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七十五章 少主定江东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01 16:47:17
  • 字数:4574

与孙辅通信的曹操也确有染指江东之心,见孙辅不成事后,已经回到许都的曹操就想直接起兵南下征伐。张纮劝谏说:“乘人丧事而用兵,有违古义。一旦攻而不胜,两方结仇弃好,得不偿失。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曹操听取了张纮的意见,并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使其回归江东,想让他借机劝孙权主动归降。然而张纮回归江东后仍如当年对待孙策那样一心辅佐孙权,孙权也尊称张纮为东部。张纮还特意写了一篇铭记颂扬孙坚击破董卓、扶持汉室和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大业,以此来激励孙权。孙权阅读后感怀道:“东部还真是通晓我孙氏一门的经历啊。”

江东一带,多有山越为患,借着孙策新死,会稽郡治地的强族首领吕合、秦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吴五、邹临等起兵反对孙权,各率数千人连营屯汉兴、大潭、盖竹、昭阳等地。孙权让蒋钦、贺齐分两路出兵,前者督率万兵走西部讨击吕合、秦狼;后者领南部各县五千兵经建安直趋汉兴。

蒋钦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五县,最终在战场上力擒吕合、秦狼,平定西部,被任为讨越中郎将。另一路的贺齐虽处敌众我寡之势,依然连连获胜,贺齐数合内阵斩洪明,吓得洪进等四人下马请降;而后回军进击大潭、盖竹,又逼降吴五和邹临。贺齐一连数战共歼敌六千,收编精兵万余,恢复了原设县邑,稳定了统治,被孙权拜为平东校尉。

袁绍回到邺城后,对逢纪说:“我当初不听田别驾之言,今天真的要让他笑话了。”逢纪却趁机进谗言说:“狱中传来消息,田丰听说大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言中战局而欢喜呢!”袁绍怒道:“既然如此,就别让我再见到他了。”田丰果然就被袁绍赐死在狱中。

再说曹操退出官渡后,有心南击曾与袁绍结盟的荆州刘表,便又一次写信与许都的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现在袁绍失败,部众离析,应趁机一举平定河北。如远征江、汉,若是袁绍收其残部,乘虚攻击我们的后方,形势就危急了。”曹操纳其计,于是原地休整,令夏侯渊督运兖州、豫州、徐州军粮,没有急于南归。

而袁绍虽然失了近十万大军,但毕竟河北人口众多,元气大伤却也没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整体实力依然在曹操之上。袁绍会合其子袁谭、袁熙、袁尚以及外甥高干,又开始养精蓄锐,以图再次南下,报官渡之仇。建安六年冬,经数月的准备,袁绍于平丘渡河,屯兵仓亭,意图先袭取陈留,再由陈留取道攻陷许昌。探知袁军动向的曹操挥军北进,扬兵于黄河之上,向仓亭的袁绍军发起了攻击。

因弟弟荀彧身在曹营而被袁绍猜忌并留在邺城的荀谌,听闻袁军在官渡惨败后,到牢狱中探视田丰,对他说:“袁公不用元皓之言,果有此败,归来后元皓必得重用。”田丰却平静地说:“袁公外宽内忌,若是得胜,兴许一高兴就会赦免于我;现在败回,羞于与我相见,看来我的死期要到了。”荀谌虽然不信,可知道田丰固执,也就没有劝慰。

而另一名堂兄孙辅就没那么好命了。他趁孙权出兵时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结果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他说:“兄弟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说出来便是,何必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听了一惊,忙矢口否认说:“仲谋何出此言?”孙权也不多话,让张昭拿出孙辅与曹操暗通的书信给他看,孙辅顿时惭愧地说不出话来。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削减其部曲,将他安置到了偏僻的东部。

李术本以为孙权年轻好欺,想不到其人当断则断,以周瑜、程普、吕范为将,亲率大军直逼庐江,不日便兵临城下。李术立刻向曹操求援,这便是那第一封信,可是曹操被孙权用大义之名缚住了手脚,不好发兵南下。李术只好闭门自守,坚持到粮食乏尽后,城内甚至有妇女把泥土搓成丸子来吞食充饥。庐江终是没抵住孙氏在不到十年间的第二次围城,李术也随城破而身亡,孙权留下了在群臣中颇具人望的孙邵为庐江太守。孙邵,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原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其赞为“廊庙才”,后随刘繇到达江东,在刘繇败亡后归于孙策,于外交及吏治方面常有建言,多被采纳。

就在孙权出兵庐江时,屯守乌程的孙静长子定武中郎将孙暠欲乘时自立,便整顿兵甲,兵向会稽。虞翻守备会稽,登城对孙暠警告说:“讨逆明府英年早逝,今摄事统众,应归于孝廉。翻与一郡吏士笼城固守,随时准备以命相搏,为孝廉除害。中郎将你自己权衡利害吧。”孙暠没有攻下城池的把握,只好撤退了。孙权得胜返回后,因敬重叔父孙静,选择了无视孙暠的自立之心,反而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以示安抚。

灭叛将李术,阻宗室纷争,镇山越动乱,三管齐下稳住了江东的局势,年轻的孙权正在让人们见识他不输父兄的胆略和气魄。

袁绍的兵力较曹操仍有一定优势,可士气上就差得太多,于是这一战又是袁绍大败,不仅被曹操控制了仓亭津,扼住了黄河的重要渡口,主力部队也丧失殆尽。至此袁绍彻底失了南下之心,曹操也得以安心班师返许。谁知才刚回许都,曹操就接到了两封截然对立的书信:一封是庐江太守李术报告孙权出兵围城,向曹操求救;另一封是孙权谴责李术杀害扬州刺史严象,向朝廷表明自己愿亲身锄奸的决心。

原来在孙策死后,李术以为大厦将倾,决定自成一木,于是他不断吸纳因孙策之死而从江东叛逃的士卒。孙权写信向李术索要叛卒,却收到了“主上有德士兵自会归来,主上无德士兵便会背叛,谈何归不归还”这样的悖逆回复。孙权因刚接手江东内忧外患众多,不愿再动刀兵,便有心忍一时风平浪静。谁想李术恣肆无忌,竟动兵袭杀了曾举孙权为茂才的扬州刺史严象。此举彻底惹恼了孙权,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可孙权又担心曹操借此机会将手伸向江东,于是就先向曹操打个招呼希望他不会援助李术,随后才进兵庐江。这便有了前面提到的第二封信。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