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二十八章 袁术下淮南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9 21:29:05
  • 字数:3070

袁术被曹操迫退至雍丘后,仍心有余悸,再次率馀众往地处淮南的扬州治所寿春转移。不料陈瑀见袁术大败于曹操后生出了自立的野心,紧闭城门拒绝袁术进入寿春。气急败坏的袁术只得先退回阴陵,然后整军攻击陈瑀。虽然被曹操一路追击,但袁术每次都是一败就退,实际损失很小,很快就集结起了大军攻到了寿春城下。陈瑀发现自己低估了袁术的实力,惊惧交加,忙派弟弟陈琮去向袁术求和。袁术毫不理会,扣押了陈琮后继续攻城,陈瑀只得弃城退到了徐州的下邳。陶谦是陈瑀的父亲前太尉陈球的故吏,他念及旧情收留了陈瑀。

袁术夺下寿春后自领扬州牧,他觉得陶谦收留背叛自己的陈瑀是违反盟约之举,一怒之下又自称徐州伯,在敲打陶谦的同时也确实生出了吞并徐州之心。陶谦知道了后暗自叹息,他原以为袁术有兴汉之心才与他结盟,如今才发现其人野心勃勃。于是陶谦又想起了朱儁,觉得只有他这样的名臣宿将才是汉室的希望,便又写信联合了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博士郑玄等人共推朱儁为太师,希望能以他为首同讨李傕等凉州诸将奉迎天子。可惜此时李傕也担心朱儁拥兵在外始终是个祸患,便在太尉周忠的建议下派人用天子诏书征召朱儁入朝。朱儁的部将都不愿入朝而更想同陶谦等人联合,朱儁却说:“有君召臣,不得不往。况且李傕、郭汜奸竖而樊稠庸人无谋,他们势力相当,长此以往必有变乱发生。我入到朝中,乘其不备遇变而动,则大事可成。”于是朱儁派人辞谢了陶谦后,应召入朝。陶谦见朱儁无意起事只得作罢,他在治中从事王朗的建议下,派别驾赵昱向朝廷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后被陶谦举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刘协接到陶谦的奏章后大为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赵昱被任命为广陵太守,王朗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而李傕派出结交关东诸侯的使节马日磾到达南阳时袁术已经离开,为躲避战乱他一直留在了荆州,直到听说袁术下到了淮南后才重新出发。袁术在寿春接待了马日磾,知道朝廷仅仅授自己为左将军时颇有微词,谈话间他又听马日磾说朝廷已经承认了袁绍自封的车骑将军的官职,便愈发不满。几日后,袁术借故向马日磾取符节观看,趁机抢夺不还,并强迫他辟命自己军中将士十多人。马日磾怒斥道:“你袁家的先世诸公难道都是像你这样靠劫迫来征辟掾属的么?”袁术却振振有词道:“朝廷现在被李傕等人把控,你又何必为逆贼守节?”马日磾见难以索回符节,只得请求离去,不料袁术又说:“回到京师也是继续受逆贼控制听其颐指,何不留下当我的军师?”马日磾不肯便被袁术强留在寿春,在失节受辱和惨遭软禁的双重打击下,他忧愤成疾呕血而死。

扬州也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互相争夺的地域之一,朝廷委派的刺史陈温病故后,袁绍便任命与自己亲近的袁遗为扬州刺史。袁遗是袁氏兄弟的堂兄,却一向与袁绍交好,为袁术所记恨,他派兵攻入九江将袁遗赶走,后者逃至沛县时被反叛的士兵所杀,而袁术随即就表自己的部将陈瑀为扬州刺史。

逼死马日磾后,袁术丝毫不以为意,他不仅欺侮上公大臣,还苛待百姓,在淮南以抄掠为资,扩充军饷。正逢淮南天旱土地大荒,百姓粮食耗尽多有饿死,袁术手下的沛相舒邵不忍百姓受苦,便私自取出十万斛军粮散发给饥民。袁术听说了大怒,带兵拿下舒邵后要将其问斩。舒邵说:“我知道这么做必死,但我宁可舍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听了深受感动,下马把他拉起来说:“仲应,你是想独自领受这爱民的美名而不与我共享么?”于是袁术赦免了舒邵,并晋升他为阜陵长。

割据扬州的袁术暂时离开了诸侯争斗的漩涡中心,转而进入了屯兵积粮的休养期。不过他的目光始终在审视着各州的动向,只待形势有变就会再次站上风口浪尖翻覆云雨。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