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开局召唤水浒108将

第49章 后世名将

  • 作者:唔食师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0-26 01:52:00
  • 字数:4714

直到最后一个字落笔后,少年才长长舒了口气,放下笔抬头一瞧,吓了一跳,捂着胸口解释道:

“这位客观实在抱歉,在下一时忘我,竟让客观苦等。”

这少年到底是什么人?

刘庆心底不断追问自己。

刘庆十分诧异,这少年江湖味道十足,而且这字也写得什么好看,如何看也不似酒楼伙计。

这一点两世为人的他都做不到,这也不由得让他好奇这少年的经历。

对方,身上穿着伙计灰褐色粗麻厚衫,却显现出一股儒生气质。

手上有老茧,并不像是常年劳作所致,更像是常年练剑所留下的,尤其是拇指以及虎口处,更容易看出。

好字,好句,好大的志向!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秦王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并不是酒楼的装修有多么豪华奢侈,而是他们的布置充满一种安静雅致。

大厅两侧,各对立摆放十六张案桌,整齐如一,空间留的也是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拥挤,有不显得疏远。

此时正有几位学士模样的公子,在饮酒阔论,不过他们都将声音压得很低,交流也只限于他们的周围。

迈进【德义楼】的一刹那,刘庆便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这少年不简单,屈居酒楼却有凌云之志,这样的人不是心比天高手比脚低之辈,便是真有真才实学,不甘埋没的高才。

刘庆细细打量此人,五官端正,尤其是那双眼睛深沉内敛,似乎看透世间沧桑。

其认真程度,就连刘庆在他身边站了良久,也未曾察觉。

舞台中间垂吊着数条丝缎,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估计是用来做些表演。

舞台的一侧摆放了一张小桌子,一个伙计打扮的少年伏在案前,手中一只笔,桌子上铺着竹简,正认真的进行书写。

“不必在意。”

刘庆摆摆手,顺便将少年写过的竹简拿起,视线在上面一扫,只见上方一段苍劲有力的字。

“这位客观,你没事吧?”少年小心的问道。

“无事!”刘庆再次摇摇头。

他正欲发问,却在这时,一个身体有些臃肿的中年男人小跑着过来。

刚一走近,便出声呵斥道:“元直,你母亲将你托我照顾,就是想让你以后有些谋生的手段,整日惹事,你就不想想你母亲有多担忧吗?”

少年闻言,将头低下,一语不发。

中年男人又立刻转过身,陪着笑道:“客观我看您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想来就是鼎鼎大名的刘首领吧!

在下是酒楼掌柜,刚刚我外甥多有得罪,请您海涵,您楼上请,我给您找个雅间。”

说完他又回身瞪了眼少年,呵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招呼客人去。”

少年抬头看了眼刘庆,他这几日也听过卧牛山刘长生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对方也是这么年轻,并不比自己长上几岁。

同样是年轻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少年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我徐福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刘庆随着酒楼掌柜上了二楼,在对方的引导下走向一间包厢。

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登上二楼的时候,正有一名身穿道袍,手持拂尘,腰挎宝剑的中年人从角落中走出。

视线一直停留在刘庆的背影上,握着拂尘的手紧了紧。

正准备跟上,忽然外面闯进来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只见少年目光四处游走,最终在二楼楼梯口出停留。

眼睛一亮,蹦跳着追赶上去,奔跑间地面都有些震动。

中年道士眼神游离,在原地站了一会儿,随后转身离去。

包厢内,刘庆盘腿坐在案桌前,他并没有让酒楼老板离开,而是开口询问起那名少年的情况。

提到这个,酒楼掌柜也是摇头苦笑,叹气道:“刘统领不知,元直是我的外甥,他的母亲是我的小妹,嫁其夫是颖川长社一徐姓书生。”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只怪妹妹命苦,夫君死得早,只留有幼子元直相依为命。

奈何我这侄儿也是个不省心的,早年拜异人,学了些武艺,本意是想让他有个傍身的手段。

哪知道他性格耿直,看不惯是非之事,常常多管闲事,前些日子在老家颖川惹了祸事,这不小妹给我来信,让他到我这里避一避。”

颖川是个好地方啊,盛产名将谋士之地,号称人才孵化基地,这个地方先后诞生了荀彧、荀攸、陈群、郭嘉、徐庶等一大批当时名震四方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的能人异士。

刘庆心中感叹,突然他一愣,酒楼掌柜的妹妹嫁与徐姓书生,那少年必然也行徐,刚刚老板又一直称他为元直。

只让他心中有一个猜测,连忙开口追问:“掌柜,不知道你的外甥叫什么?”

酒楼掌柜也很意外,没想到威名赫赫的刘首领会这么关心自己的外甥,索性直接讲道:“不瞒刘首领,我的外甥姓徐名福字元直。”

刘庆一愣,徐福?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等等…

徐福好像就是徐庶以前的名字,好像是因为避祸才改了名字。

刘庆有些兴奋,没想到随便逛了个酒楼就能捡到后世名将。

徐庶进曹营一一一言不发。

徐庶进曹营一一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两个歇后语他打小就学过。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否则那时候诸葛亮还在草庐里等人请他。

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加以称赞。

可以说,三国中改变结局的人物有很多,而其中徐庶是少有的关键人物。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也不只是酒楼的规矩,还是他们在密谋大事。

大厅正中搭建一个硕大舞台,台子边缘固定着两架不知名的乐器,向琴又不是琴,不知何物。

阅读三国:开局召唤水浒108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