“举凡人才,成才不易,想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本领更难。我行走中原多省数年,一个好的人才固然难寻,而如何培养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一般的商行只晓得挖墙脚,通过高薪资来拉人,殊不知待遇只是一方面,不是所有人才都那么看重钱财,将来商行的发展前景如何,那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杨同心和骆青衣商谈甚欢,白瀚文在一旁听完,也觉得骆青衣名不虚传是个有眼光的人。

过后几天,天人和财务部和人事部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继闻风堂、演武堂、总务堂之后两个重要的堂口。杨同心不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其他方面,一应待遇配置全部到位,白瀚文和骆青衣走马上任之后,立刻开始完善各自堂口的规矩和制度,忙的不亦乐乎。

最后就剩下冯文钊的讲武堂,暂时没有什么动静。而冯文钊每天就是待在杨同心给他买的宅院里看书练武,有时候去找同是少林出身的廖空、马相初、松涛等人一起喝酒聊天,此外再也没有什么动静。

进了腊月门,天人和又开始一年一次的分红,各堂口不论从主事到仆人,乃至到伙计,人人都得了一份不小的分红。连冯文钊这样刚来的,都有一笔不菲的过年费用。

这天早上,杨同心派人去把冯文钊请来。冯文钊到了书房,整整衣衫迈步进去,拱手行礼。杨同心放下手里的书,拿出一盒卷烟敲出一支递给冯文钊。

冯文钊道声谢接过来,就着蜡烛点上了卷烟。

“文钊,这些日子住的可还顺心?”杨同心也点上卷烟,这阵子,冯文钊的衣食住行有仆人专门照料,过年还给冯文钊做了新棉袍,薪资也每月发放。

“顺心。”冯文钊拱手答谢:“东家出招帮我打发了来抢秘籍的江湖人,如今日子过得清静多了,再也没有人来滋扰。东家,我来天人和也有几个月了,东家一直让我静养,如今我伤势早就好了,也没人追杀我,东家可以给我安排差事了。”

杨同心拿出一个信封来,交给冯文钊,说道:“这上面有一份名单,我给你一个月时间,你要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他们,能做到么?”

冯文钊和杨同心有君子协议在前,一是不能滥杀无辜,二是不能滥用武力,三是不得伤天害理。如今杨同心却给出一份暗杀名单来,冯文钊这阵子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动静,其实早就对杨同心进行了一番明察暗访,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杨同心所作所为都无可挑剔。

冯文钊也知道这是一个考验,是杨同心对自己本事究竟如何的一次全面检查。他看完这份名单,没有说君子协议的事情,起身拱拱手说道:“那属下现在就去办理,一个月之内,保管他们人头落地!”

杨同心笑笑说道:“凤栖梧桐,没有梧桐树如何能引来金凤凰。也是仰仗诸位办事用心,天人和才能坐庄开封府,成了梧桐树。走吧,咱们去善堂看看。”

杨同心笑道:“白先生,坐下说话。这份财务部原是我家乡一些大商行里用的。那些大商行买卖种类众多,每天涉及到的银钱极多,没有一套稳妥的方法来督办,长此以往必然生出隐患。我有你这样的传奇账房,若是单单只让你记账做账,那岂不是大材小用了?所以,我才照猫画虎的弄了一份方略,白先生觉得如何?有不妥之处说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白瀚文望着意气风发的杨同心,从他加入天人和之后,观察杨同心的种种作为,对这位少年东家白手起家创下这份家业是非常钦佩的。杨同心撰写的这份财务部方略,可以说对自己委以重任,并且给予充分的自主权,丝毫不见猜疑。

阅读杨同心的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