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三十一章 徐州危局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9 21:29:08
  • 字数:5344

果然才过了不到半年,曹操在清明墓祭后再度集结大军准备南攻徐州。临行前,兖州名士边让在乡里大肆抨击曹操穷兵黩武、屠戮百姓,还扬言其德行不配管理兖州。曹操深恨边让妖言惑众,便不顾陈宫等人的阻拦派人去陈留将边让当场处死。随后曹操攻入徐州,一路略地至琅邪、东海,在他转而引军西向时,刘备邀请徐州将领曹豹共同屯兵在郯城东面,拦住了曹操的去路。刘备与曹操隔空相望,在马上对曹操拱手道:“曹公对徐州连番用兵,致使生灵涂炭,对陶恭祖的惩罚也已经足够了,何不就此收手?”曹操曾在幽谷捡到一柄长剑,很是喜欢每次出征都随身佩戴,起名“倚天剑”,他拔出此剑指向刘备,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刘玄德你若是要阻挡我报仇,休怪我不念过去同讨黄巾贼之情。”刘备身后的关羽提刀出马大声说道:“正是顾念过去的情分,我主才好言相劝,如若不识好歹,关某的刀可不讲情面!”曹操阵中的曹仁听了这话怒火中烧,拍马舞刀杀奔关羽,口中大喊:“红脸贼休得无礼!”两将各举大刀,白刃相接,拼杀了四十合不分胜负,因天色渐暗,两边都先鸣金收兵。

回营后,曹操对左右说:“原以为刘备不过是伪称宗室的欺世盗名之徒,想不到还敢来趟徐州这趟浑水,也算是有些胆色;还有那个关羽,以前皇甫嵩和我提过是一员勇将,当时我还没在意,今日一见确实不同凡响,看来乘势吞掉徐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戏志才见曹操说完后看向了自己,便思索了片刻后,说:“明日可再遣一将出战,佯败一阵,然后晚间趁敌大意不备发动夜袭,至少能有八成把握。”曹操听了点头称善,决定依计行事。

次日,两军再战,关羽因昨日杀得不尽兴,再次出马指名找曹仁单挑,可曹操阵中却是于禁挺枪而出,嘲讽道:“谁来擒你又有什么分别,何必挑挑拣拣。”关羽被激后怒骂道:“匹夫,那就先拿你开刀!”说罢就横刀而上,于禁接住关羽厮杀,战不十合,他就卖个破绽拖枪而退,曹操也速令全军撤退,甚至连大旗都丢弃在战场上。当晚,曹操在夜幕深沉的掩护下,率军悄然突袭敌营,刘备和曹豹果然都没有防备,被惊醒后的士兵不及抵抗四面奔逃,死伤无数。

有逃得性命的家丁到兖州向曹操报告,曹操悲而痛哭,曹仁、曹洪、夏侯惇等曹家族人及与曹操自幼相交的挚友们也都忍不住落泪。曹操一边哭一边顿足拍案,咬牙切齿道:“陶谦老贼,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于是他令人为全军赶制白袍,随后打出为父报仇之名,起兵攻向徐州讨伐陶谦。袁绍从应劭处听闻了曹嵩遇害的消息后,本来想将其送回兖州交予曹操治罪,但是田丰进言道:“海内之士闻主公宽厚而纷纷来投效,如果今日赶走了应劭,恐怕以后其他遇到困境的贤士都不敢再来。此番曹操父亲被害必然会去找陶谦报仇,主公若是顾及和曹操的结盟之义,只要派兵相助即可。”袁绍听从了田丰的话,便派使者向曹操表示慰问,同时让朱灵督三营兵马相助曹操。

曹军兵分三路,曹操亲自领兵让朱灵跟随自己往彭城推进,另派曹仁攻傅阳、于禁攻广威。广威城驻军很少,于禁几乎没遇到抵抗就将其攻克,然后沿泗水攻往彭城。陶谦的部将吕由守在傅阳迎击曹仁,他出马与曹仁交锋仅三合就被一刀斩于马下,所领部队也被曹军杀散,曹仁破敌后也赶往彭城去与曹操汇合。因为彭城一带百姓最为密集,又有不少依附陶谦的流民居住,所以陶谦集合兵力赶去彭城救援。彭城的百姓听说曹操大军逼近,惊恐万分,纷纷离家出逃,只有部分病残幼弱者仍留在城中。逃难的百姓行到泗水边时,正遇到赶来的陶谦军,陶谦指挥士兵下马为百姓搬运重物,并帮他们架桥渡河。才刚护送了没几拨人,顺着泗水进军的于禁就杀到了。陶谦又要掩护难民,又要抵御于禁的攻击,首尾不能相顾,被杀得大败,只能往东海郯城方向败退。于禁击退陶谦后继续攻击难民,大批来不及渡河的百姓都被驱赶到泗水河中淹死,几万具尸体阻塞了河道致使河水断流。而曹操和曹仁也成功在彭城下会师,两军合力攻破彭城后,曹操又下令将留在彭城的百姓尽皆屠戮。

于禁也带兵进入彭城,稍作休整后,就被曹操指派去郯城追击陶谦,而曹操自己则和曹仁北上接连取下了费、华、即墨、开阳四城。陶谦在郯城接连收到诸县失守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尝试出城作战却又被于禁打退,最终被围堵在郯城动弹不得,情急之下,只得向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刘备求救。陶谦与公孙瓒是盟友关系,田楷和刘备作为公孙瓒的下属自然是不会推托。

自曹操从陈留举兵之后,他的父亲曹嵩和幼弟曹德便举家迁徙到琅琊躲避战乱,一晃已经数年过去了。曹操在兖州站稳了脚跟之后,就命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嵩父子前来团聚。陶谦因先前偷袭兖州不成反被曹操将战火点在徐州而耿耿于怀,便派骑兵去截杀曹嵩出一口恶气。曹嵩思子心切,还没等应劭到来就提前收拾好财物启程去找应劭汇合。陶谦的部将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追到了曹嵩并发动袭击,曹家的家丁稍作抵抗后就被杀得四散而逃,曹嵩和曹德都被骑兵掩杀而死,一百余车辎重被抢走送往陶谦处。得到消息的应劭恐惧曹操责罚,无奈之下弃官逃往冀州投奔了袁绍。

陶谦担心曹操之后还会复返,请求田、刘二人留在徐州驻军,田楷以青州尚有要务处理拒绝了陶谦,而刘备则答应带着数千人马留下。于是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又拨给他四千丹阳兵,请他屯兵小沛。

凶兵只为报家恨,生灵尽灰无鸡鸣。

等到田楷和刘备率军赶到时,曹操正好因为兵粮告尽而引军退回兖州。曹操为感谢朱灵带兵相助,特意在鄄城大摆宴席款待他,让朱灵深受感动。本来他一路跟随曹操见其治军严明、行事果决,早已心生仰慕;又见曹操对投靠自己不久的于禁也敢于重用不生疑心,再对比袁绍派外甥监视自己的行径,不由觉得高下立判。于是朱灵让副将带兵返回袁绍处,自己留下对曹操说:“灵观人众多,从未见过如明公这样的真明主。如今有幸让我遇到了,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还要离开。”曹操对袁绍收留应劭的做法也颇为不满,便答应了朱灵想要投靠自己的请求。

击破刘备后,曹操继续向西攻到襄贲县,所过之处残戮不断,不论是投降的士兵或是逃难的百姓都不予放过。陶谦眼见徐州境内残城连片、尸横遍野,自觉日暮途穷,打算放弃徐州逃回老家丹阳避祸。

四月清明,漫天浊云,阴雨细密,洗不清淤泥中的暗红,也洗不净空气中的血腥。凄凉与黯然压得危局中的徐州子民喘不过气来,睁开眼便是纯纯的乌黑,似一道浓墨泼洒在天边,不带半点的辅色。

曹操为了报复陶谦,并不急于攻下他所在的郯城,而是又带兵攻取了虑、睢陵、夏丘三县,随后进行了屠城,坑埋男女十万众,杀得三县之内人烟全无、鸡犬不留。有诗悲叹道:

风走野云冷月清,水土何辜染尸腥?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