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血色三国录

第九十一章 孙刘联盟

  • 作者:真红的闪电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27 22:09:26
  • 字数:3318

鲁肃见到刘备,以吊唁刘表为由客套了几句后,话锋一转问道:“今曹操南下,刘琮束手,荆州已非久留之地,不知刘豫州欲往何处?”“我与苍梧郡太守吴巨有旧,正欲去投奔。”“吴巨平庸之人,又偏在远郡,须臾之间就将遭人吞并,岂是值得托付之处?而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莫不归附;且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为豫州计,当遣心腹结交江东,以共济世业。”这是一番赤诚相待的对话,刘备将自己的动向据实以告;鲁肃则不因刘备处境困窘而倨傲,反而言辞恳切,真心力邀。

刘备听了鲁肃雪中送炭般的话后大为高兴,他虽未与孙权谋面,却毕竟栖身荆州八年,早知江东实力比刘表全盛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听鲁肃谈吐如流不在自己费心请来的诸葛亮之下,便知这天下间若还有人能与曹操一战,必是江东孙权无疑。于是刘备当机立断,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去江东面见孙权寻求结盟,又让人回复关羽自领兵与刘琦会合结为外援,自己则带兵往鄂县的樊口而去准备随时与江东相呼应。

鲁肃本就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交好,一路上两人交谈,对天下形势的看法又多有相类,很快就结为了好友。到了柴桑,鲁肃先去见了孙权,汇报说:“曹操南下,唾手而得荆州,下一步必是侵我江东。我在当阳会见了刘豫州,虽其新败,但英雄之器不减,又有勇将相辅,是共御曹操的最佳助力。如今刘备的军师、诸葛子瑜的弟弟诸葛孔明已随我来到江东,至尊可当面询问曹军虚实,定下御敌之策。”孙权自接到鲁肃的通信后也感到情势危急,一直有暗中筹措军备,现在听说诸葛亮也来了江东后,急于洞悉局势的他立刻让鲁肃把人请进来。

自从探知曹操侵入荆州之后,鲁肃就明白决定江东生死存亡的时刻就要到了。眼下江东的实力不足以与曹操正面抗衡,更何况对曹军的虚实也知之甚少,这也就是他为何甘冒火中取栗之险也要亲涉战场面见刘备的原因。

诸葛亮拜见了孙权后,没时间过多客套,很是开门见山地说:“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皆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曹操悉平北方强敌,又南下吞并荆州,威震四海,刘豫州英雄无用武之地,故离荆遁逃。愿将军也量力而行,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曹操决裂;若不能,何不早些解除武装北面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以中原为尊而内心犹怀割据之计,不能当机立断,恐怕祸事将近。”孙权暗叹诸葛亮果不简单,一语就点破了自己内心的摇摆不定,可是他更清楚新遭大败的刘备显然处境更加危困,便反问道:“若诚如先生所言,无力与曹操抗衡的刘豫州怎么不向其称臣呢?”“田横手下的五百壮士尚能守义不辱,更何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归大海。如果大事不成,这是天意,又怎能再居于曹操之下呢?”诸葛亮说这番话时声调高亢正气凛然,但孙权怎不知这是虚张声势的激将之法?刘备与曹操势同水火早无斡旋的余地,而孙权自己却和曹操并无仇怨未必就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不过与孙策同样流着猛虎之血的孙权面对几乎与自己同龄的诸葛亮时不愿再收敛好战之心,勃然而起道:“先生不必言语相激,孤虽不比刘豫州与曹操争锋久矣,却也不会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而受制于人。孤意已决,非刘豫州不可挡曹操,愿与其同心抗敌。只是刘豫州新败,可还有余力抗此劫难?”

孙权的表态让诸葛亮的内心长舒了一口气,他立即整顿思绪回复说:“刘豫州虽兵败长坂,但收拢生还士卒后加上关羽的水军仍可得精兵万人,与刘豫州交好的江夏刘琦所领军队也不下万人。曹军远来疲敝,之前为追击刘豫州,轻骑一昼夜行三百余里,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已犯兵家大忌,《孙子兵法》有云‘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百姓不过受形势所迫才依附曹操,并非真心归服。将军若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必破曹操。曹军兵败北还之后,荆、吴可强势崛起,形成鼎足之势。所以成败之机就在今日了!”孙权极为赞同诸葛亮的观点,表态诚心与刘备结盟,他让人先安排诸葛亮入别馆休息,等待自己与部属商议后正式以书信回复刘备。只是没想到孙权刚把人召集齐,还没来得及开口议事,曹操的信却先到了。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