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四十七章 宣城护主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1-21 15:26:34
  • 字数:3314

朱然,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是朱治的外甥,因朱治未有子嗣而过继于他。朱然胆勇过人,又处事谨重周密,与孙权相交甚笃。胡综,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避难江东时投入了孙策属下。胡综擅作辞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胜过偏好兵书的朱然一筹,而孙权则博二人之长,文武兼修。

话说淮南袁术最近有些郁闷,费尽心机布局了许久之后,却发现天下形势完全不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原以为天子被李傕劫持会是汉室的穷途末路,谁知居然让曹操力挽狂澜;吕布稳居徐州,刘备竟也甘居其下;甚至连自己派出的孙策居然也绕过自己直接向朝廷进攻,眼看就快要失去控制了。等不到称帝时机的袁术有些心烦意乱,他想把怨气都出在孙策头上,可是又没有信心在战场上击败风头正劲的猛虎之子,便盘算着用些阴谋来使绊子。袁术拉拢了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六县的山贼头目焦已,蛊惑他出兵攻打孙策的二弟孙权所在的宣城。

宣城守军不足千人,而且缺乏训练、斗志低下,加上城池没有防护工事,在数千山贼的蜂拥而至下瞬间就被攻破。周泰刚扶孙权上马,贼兵就已杀到眼前,周泰抄起虎翼破阵刀挺身护在马前,挥舞的刀锋如星流霆击,白光一闪便是数个人头齐齐飞出。而在周泰身后,端坐于马上的孙权冷静得不像是个刚过十五岁的少年,目光中没有半分惧意。他左手持弓,上半身挺得笔直,右手取箭后按在了弦上,双指夹住箭尾,满弓而发。快箭飞掠,鹰眼难觅,弹指间就射杀了一名骑在马上的小头目。山贼彪悍,却也惜命,刺鼻的血腥气熏得他们一时不敢前进。

青年当家的孙策不仅要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也接下了抚育和教导弟妹的责任,而孙权作为孙策最年长的弟弟,自然是受到了重点的培养。孙权,字仲谋,小孙策七岁,生得方颐大口,目有精光,英武之气不输父兄。他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又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年方十五岁就渐有名声。孙权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下属时,孙策都会指着众人对孙权说:“这些人才以后都是你的部下啊。”孙策取下丹阳、吴和会稽三郡后,就让孙权出任阳羡县长,居于宣城,除了让一直和孙权同窗读书的朱然和胡综陪同外,还派了帐下的猛将周泰伴随孙权上任,负责保障其安全。

孙权忙让人将周泰送入府中救治,他亲自陪同在旁,直到第二天周泰苏醒后才去休息。孙策知悉了宣城的战况后,自责道:“我以为会稽已定,却忽视了山贼的力量。若不是幼平,仲谋这次就危险了。”为了表彰周泰的功绩,孙策任命其为春谷长,同时又让通晓山林战法的祖郎和贺齐分兵剿匪,清除隐患。

暴乱的始作俑者袁术本来也没指望山贼能给孙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打击,无非就是想牵制他一下拖慢其发展的脚步。对袁术来说,现在他心心念念的只有那件“大事”,凡是有可能阻止自己成事的都会被他视为敌人。

周泰趁机抢过马匹翻身而上,拖着血迹未干的大刀如铁塔般岿然横于阵前。后排的贼兵并没有看清前方的战况,依然大喊着向前冲杀,在他们推挤下,最前排的贼兵们也不得不又一次动了起来。山贼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眼看就要像大江吸纳小溪那样将兵力仅为自己十分之一的守军吞噬,周泰驭马猛进,转瞬间已不知挥出了几刀,地上又是一片殷红。不过潮水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的奔流不息,“五!”、“六!”,周泰以白刃劈波,隔段时间就会大声喊出一个数字,不明所以的贼兵还以为他在数人头,可周泰刀下的亡魂显然比他所报的数字多出了数倍。突然一支长枪从周泰腰间擦过,挑开一段血肉,“七!”周泰大吼一声吼一记重劈将枪杆和握着枪的手一齐斩断,这时众人才明白周泰是在数自己的伤口。

在周泰的鼓舞下,左右皆激昂而起,胆气倍人,与山贼展开了肉搏。朱然更是策马紧随周泰,手中长矛上下翻飞似浮光掠影,一路挑翻了数名贼兵。“十二!”周泰如雷的怒吼再次响起,他已经杀入了贼军的垓心,在左肩受创的情况下单手持刀,砍下了敌方主帅焦已的头颅。群龙无首的山贼在分崩离析中退出了宣城,而受伤十二处的周泰也终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幸好朱然及时将他托住才没有跌落到马下。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